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424章 夜战石头城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石头城上,王凝之和刘牢之正看着江面上燃起的大火。

“不打不行,打了还得善后,”王凝之叹道:“你去吧,把王孝伯给我抓回来,要活的。”

刘牢之高声领命,他早就准备好了。

片刻之后,城门开启,一支骑兵从黑暗中冲了出来,直接杀向徐州军的营地。

王恭正在安排救援战船的事,刚刚分兵出营,刘牢之的骑兵便杀了过来。

救援的队伍抵挡不住,反身往营地里面跑,刘牢之率军紧随其后,直接杀进了军营。

营地内顿时乱作一团,徐州军打的打,逃的逃,在刘牢之的冲锋下溃不成军。

徐州军的营帐很快被引燃,刘牢之知道自己兵力处于劣势,率领骑兵在内来回冲杀,步卒则在外围纵火。

一片火光之中,孟昶率领的京口军解决了岸边的守军,前来支援。

见对手的援军赶到,徐州军的斗志彻底瓦解,在夜色中四散奔逃。

王恭骑在马上,大声呼喊周边的徐州军将士结阵御敌,但没人听他的,不少人从他身边跑过,对他的疾呼置若罔闻。

王家的亲卫见情势不妙,强行带着王恭离开营地,往京城的方向逃去。

可周围乱糟糟一片,到处都是逃窜的徐州军和追杀敌军的王凝之部下,一行人根本找不到通道。

王恭本就不愿离开,倔强地想要组织兵力再战,然而一支已经溃败的队伍,哪里是他能够凝聚起来的。

他就这么边打边退,结果被后面赶来的孟昶逮了个正着,打落马下。

太原王氏的贵公子、堂堂国舅爷,在地上滚了几圈,浑身沾满血迹和尘土,几名士卒上前将他按在地上。

孟昶不由得想起那个初雪的日子,王恭身着鹤氅裘,坐在高高的牛车上,自己躲在竹篱后偷看他的情形。

“神仙中人,跌落凡尘矣。”

石头城外的战事就此结束,徐州军的战力并不弱,但在王恭的指挥下,还是被刘牢之率领的一万京口军和冀州军轻易打垮。

王恭被人押解着带到王凝之面前,身上没一块干净的,一脸的不服。

王凝之笑道:“怎么样阿宁,是想骂我偷袭,还是骂部下太废物?”

“都不是,”王恭厉声道:“我技不如人,甘愿引颈就戮,但像你这样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刘牢之上前,想要给王恭来两下狠的,被王凝之喝止。

“乱臣贼子?”王凝之冷笑道:“我乱什么了,江东如今的太平,难道不是我在北边打出来的?”

王恭恨恨道:“那又如何,我忠于社稷,自能流芳百世,你不过是又一个王敦和桓温,必将遗臭万年。”

王凝之被他这话给逗乐了,大笑道:“小小年纪,说起场面话来倒是一套一套的,就是只会说大话,没看到什么能力。”

王恭正要再说,却看见刘裕带着灰头土脸的司马道子过来了。

王凝之为了防止他们逃脱,提前派刘裕带人在去往京城的路上等着。

司马道子尴尬地看了眼王恭,又小心地看了眼王凝之,低下了头。

王恭气道:“你那么早就离开了,怎么没逃出去?”

“他带人在路上埋伏我,”司马道子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边上正得意着的刘裕,又问:“你这么多人,怎么没有突围成功?”

王恭叹道:“不习惯骑马,大腿擦得疼,实在是跑不动了。”

王凝之看着眼前这两个货,无奈地摇摇头,真是应了刘牢之的话,胜之不武。

刘裕上前低声问道:“听说我抓的这个是王爷,那我是不是立大功了?”

“是啊,”王凝之不怀好意地看着司马道子,故意让他听到,“他还是最尊贵的琅琊王,不知道为何要跟着阿宁一起造反,明日我便带他去京城问问陛下。”

司马道子小脸煞白,他知道以他皇兄的性格,肯定会把自己卖了。

王恭则挺身而出,大声道:“你休想拿我们胁迫陛下,我们宁愿一死。”

王凝之点点头,“死的事不着急,你们王家那么多人,我且得抓一会,送你们一起上路。”

王恭这才意识到王凝之说的是谋反,是要族诛的罪名,脸色也苍白起来,说道:“王叔平你赢都赢了,还要赶尽杀绝吗?”

“这可怪不得我,”王凝之冷漠道:“你们既然敢对我出手,就得承担这样的后果。”

两人对视了一眼,绝望地低下头,不再吭声。

王凝之摆摆手,命人将他们带下去看管起来。

刘牢之问道:“明日真要领军去皇城?”

“那就看他们识不识时务了,”王凝之吩咐道:“将徐州的俘虏放回去,我们这可不管饭。”

刘牢之应了,知道这是要逼王蕴交出徐州,又问:“皇宫那边怎么说?”

王凝之想了想,“我再次上书,为你申请领军一职,看看陛下这回什么反应。”

石头城外的大火和厮杀声,早已惊动了京城。

不过等到天亮时,一切已经恢复平静,烧毁的战船都被拖走,码头和渡口依旧船来船往。

石头城外的空地上,血迹被厚厚的尘土掩盖,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司马曜彻夜未眠,他不敢派人去打探消息,只得在宫中等候。

结果来的不是司马道子和王恭的捷报,而是王凝之的奏疏。

奏疏中王凝之没有提石头城外的战斗,只是催问拜刘牢之为领军将军的事。

意思很明显,王凝之赢了。

司马曜立刻派人去请几位皇亲和谢安等人入宫。

可大家不约而同地推脱了,连理由都一样,称病。

司马曜瘫坐在御座上,不知如何是好。

王蕴收到败军带回的消息,知道儿子王恭主动进攻、兵败被俘,也知道了王凝之按兵不动背后的深意。

于是他差人送信,向王凝之服软,表示小儿胡闹,希望王凝之高抬贵手,饶他一命。

王凝之没有回复,也没有行动,继续待在石头城,等着其他人的反应。

不过王恭的兵败,再次让京城的各大世家看清了现实,那就是哪怕在江东,也没有人是王凝之的对手了。

王凝之也不是桓温,他不在意那些虚名,直接要的就是京城禁军的指挥权,若是不给,那他就自取。

谢家和桓家都对王凝之的行为保持了沉默,跳出来的太原王氏已经被收拾了,剩下的人要么和王凝之有交情,要么被震慑住了。

一场夜战之后,所有人都等着宫中的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