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43章 你就是刘牢之?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金墉城的太守府内,沈劲正在向王凝之汇报战果。

“……我带过去的多为盾兵,所以直面敌军,战殁四百余人,还有近百名伤者,邓将军损失也接近这个数,野王方面算上百姓,我估计伤亡超过千人。”

王凝之有些心疼,带出去两千人,运一趟粮就损失了五百,算上友军的话,一仗损失了两千人,这战损也太大了。

沈劲犹豫了下,还是说道:“最后邓将军留在岸上的,大多是我们的人,若他再等等,应当还可以救出来一些。”

“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王凝之打断他,“如今三方协力,才能勉强维持局面,如果我们自己都心存芥蒂,下次肯定比这次更难。”

沈劲躬身称是,又道:“此次运粮之后,野王余粮足够撑过今年,不知燕人会作何打算。”

关于这点,王凝之的心态还好,“防守我们是优势方,但进攻者毕竟占据主导权,我们只能被动地见招拆招。”

他倒是希望慕容恪能一直将目标放在野王,但晋军先后两次将粮送入城内,燕人真的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吗?

金墉城扩建后,很快也被流民占满,王凝之上奏朝廷,要求豫州的颍川郡接收一部分流民,充实空虚的许昌城。

没有百姓,占领中原就只是一句空话,但想留住百姓,就必须要有驻军。

建康方面收到奏疏,果断地将皮球踢给了新任豫州刺史谢万。

谢万坐镇寿春,派征虏将军刘建前往许昌,收拢流民,守城屯田。

王凝之不放心,亲自护送第一批流民前往许昌。

刘建将门之后,身材魁梧,人过中年,不苟言笑,对王凝之的到访有些不安,命手下参军安顿流民后,自己将王凝之迎到府中招待。

相对于名士,王凝之更喜欢和武将打交道,坐下后便笑道:“有刘将军坐镇许昌,凝之在洛阳城便安稳许多。”

刘建有些木讷地干笑了两声,“王太守年轻有为,我初来乍到,还需多向你学习。”

“刘将军客气了,眼下中原空虚,百姓离散,当务之急是收拢流民,屯粮守城,步步为营。”

王凝之倒也不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建点头称是,谢万就给了他两千人,他也做不了别的。

王凝之看他一副老实好说话的样子,更是高兴,又道:“许昌以北的荥阳,还有邓遐邓应远的两千多人,我们三地之间,还需互相照应才是。”

刘建再次点头,“听闻鲜卑人正在攻打野王,不知情况如何?”

王凝之简单介绍了下情况,又表达了对燕军可能渡河的忧虑,“如今燕人已经南下青州,就怕他们绕过野王,自东向西攻略兖州。”

野王的存在对洛阳是一道保护,但保护不了整个中原,尤其是邺城已经传出再次征兵的消息。

上次慕容儁征集一百五十万大军的计划被大臣拦下后,最新的方案是三五取丁,也就是三丁取二,五丁取三。

如此一来,别说野王的压力大增,黄河中下游全在燕军的攻击范围之下。

刘建表情严肃,这对立足未稳的他无疑是个坏消息。

说完严峻的形势,王凝之不忘安慰下这位新加入的盟友,“刘将军不用紧张,鲜卑人不善攻城,不管是之前的广固,还是如今的野王,都是以围困为主,所以只要我们布置好城防,囤积好粮草,燕人便无计可施。”

刘建拱手称谢,仍是一脸的认真。

正事说完,见刘建没有要管饭的意思,王凝之识趣地起身告辞。

刘建并不挽留,起身相送。

路过庭院的时候,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在练枪,虎虎生风,看他满脸通红,应该是练了有一会了。

王凝之有点好奇,驻足观看。

刘建见状,喊了一声,少年停下来,将枪插回武器架上,快步跑了过来。

“这位是河南太守王叔平,还不见过。”

少年赶紧躬身道:“牢之见过府君。”

王凝之的表情顿时僵住了,“你就是刘牢之?”

少年一脸迷惑地看向父亲,刘建也是一脸茫然,问道:“正是我儿道坚,王太守此言何意?”

王凝之哈哈大笑,缘分这东西真是妙不可言,正愁无人可用,这就天降猛男了。

对于父子俩的不解,他信口胡诌道:“之前在谢家便听说刘将军有一红脸儿,刚毅多谋,没想到今天就遇上了。”

刘建诧异道:“道坚尚幼,怎担得起如此称赞?”

王凝之打起了小算盘,“自古英雄出少年,刘将军莫要谦虚,不知道坚如今可有任职?”

刘建摇头,“他未及弱冠,一直跟在我身边。”

王凝之装模作样地感慨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像道坚这样的人才,应该早点为朝廷效力才是。”

刘建面色古怪,他倒是想让儿子早点入仕,可也没那个门第啊,不是每个人都能出生在琅琊王家的。

王凝之很快便给出了解决方案,“不如让道坚先到我那,由我来向朝廷举荐。”

父子俩被他这套自说自话搞迷糊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没有吱声。

于是王凝之故意又加了句,“不过洛阳眼下比较危险,刘将军若是不放心,那我不勉强,后面再想办法。”

刘建还没说什么,刘牢之沉声道:“我岂是怕死之人。”

王凝之兴奋地一击掌,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你现在就跟我走。”

父子俩齐声啊了一下。

王凝之这才控制了下情绪,“是急了些,近来鲜卑人有些异常,我不放心洛阳。”

刘建表示理解,让儿子收拾收拾,随王凝之一同前往洛阳。

将门子弟,没那么多讲究,再说有高门愿意提携,肯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若是刘牢之继续跟着父亲,只能从军中底层做起,一步步往上爬,可跟着王家就不一样了,说不定可以摆脱将门的身份。

武将在这个时代,哪怕做到高位,那也是被士族看不起的。

刘牢之随便打包了几件衣服,提着长枪,一脸兴奋地跟在王凝之身后。

众人飞身上马,一路奔向洛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