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44章 荥阳惨败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野王传回消息,慕容恪正在撤军。

吕护的看法是冬天到了,攻城只会越来越困难,燕人应该是准备来年再战了。

王凝之觉得奇怪,这才刚刚十月,离天寒地冻还早着呢,鲜卑人按理应该更不怕冷才是,怎么会这么早就猫冬了?

于是他回信吕护,让他小心提防,指不定燕人是想杀个回马枪。

但吕护的探子一路尾随,发现慕容恪是真的率大军回到了邺城。

接下来的一个月,邺城都是平静无比,没有大军调动的迹象。

到了十一月,河北还是毫无动静,王凝之都觉得自己太多疑,鲜卑人这是真的准备过冬了。

不过不管野王那边如何,金墉城的防务一直没有松懈,暗哨一直布置到了十里开外,一有动静,便举火为号。

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冬天将会这么平静地过去时,一支燕军正从鄄城出发,直奔荥阳。

运粮之后,邓遐带着船队离开了黄河,停靠在汜水,队伍则上岸在荥阳城中休整。

战争结束一个多月,野王撤军和河北平静的消息陆续传回,让邓遐和手下将士慢慢放松下来,已是寒冬,来自南方的士兵们都有些畏冷,窝在火旁取暖。

邓遐体谅手下军士,计划往南撤一点,听说许昌如今新来了驻军,他在犹豫要不要将队伍带过去过冬。

他之前考虑过金墉城,但听说里面人满为患,自己这两千多人过去估计不好安置,而且将士们更愿意往南去。

正当他还在为这事左思右想时,尖锐的锣声响起。

敌袭!

邓遐反应很快,套上软甲提着剑便冲出了住所,亲卫们纷纷赶到,一支小队快速向传来示警的西城门靠近。

城门已被敌人打开,双方正在城门内侧激烈地交战。

燕人用钩绳爬上城墙,袭杀了守门的将士,打开了城门,但邓遐部下收到示警后,第一时间组织起来抢夺城门,交战双方堵住了城门口,大批燕军无法进城作战。

邓遐看到这个情形,知道荥阳不能守了,拿过亲卫手里的长枪,挥舞着打飞几名燕军,大喊道:“不要恋战,跟我走。”

说完他率领迅速靠拢过来的队伍向东门杀去,燕军在后穷追不舍,双方在街巷之中几次交手,又几次被邓遐摆脱。

燕人大军已进入城内,对邓遐军进行围堵。

邓遐杀得满身是血,像一柄利刃在城中来回穿梭,燕军虽然人多,但在巷战中毕竟施展不开,被邓遐多次杀出包围。

多番厮杀下来,邓遐的兵力损失很大,但总算是逼近了东门。

燕人没想到邓遐军的反应如此之快,所以没有提前封锁住四门,让他带着残兵杀了出去。

城门的设计,本身也很难阻止从里面打开。

一直站在城楼上冷静观战的慕容恪,有些欣赏地看着杀出重围的邓遐,感慨道:“南人竟也有如此猛将,可惜了。”

邓遐的目标是回到船上,那里还有少量守军,只要能上船,敌人便没有办法了。

不过他明显低估了燕人这次的决心,出城后不久,一支千人的骑兵队伍便对他们展开了追杀。

两条腿自然跑不过四条腿的,邓遐眼见手下军士大批倒下,愤怒不已,回身交战,一枪将靠近自己的燕军连人带马打翻在地。

可不是所有人都如他这般骁勇,步兵们无力抵挡骑兵的冲击,纷纷死在了长枪之下。

邓遐越战越勇,让部下先进入五云山中,自己则带着亲兵殿后,且战且退。

战斗一直从凌晨打到正午,躲入山中的邓遐残部才得到片刻的喘息之机,清点完人数,身边已经不足三百人。

大家精疲力尽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想动。

突然一名亲卫喊道:“将军你看。”

邓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汜水河上浓烟滚滚。

众人都明白过来,他们的船没了。

燕军带不走那些船只,索性一把火全烧了。

邓遐在做出上山决定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个结局,但是没有办法。

眼下他们这两百多人被困在了山中,没有援军,没有粮食,还是在冬季,一股绝望的气息在人群中开始蔓延。

邓遐看出不对,振奋精神,对着众人喊话:“大家不要灰心,索头虏不会为了我们这点人围山搜捕的,养好精神后,我带大家去洛阳。”

胡人常常扎有发辫,所以汉人如此蔑称。

战败之后,邓遐带残军去豫州的许昌就不合适了,只能先投奔王凝之,再做打算。

金墉城这边,两日后才得到燕军袭击荥阳,邓遐军战船被焚,队伍下落不明的消息。

王凝之派郑遇带人前往荥阳周边打探确切消息,在路上发现了饥肠辘辘、狼狈至极的邓遐一行,大家一起返回金墉城。

慕容恪在大胜之后,并没有要收兵的意思,命部下四出,清理起周边的坞堡来,将俘获的百姓押往河北安置,自己则率两万人继续西进。

几乎在邓遐抵达金墉城的同时,慕容恪的大军也到了洛阳。

邓遐来不及休息,到城楼上与王凝之一起看着不远处安营扎寨的燕军。

这种情形下,王凝之自然顾不上安慰,与邓遐讨论其形势来,“看起来燕军不超过两万人,这样的兵力,攻城似乎不太够。”

邓遐点头,但又忧心道:“可我们也没有兵力杀出去。”

王凝之从进入洛阳的第一天起,就是做的守城的打算,所以并不担心这个,“慢慢来,总会有杀出去的一天,眼下还是以积攒实力为先。”

邓遐叹了口气,他此次几乎全军覆没,不知道朝廷会如何处置,有没有以后都不一定。

王凝之看出他的担忧,试探着问道:“将军可愿意暂时留在洛阳?待贼军退后,我自会上书朝廷,为将军申辩。”

虽说失败主要是因为大意,但面对十倍于自己的敌人,邓遐后面的处理不可谓不好。

若是能在洛阳城逼退慕容恪,他算是将功补过,在朝廷那边还可以争取个宽大处理。

邓遐接受了王凝之的好意,苦笑着点点头,有些落寞地退下城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