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76章 洛阳新钱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同一个世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当浑身是伤的慕容宝强忍着剧痛跪在舅祖的灵前时,王殊正一脸崇敬地乖乖坐着,听父亲讲解这场战事背后的博弈。

王凝之和燕国朝廷都有理由庆祝胜利,只有慕容垂很受伤。

“好了,你们去吧,”上完课的王凝之打发两小只离开,“过两日有空了,我再检查你们这段时间偷懒没。”

王殊吐了吐舌头,拉着何无忌就要跑。

何无忌则没动,端正地行完礼,这才离开。

王凝之笑着摇摇头,起身慢悠悠地来到书房,可看着笑眼盈盈的谢道韫,和她身前几案上厚厚的一堆文书,他迅速变脸,求饶道:“今日休息,明日再看行不行?”

“不行,”谢道韫毫不留情地拒绝道:“你还真把自己当武将了,这些才是你的本职。”

王凝之无奈道:“你当我愿意领军出征啊,没一天睡得好,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慎,害了大家,也害了自己。”

“知道你辛苦,”谢道韫温言道:“可打仗不也是为了百姓,治理的工作同样不能耽搁。”

“是是是,道理我都懂,可今天就是想偷懒。”王凝之将凭几往后推了推,斜靠在上面,舒服地伸直双腿,耍起了无赖。

谢道韫拿他没办法,“那我说你听,先将账目粗略理一下,再讨论各郡县的人口土地和兵力情况,还有各级官员的任命和表现……”

王凝之笑着打断她,“可以了,再多我就睡着了。”

谢道韫恼怒地拿起一叠文书拍了拍几案,“坐好,这些都已经是我整理过的,不能讨价还价。”

王凝之忙将凭几挪到谢道韫身侧,然后重新躺下,“那就这样,你可以小点声,我听得见。”

谢道韫忍住没打他,翻开一本账簿,开始介绍起司州的近况。

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实施慢慢取得效果,司州在军饷上的压力减小不少,有了土地作为依靠,士兵们也有了目标。

毕竟打仗就是卖命,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土地正是最好的报酬。

当外敌入侵时,保家卫国的情怀可以起到作用,但王凝之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大部分时候,司州军都是对外作战。

收复中朝失地这样的口号,号召力是有的,但指望士兵们靠口号就不计生死地勇往直前,那有些天真了。

真正的现实往往是,人命都标好了价格,一个人愿意抛下父母妻儿,为你舍生忘死地作战,是相信就算他阵亡了,家人也可以得到保障。

谢道韫说完一段,侧头看了下王凝之,发现他眼睛都闭上了。

不等她发火,王凝之调整了下姿势,“没睡着,听着呢。”

谢道韫见他一脸倦色,“要不休息一会再继续?”

“不用啊,”王凝之睁开眼,笑道:“你念就是,有问题我会说的。”

谢道韫点点头,继续一条条地往下报。

自打王操之去了荥阳之后,只要王凝之不在金墉城,谢道韫已经是毫不遮掩地接管了整个司州的内政事务。

她一直做得很好,刺史府上下都习惯了她的处事风格,刘德秀也乐得听她的指令行事。

王凝之其实很放心,但谢道韫老担心自己没做好,每次都要事无巨细地再汇报一遍,好像这样就不是按她的意思,而是王凝之的安排了。

足足念了一个多时辰,谢道韫才停了下来,不满道:“你怎么什么问题也没指出来?”

“那就说明没问题,”王凝之坐起身,笑道:“你做得无可挑剔,我没什么要补充的,走吧,我们出去转转,小奴也该醒了。”

谢道韫放下文书,看着有些幽怨,“你这不是在敷衍我?”

王凝之赶紧拉过她的手,“哪能呢,真没有问题,我来做也不会比你更好了。”

“真的?”谢道韫犹疑道。

王凝之连连点头,“真的真的,我没你性子稳,还做不到这么好。”

谢道韫挺直的腰杆松懈下来,“那我就放心了。”

虽然司州官民对她表示了认同,但女子涉政,她精神上的压力很大。

王凝之拉起妻子,“别想那么多了,我不也是一步步摸索着走到现在的,做得好不好,大家自有公论。”

哄到谢道韫开心后,王凝之带着她和还没有名字的老二一起去外面逛街。

金墉城已经完全看不出军事要塞的模样,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城市的规模早已超出城墙的范畴,一直往外扩展。

不过王凝之还不打算重建洛阳城,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这样的行为只会拉来仇恨。

喧闹的街道上,王凝之抱着老二跟在谢道韫身后,身边还有清娘和姜顺。

刘桃棒带着侍卫们藏匿在人群中保护。

拿过一枚洛阳制造的新五铢钱,王凝之一只手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躲避着小儿子的抢夺。

铜钱还是五铢重,但上面的篆字已经从“五铢”变成了“洛阳”,这是为了和市面上鱼龙混杂的铜钱彻底区分开。

王凝之还是第一次看到实物,问姜顺:“百姓们对新钱的反应怎么样?”

“洛阳百姓都很乐意,司州境内传播得也很快,”姜顺答道:“不过外来的商人不怎么愿意接收这个,他们更愿意用布帛交易。”

王凝之点点头,这很正常,他不能代表朝廷,所以洛阳新钱本质上仍然属于私钱的范畴,商人们担心在江南得不到认同。

毕竟市面上铜钱那么多,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都有,主要还是通过重量来决定价值。

洛阳新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分量回归了正统的五铢钱,但重新绑定了当下布帛和粮食的价格。

在司州境内,以王凝之的威望和信誉,推行这个并不难,何况他不是为了捞钱,而是为了规范和扩大贸易,所以百姓们乐意接受。

但在其他地方,大家对此仍持怀疑态度,所以更愿意相信硬通货,也就是粮食和布帛。

王凝之有些不屑,都什么年代了,还玩以物易物那一套,怎么搞得好经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