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20章 远来的新人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在这样一种不安中,太和六年到了。

王凝之在金墉城过完新年,便带着一家人前往荥阳,和王操之一家团聚,顺便为他送行。

谢玄带着家人也赶了过来,大家虽是邻居,但平日里难得一见。

王凝之还是第一次看到谢玄的长子,虚岁四岁的谢瑍,看着呆头呆脑的,确实不怎么灵光的样子。

比他年长一岁的王家老二,已经跟在哥哥王殊后面闹了,谢瑍还在边上流鼻涕。

王凝之笑道:“你家这小子过两年不如送到我那去,和我家小奴一起学习,范武子的水平你知道的,这样的先生可不好找。”

谢玄倒是不反对,谢家虽说已经由儒入玄,但儒学是底子,总是要学的。

“姊夫还有心思想这些,听说车胤和吴隐之就要来了,姊夫打算怎么处理啊?”

“真是不好处理,都是好官,”王凝之抱怨道:“这事还得怪你叔父,在京城不拦住,我只能咬牙认了。”

谢玄替谢安辩护,“你都说了是好官,怎么拦?郗嘉宾这一招很高明,知道朝廷不好反对,也知道你不好将这两人怎么样。”

王凝之笑笑,“是啊,换做其他我不满意的,我花点心思,几天就给送回去,偏偏是这两人,有点不好下手。”

司州是王凝之的地盘,想给两个太守找点麻烦,让他们自觉走人,简直轻而易举。

但这两人是少有的寒门好官,王凝之不想凭空污人清白。

“上党还好说,荥阳有点麻烦,”谢玄又道:“我看姊夫还是在太守府里面安插些人手,万一有什么意外,也能及时控制住局面。”

王凝之还没说话,一直旁听的谢道韫忍不住了,“你们这样算计两个朝野公认的好官,觉得合适吗?”

谢玄打个哈哈,给王凝之递了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王凝之笑道:“我说了不好下手的,是阿羯一直在挑唆。”

谢道韫瞪了弟弟一眼,“你就是这么当一州之主的?一点度量都没有,连个正直的好官都容不下。”

祸从天降,谢玄无辜地看着王凝之,“姊夫,我可是在帮你出主意。”

王凝之一脸正色,“不需要,能得到这样两位大才,是司州之幸。”

谢玄被他的无耻打败,气得猛喝一口热茶,烫得龇牙咧嘴。

不过谢道韫没有被糊弄过去,又对着王凝之说道:“知道是大才就好好用,别老想着怎么防范他们,只要是于国于民有益,我相信他们会支持你的。”

王凝之点头称是,“我这不是亲自来荥阳迎接了,这样的待遇,足见我的诚意。”

谢玄一脸佩服地说道:“姊夫真是厉害,就这么跑一趟,对子重说是为他送行,对我说是共度新年,这会又变成礼贤下士了。”

谢道韫帮腔道:“你还少说了一样,他对两个孩子说是出来散心。”

王凝之被姐弟俩一起抢白,审时度势,笑道:“说不过你们,我去陪孩子玩会。”

说完他一溜烟就跑了。

谢玄感慨道:“姊夫这处境,内忧外患,还真是不容易。”

“不是一直都这么过来的,”谢道韫摇头道:“对比以前,司州已经好很多了,只是麻烦也越来越大。”

以前是地广人稀,缺衣少食,现在是强敌环伺,虎视眈眈,困难总是在变化。

谢玄提醒一直不说话的王操之,“子重回京后,多留心郗嘉宾,尤其是他与什么人来往,京城的情况可不太对。”

王操之应道:“阿兄与我说过了,让我和子敬一起,多去郗家走动。”

王、郗二家两代联姻,郗超再怎么使手段,也不可能斩断这关系。

谢玄笑道:“姊夫让你回去是对的,就子敬那性子,受不得一点委屈,估计被郗嘉宾说几句,他转头就走了。”

“现在好很多了,”王操之解释道:“子敬知道阿兄在外不易,有时也能忍一忍。”

王家这几兄弟,在王凝之的影响下,多少有些不同了,只是世家子弟的秉性在那,又在京城那样的环境里,很难有质的改变。

王操之回京后,从桓冲那里离开的王徽之会来司州,在刺史府任职,顶替升任河南太守的范宁。

王凝之这样安排,倒不是为了给弟弟镀金,而是真的想让这几兄弟看看江南以外的世界。

三家人在一起聚了几日,谢玄就准备回去了。

“真不用我留下来,和姊夫一起见见车胤和吴隐之吗?”

王凝之拒绝道:“你这往大了说,可是擅自离境,别到时候大家一见面,就为这么点事闹得不愉快。”

谢玄怪道:“看来姊夫已经想清楚了,知道怎么应对这两人。”

“管好你的兖州就行,我的事还不需要你操心,”王凝之不屑道:“广积粮,勤练兵,等着和我一起伐燕。”

谢玄笑着点头,又向谢道韫和王操之等人告别,骑马护送着马车离开了。

何承也在队伍之中,他过来和何无忌待了几日,对儿子的成长十分欣慰。

有人走,也有人来。

几日后,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荥阳城外,除了结伴同行的车胤和吴隐之之外,还有前往汲郡任职的桓伊。

王凝之在城门口迎接众人,他虽然位高,但这几人都比他年长。

寒暄之后,桓伊说道:“我是路过叨扰,王使君不要介意。”

王凝之笑道:“大家以后都是邻居,提前亲近下是应该的,何来叨扰一说,说得我以后都不敢去汲郡了。”

桓伊客气道:“汲郡疲敝,流民四散,还需王使君鼎力支持。”

“这个好说,”王凝之一口答应,“桓府君放心收拢流民便是,粮食的问题我来解决,至于军队,若是有需要,我也可以派一支队伍过去。”

桓伊先谢过,“等我到了汲郡,了解完情况,再向王使君求助。”

他远来赴任,朝廷给的兵马钱粮还在后面,但不过两千人的规制,想在汲郡站住脚,少不得要和司州、兖州搞好关系。

车胤和吴隐之都没说话,听着二人畅谈,对王凝之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到了太守府,几人落座,王凝之自然坐了主位。

“诸位辛苦,边郡不如江南秀丽,但别有一番风景,想必大家来的路上,已经领略过了。”

车胤笑道:“山水之美,确实看过了,就是不知道人情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