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2章 楚境横天下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第二天才醒来的王凝之有些头疼。

不仅是因为宿醉,还因为谢道韫让他解释为什么说自己是“游人”。

本来是想着来个漫步秦淮河畔,增进下夫妻感情,结果压根没下车不说,还稀里糊涂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于是王凝之开始摆弄起茶具来,想借此转移谢道韫的注意。

一套赏心悦目的操作下来,他果然得逞了。

谢道韫自己学着做了一遍,大感新奇。

王凝之更加得意,又开始展示新花样。

先取碾好的茶粉倒入盏中,加入一点沸水,用新制成的茶筅搅成茶膏,然后再注入沸水,用茶筅快速地搅拌,形成一层白色泡沫。

王凝之用茶筅费力地摆弄了几下,这才将茶盏递给谢道韫。

谢道韫看着上面飘着的那个歪歪斜斜、依稀可以辨认的“王”字,有些无语。

“我倒是想打出你的名字,可惜还要再练练。”王凝之一点也不觉得尴尬,毕竟自己这个已经是当世独一份了。

谢道韫很快就迷上了点茶,刚刚赞叹过的煎茶顿时不香了。

原本用来修道的静室被王凝之改造了,一张摆着整套茶具的几案,一个轻烟缭绕的博山香炉,一对插着梅花的青瓷瓶。

墙上还挂着一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然,是真迹。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雅,实在是太雅了。

别说谢道韫喜欢,连质疑儿子修道变得不上心的王羲之都忍住了没教训。

这种风雅是文人无法抵御的美,相比之下,喝着怪味茶汤、挥着麈尾、口沫横飞的当代名士们,就落了下乘。

王凝之依靠这些,总算是将自己前二十年的木讷给洗白了。

原来王二郎只是不爱说话,并不是腹中空空。

永和十一年,就这么在王凝之的名声大振中过去了。

紧接着一连串繁琐的春节活动后,王凝之便要动身前往江陵。

荆州军正在谋划北伐,他这次过去,计划要随军出征,所以谢道韫便不和他一同前往。

小夫妻感情刚好了点,又要分开,还不知道多久,都有些不舍。

王凝之更觉得郁闷,因为什么先进的通讯手段都没有,写封信来回估计都得半个月以上,而且大军在外,这么做也不合适。

郗夫人有些不放心儿子,虽然不用上战场,但这种事哪里说得好,于是写信给弟弟郗愔,让他送两个武艺高强的京口老兵过来。

王羲之也担心,但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只在自家部曲里挑了两个机灵的,让儿子一并带上。

王凝之不过是个府掾,相当于幕僚,大部分时候都呆在桓温边上,不然这对父母指定要给他配上一队亲兵。

没办法,家里条件就是有这么好。

临行的那天,在京城的王家五兄弟一直将他送到石头城。

王凝之拿出一副兄长的派头,嘱咐道:“阿弟们在京中要多孝顺耶娘,多读书习字,不要染上那夸夸其谈的毛病,也不要傲气凌人,给家里惹事。”

说着指了指老五徽之,“尤其是你,不要太任性妄为了。”

没有被点名的四人一脸窃笑。

王徽之撇撇嘴,“过阵子我就回会稽去,京城太无趣了。”

王凝之拍了拍偷笑的老七献之,“还有你,年纪最小,却最为高傲,得罪人也不自知。”

笑容瞬间凝固的王献之嘟囔道:“知道了,阿兄。”

王凝之点点头,不再多说,带着四名护卫,上了等候已久的客船。

从建康去江陵,是溯游而上,花费的时间肯定比骑马多,但胜在舒适,王凝之也正好熟悉下四名随从。

大舅郗愔送来的两人,唤作郭宝、李寿,年纪在四十上下,是王凝之的外公郗鉴招募的流民后代,早年还参加过与后赵的战争,郗鉴去世后,他们退出行伍,成为郗家部曲;

王羲之安排的两人,叫姜顺和刘桃棒,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上一代便是王家的部曲,不过没上过战场,属于有事负责跑腿,没事就是佃户的那种。

王凝之问清情况,不得不佩服父母的默契,这不就是两个人负责打斗,另两个负责带王凝之跑路的配置。

王家的二人,王凝之兴趣不大。

郗家送来的郭宝和李寿,对他则很有价值,毕竟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王凝之都没见过这个时代的战争。

所以一路上,王凝之都在向这二人了解情况,像是兵种比例,武备配置和一场具体战事前前后后的过程,他都想知道。

史书上记载的战争,大多只是寥寥数语,还主要集中在双方将领身上,而眼前的这两人,却曾直面砍向自己的兵刃,体会自然大不一样。

郭宝话比较少,一般是李寿回答问题,有疏漏的地方郭宝才会补充。

部曲属于世家大族的的私人武装,在他们来到王凝之身边时,他们的父母妻儿便被送到了会稽的王家庄园里。

眼下王凝之就是他们的主人,就像之前的郗愔一样。

第二次来到江陵,王凝之带着四人径直到大将军府报到。

得到通报后,郗超快步出来迎接,“阿兄到得好快,我还想着节日里京城热闹,你会多待几日。”

“不敢耽误公事,还是早些来帐前听令比较好。”王凝之笑着解释。

郗超带着王凝之进府,一应住处早已安排妥当,自有下人带着四名随从先过去安顿。

“这几日正在商议军队调度一事,之前派出几波探子前往洛阳、许昌等地,陆续开始有消息传回,阿兄来得早,具体的出兵安排还得些日子。”郗超一边带路,一边简单地介绍了下情况。

王凝之表示感谢,又道:“在大将军府里,你是参军,我是府掾,以后当众的话还是注意些,莫让那些小人看了笑话。”

小人不是骂人,而是指桓温手下的那些出身寒门庶族的僚属。

郗超不屑道:“管他们作甚,不过负责些文书工作,闲暇时陪着清谈解闷罢了。”

高平郗氏虽说比不上龙亢桓氏和琅琊王氏,但也远远不是桓温招募的荆州豪强可以比拟的。

所以桓温手下虽然有些能人,但没有一个是郗超看得上的,这与能力无关,在这个时代,高门和寒门庶族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