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5章 重回大本营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船队逆流而上,王凝之带着谢道韫在楼船上看风景。

入秋之后,天气转凉,一路西行,沿途所见都变得萧瑟起来。

这次出来,王凝之带上了郭宝的儿子郭敬,充当自己的书童,谢道韫则带上了侍女清娘。

不过远行的新鲜感过后,这两人便很少出船舱了。

谢道韫仍旧兴致勃勃,对她来说,每处地方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历史。

船只驶过武昌后,便离开长江,进入汉水,途经襄阳后,再转入淯水继续北上。

王凝之这次没有去江陵拜见桓温,只是在经过襄阳时,下船去和上级桓冲汇报了工作。

桓冲没有多说什么,他并不看好洛阳的前景,所以稍微勉励了几句,让王凝之有困难及时退到襄阳来。

回到船上后,谢道韫看出他的心情有些低落,问道:“使君对你擅离鲁阳不满了?”

“那样倒好了,证明他还在乎鲁阳的安危,”王凝之苦笑道:“可实际是他根本不关心鲁阳和洛阳的情况,反而让我遇上危险就赶紧撤离。”

谢道韫拍了拍他的手背,以示安慰。

船只通过南都湖后,进入伏牛山的余脉,再沿着丘陵中的狭窄河道前行不多时,王凝之便看到沈劲带着军士和百姓在路边等候。

看到船队过来,大家齐声欢呼起来。

王凝之一扫先前的郁闷,站在甲板上用力的挥手,跟着大喊了几声。

带着帷帽的谢道韫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说了句“稳重些。”

王凝之则大笑道:“他们才不在意这些,能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守护一方平安的,就是好官。”

下船后,众人帮着一起卸货装车,然后浩浩荡荡的队伍推着车,返回鲁阳县城。

沈劲不知道王凝之带夫人过来,没有准备马车,一脸的不知所措。

王凝之牵过自己的马匹,不慌不忙地和谢道韫讲起了故事:“阿耶一直向往蜀中的山水,所以与益州刺史常有书信来往,你可知道对方是谁?”

谢道韫摇头,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是建成公周抚,周道和,那你可知他的妻子是谁?”

谢道韫又摇头,透过帷帽,瞪了王凝之一眼。

“是故平乐伯的女儿,徐州刺史荀令则的阿姊,那你可知她做过什么事?”

这下别说谢道韫,一旁的郭敬和清娘都翻了翻白眼。

“要说就说,不说就走。”谢道韫果然快炸了。

王凝之笑着补充完这个故事,“就在我们方才经过的宛城,当年平乐伯被敌人围困城中,他十三岁的女儿突围而出,请来援军,最后顺利解了宛城之围。”

他这么一说,谢道韫懂了,“想让我骑马就明说,何必绕这么大一圈?”

王凝之嘻嘻一笑,“这还不是怕你有顾虑,先给你找个表率,谁说女子不如男!”

“偏你总有这些怪话,但我不会骑马。”

“没事,这马是我的,极为温顺。”

王凝之赶走了看热闹的几人,将谢道韫扶上马,让她抓着马鞍,自己则牵着缰绳走在边上。

马镫在这个时代刚出现不久,起先是单面马镫,为了辅助上马用的,后来发现了其中的好处,这才改为了双面。

沈劲跟在一旁,和王凝之介绍起了最近的情况,“临近冬季,流民的数量开始增多,不少外逃的都回来了,所以土地纠纷开始增多,刘县令每日焦头烂额。”

“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不能让土地荒着,只能谁先来就是谁的。”

“话虽如此,但不少大户人家都拿着原来的土地文书到县衙,要求县里物归原主,刘县令也着实不好处理。”

王凝之点点头,“等我回去看看,实在不行这个恶人我来做。”

谢道韫在马上看着王凝之的侧脸,满是认真的神情,心中也安定下来。

队伍到达城门口,刘德秀已经等候在那里,一群人站在他身后。

运送物资的推车开始有序的进城,刘县令则向队伍后方的王凝之走来。

不过他还没开口,身后几人突然快步越过他,冲向王凝之。

沈劲反应很快,带人快步上前,喝道:“什么人?”

郭敬也一脸警惕地挡在了王凝之面前。

没想到这些人跑到近处,哗啦啦跪了一地,手持文书,高声喊道:“我等都是鲁阳人,向长史控诉县令处事不公,纵容流民夺我良田。”

刘德秀尴尬地站在一旁,没有申辩。

王凝之被这帮人坏了兴致,先将谢道韫扶下马,让她稍等,然后摸了摸郭敬的脑袋,让他退到一旁,自己大踏步来到抗议的百姓面前。

“起来说话。”

跪着的几人低着头互相看了看,一起站起身来。

为首一人躬身道:“我是元家的管事,主人让我回来打理土地,这才发现已被外人所占,县令不为我等不主持公道,反而联手外人驱赶我等。”

他这么说,刘德秀不得不为自己说上两句,“王长史休得听他胡说,我何曾驱赶他们……”

王凝之没有理他,对着告状的管事不耐烦道:“什么元家,听都没听过,你家主人要是有意见,让他自己来找我。”

说完又对着沈劲喝道:“站着看什么热闹,还不清出道来。”

沈劲大声称是,带着手下兵士像拎小鸡一样,将那几个告状的人带到一边去。

王凝之带着谢道韫几人快速通过,任由那几人大喊大叫,头也不回地进了城。

到家安顿下来之后,王凝之来到大厅,沈劲和刘德秀已经在此候着。

“元家什么来路,让你们畏首畏尾的。”

刘德秀忙道:“元家是本地大户,在鲁阳已有几百年,出仕的也不少,家主在之前的战乱中,带着族人逃到南阳去了。”

“鲁阳元氏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沈劲在一旁都无语了,“这种小门小户,叔平你又远在江东,怎么可能听说。”

王凝之笑道:“说的也是,那你们这么客气做什么?出了事自有我顶着。”

刘德秀解释道:“元家在南阳还是能说得上话的,我是担心他们在背后使绊子,断了我们的补给。”

眼下鲁阳的物资输送,还是依靠南阳方向。

王凝之点点头,想了一会,吩咐道:“那你去和那些人说,若是现在举家搬回来,鲁阳还能有元家的一块地,若一味纠缠,元氏就从鲁阳除名了。”

他可不怕得罪什么大户,再大能有他家大?

再说了,南阳在桓冲手上,鲁阳就是他的北大门,他怎么会为了这么点事和自己过不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