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29章 进军广汉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周仲孙被带走后,剩下的杨亮瑟瑟发抖。

不久前还是踌躇满志、主动进攻关中的封疆大吏,转眼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阶下囚。

厅中一片安静,只听王凝之说道:“杨将军以为我这处置如何?”

杨亮一脸灰败之色,点头不语。

不想王凝之继续说道:“不过杨将军这些年在梁州做得还算不错,贸然进攻秦人虽然有些不自量力的愚蠢,但秦人来攻你没有仓皇而逃,还算有点血性,我就不斩你了,回建康领罪去吧。”

从死亡的边缘走了回来,杨亮吓得瘫软在地,一句感激的话都说不出来。

王凝之命人将他带了下去,对着剩下的人说道:“我素来赏罚分明,此次入川,立下大功者,我不吝赏赐,可谁要违我军令,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众人皆起身,拱手称是。

处理完这两人,王凝之与众将开始商议如何收复失地。

眼下他手上有步骑四万多人,水军的战船也已经赶到,具备了强攻广汉的条件。

毛穆之主动请缨,“王公将此战交与我,我定能拿下广汉城。”

邓遐不甘人后,也道:“这第一仗,还是我来吧,我常与秦军交战,张蚝也是老对手了。”

王凝之却摆手道:“两位将军不要抢,广汉城我已有方略,明日大军出发,我自有办法让张蚝主动退出广汉。”

众人云里雾里,但王凝之并不解释,又道:“拿下广汉后,大军继续北上,水军走涪水,一起进入梓潼郡,封堵成都秦军的后路,逼他们决战。”

川中多山、多丘陵,而成都又夹在西侧的龙门山脉和东侧的龙泉山脉之间,是为两山夹一城,所以王凝之的大军看似距离成都不远,其实却需要先北上,然后走绵竹才能进入成都平原。

所以梓潼郡是成都的进出要道,当年刘备入川抗击张鲁,驻军所在就是梓潼郡的葭萌关。

后来此关被改名为“汉寿”,寓意汉朝长寿,晋立国后,此关又改名为“晋寿”,桓温灭蜀后,晋寿县被一分为二,关口处改名为晋安。

皇甫真问道:“秦军占据汉中和成都,我们进入梓潼后,势必面临两面夹击的局面,是否有些冒险了?”

王凝之点头道:“不错,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秦军,给各处的反击创造机会,我在入川前就说过,此次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只要打出气势,蜀地军民会站出来的。”

秦军入川也不过五万人马,还需分兵留守,所以王凝之这一步看似危险,但据城而守,又有水军支援,秦军想吃下他这四万多人,并不容易。

商议已定,众人一齐走出大厅。

周仲孙的人头已经挂在了高高的旗杆上,不时地还有血从空中滴下,溅起一朵小花。

一旁的槛车中,杨亮耷拉着脑袋坐着,即将被押送往建康。

看到王凝之出来,杨亮槛车旁的一名壮汉走了过来,扑倒在地,“家父兵败,自当领罪,多谢王公宽宥,还请王公再给杨家一个机会。”

王凝之还没说话,那人又道:“当年王公随故大司马收复洛阳,我们父子承蒙搭救,得以重为朝廷效力,今日王公收复梁州,我愿做马前卒,洗刷战败之耻,也报当年王公再造之恩。”

看着跪在身前的杨佺期,王凝之开口问道:“听说弘农杨氏素来看不上我们王家,你这么做,不是给祖上蒙羞吗?”

“年少妄言,王公见笑了,”杨佺期无颜道:“王公有大恩于杨家,我等以后一定唯马首是瞻。”

王凝之轻笑了下,“这话可不敢当,不过你既然有这个心,那就先留下吧。”

杨佺期再次表示感谢,退到一旁。

翌日,晋军离开德阳,邓遐率骑兵先行,王凝之自领大军紧随其后,毛穆之携水军战船一同出发。

张蚝收到探子回报后,留下五千人守城,带一万人出城迎战邓遐,想在王凝之大军赶到前,先声夺人。

不过邓遐虽然性子急,但不傻,探马回报秦军动向后,他率部慢慢放缓脚步,等着大部队靠近。

张蚝远远看到王凝之的帅旗和乌泱泱的队伍,不甘心地领军回城,遣使向成都和汉中报信。

王凝之带领大军慢悠悠地来到城外,命刘桃棒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物品,在守军的眼皮底下祭奠起先前阵亡的广汉太守赵长和城中守军。

刘桃棒上前摆上祭品,插上香烛,焚烧黍稷梗,带着数人齐诵悼词。

刚开始时,现场显得颇为怪诞,剑拔弩张的阵地之上,一行人在那里旁若无人的祭奠亡魂。

王凝之带着大军肃穆地站在原地,数万人一同默哀。

城楼上的秦军士兵有些诧异,张蚝则暗觉不妙,他就是这里阵斩的赵长,王凝之来这一出,明显是想激起城中军民的反抗。

等到刘桃棒等人酝酿完情绪,嚎啕大哭,哭声传入城内后,张蚝心中的不安更甚,他转过身,快步走到城墙的另一侧,向下看去。

听到动静的城中百姓有不少走出家门,站在道旁,和城外的晋军一同哀悼他们战死的太守。

胆子更大的,则同样拿出祭品,在路旁祭奠起来。

张蚝叹了口气,对着部下叹道:“王凝之这人,就算眼下兵力占优,也不肯堂堂正正一战,非要使这种手段。”

部将看着越来越多走出家门的百姓,有些发怵,问道:“将军,现在该怎么办,要不要杀一儆百?”

“王凝之就等着你这么干,”张蚝摇头道:“这个时候群情激奋,你只要敢动手,面对的就是全城的敌人。”

部将不解道:“两军交战,阵亡将领不是很正常,为何他这招可以奏效?”

“是我犯错了,我低估了蜀人的血性,”张蚝叹道:“而且我就不该进驻广汉城,就算要来,我也应该先礼葬前任太守,收复民心的。”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传令下去,准备突围,”张蚝咬牙道:“王凝之肯定算好了一切,就等着我们突围,出城之后,我亲自领军殿后。”

城中是没法待了,他杀不完所有对他们横眉怒目的百姓,就算杀完了,在王凝之已经率军入川的情况下,秦国在蜀地的处境只会更艰难。

张蚝就犯了这一个错误,王凝之便抓到机会把这个错误放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