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53章 声东击西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刘牢之率部返回历城时,王凝之兄弟已经在城中等候了。

凭借去年在收复青州过程中立下的功劳,王肃之在郗愔帐下的地位蹿升,现在他又主动留在北边抵御鲜卑人,相当于半个青州刺史。

自家兄弟,王凝之也不客气,除了战俘之外,还准备带走部分愿意跟随他的徐州军。

当然,用的是鲜卑人西窜,他需要率军追击的理由。

历城的太守府内,王凝之正在最后交代王肃之和刘牢之二人。

“鲜卑人此次南下青州,只是试探,接下来的目标应该还是兖州和司州,青州这边,你们将防守的重心放在济南郡即可。”

两人拱手答应,刘牢之问道:“使君只带部分兵马,路过兖州会不会有危险?”

这次王凝之是要领军从兖州路过,不像回建康时,几个人偷偷摸摸地潜行,而且兖州境内还有燕军存在。

王凝之笑道:“我已经通知兖州刺史府出兵接应了,你不用担心,等你父亲到了历城,你交接完就回陈留等我通知。”

趁这个机会,正好让谢玄出兵进入桓温任命的东边五郡,宣示他才是兖州的最高领导。

交代完这些,王凝之带上诸葛求和五千军士,沿着济水向西出发。

青州的事告一段落,让我们的视线回到关中。

邓遐在黄河两岸一通急不可耐的操作之后,秦军调集东线为数不多的兵力,重点布防在几个渡口以及潼关,防止洛阳军再次偷袭。

慕容垂则按兵不动,保持着对蒲阪的围困,他的小目标是稳住河东,和氐人划河而治。

忙活一通的洛阳军返回后,驻扎在了临近潼关的湖县。

居高临下的潼关守军,不时能看到小股洛阳军在河谷里穿行,在风陵渡口的对岸修筑码头,加宽浮桥。

见洛阳军贼心不死,驻守潼关的杨安加强了戒备,并多次向长安汇报。

不过此时的湖县县城里,只有两千洛阳军,他们分成几队,每日换着地方刷存在感。

洛阳军的主力,早就不在城中。

邓遐率大军先是返回卢氏县,然后沿着山路穿行,来到上洛,休整一日后,他带着两万人沿着武关道北上。

目标直指峣关,也就是后世的蓝田关,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就是说的这里。

关中的南大门武关一直在荆州手上,峣关是武关道的最后一道关卡,通过之后,长安城就在眼前。

战国时秦国曾在这里大败楚军,秦末的刘邦在这里击败秦国最后的军队,率先进入咸阳。

十几年前,桓温曾在这里大败前秦的太子苻苌和丞相苻雄,进据灞上。

如今,邓遐和两万洛阳军又来到了这里。

山路难行,王凝之从几个月前便提前布局,将大军使用的粮草和物资提前运到上洛,就等着这一刻的到来。

时值盛夏,邓遐率军昼伏夜出,终于抵达了蓝桥遗址附近,传说尾生抱柱而死就发生在此处,所以有“魂断蓝桥”一说。

大军在蓝桥处停下休息,再往前就进入峣关的覆盖范围了。

峣关和之前出现过的太行陉有些类似,不是指的一道关隘,而是建在绵延数十里的峣山山梁上的三座关隘,依次是筝坡关、六郎关和七盘关。

大军休整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郑遇率领,向西翻过蒉山,进攻山外的峣柳城,一路则由邓遐率领,对峣关发起攻击。

两人约定好进攻时间,便各自行动。

隔日,郑遇率军出现在蓝田境内,一路疾行,在秦国百姓的惊慌失措中,不分昼夜地掠夺周边村落的粮食财物,向峣柳城挺进。

蓝田各处燃起烽烟,连百里之外的长安城都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邓遐率军悄悄靠近了筝坡关。

筝坡关是三关中最大、也是最险要的一个,夹在两个山梁之间。

邓遐安排队伍中的弓弩手先爬上两侧的山梁,自己则带着近战的勇士直奔关口。

关上的哨兵正打着瞌睡,突然被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惊醒,四下张望,这才发现了夜幕中的洛阳军,颤抖着敲响了悬挂在檐下的铜铃。

清脆的铃声在山中回荡,关内的守军听到示警,慌忙起身,然后穿衣、披甲、拿上武器,乱糟糟地往关上跑。

邓遐已经带人来到关口处,头顶数块巨盾,用攻城槌猛烈地撞击城门。

关上的守军一阵东倒西歪,往下射出的箭矢全被盾牌挡下,对撞门的洛阳军没有造成一点影响。

“快搬石头来,快快快。”守将慌忙地指挥着属下。

不过两侧的洛阳军弓箭手已经到位,手挽强弓,对城头的守军进行压制。

黑暗之中,关上守军根本看不清洛阳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一片慌乱之中,守军四处寻找掩体,哪里还顾得上反击。

城门在一次接一次的撞击下摇摇欲坠,发出刺耳的断裂声,终于在洛阳军的一声大喝之中,几道门栓尽数折断。

城门被打开了。

在一旁等候多时的邓遐如猛虎出笼,带着洛阳军杀进关内,长枪挥舞处,几名堵在门后的守军便鲜血飞溅,倒在地上。

关内守军只有千余人,面对不断涌入的洛阳军,很快便失去了抵抗意志,大喊着扔下武器,蹲了下来。

守将不甘心,带着数十名亲信在关上拼死抵抗,打算杀出关去,逃往后面的六郎关。

邓遐见状,大喊着让人封锁马道,自己则带着亲卫冲上城头,对着守将挺枪刺去。

守将倒是不惧,长槊一挑,将邓遐的枪尖拨开。

邓遐咦了一声,大笑道:“再来!”

说完举枪横扫,猛地砸向守将。

守将收回长槊,斜挡在身前,手中一股大力袭来,他禁不住后退两步。

还不等他站定,邓遐又是一声大吼,再次横扫过来。

守将双臂前伸,想再次挡下,不过一声骨头断裂的声音传来,他直接从女墙的垛口处翻了下去,砸到关前的地上,抽搐了两下,没了动静,鲜血从身下淌出。

城头的其他守军见邓遐如此勇猛,一个劲地往后退,不敢上前。

邓遐长枪一指,喝道:“降不降!”

拿下筝坡关之后,邓遐稍作调整,留下一部分人看守俘虏,他带着大部队继续前往六郎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