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51章 爆炸之威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微风细雨之中,几支火箭从晋军的盾牌后射出,飞向土囊墙上的那个洞口。

几乎在火箭射入墙内的那个瞬间,巨大的爆炸声响起,封堵两侧的土囊墙体被洞穿,漫天的泥土簌簌下落。

晋军士兵在王凝之的指示下,避开了城门,所以只是被泥土波及,并无大碍;

而城墙另一侧的秦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巨大的气浪,裹挟着一切,猛烈地向他们袭来。

站在最前面的盾牌手和长枪手最惨,在气浪的高压冲击之下,整个人如同被巨锤击中,五脏六腑震碎,当场身亡;

后方的弓箭手稍好,气浪将他们掀翻在地,东倒西歪,乱成一团。

而身为主帅的毛当站在中间,被甩出好远,狠狠地砸到地上,失去了知觉。

王凝之这边离得较远,基本没有影响,只是巨大的爆炸声让大家的耳朵嗡嗡作响,看着露出的城门洞和里面秦军的惨状,大家不由得将视线移到王凝之的身上。

这真是人可以做得到的吗?

王凝之松开了紧握的双拳,对于爆炸声他心里早有准备,所以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被吓到。

但一次就成功和爆炸的效果,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不管是不是巧合,反正他做到了。

短暂的恍神之后,王凝之下令大军入城,迅速抢占城门。

毛当刚刚被人救起,脑袋还昏昏沉沉的,就看到大批的晋军杀了进来。

城墙虽然没有被炸塌,但上面的守军都被震得摔倒在地,这会正昏头转向,一时忘了要往下放箭。

其他士兵也有些发懵,爆炸的事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令他们不由得对晋军产生了敬畏之心。

混乱之中,毛当的亲卫看他还不清醒,顾不得组织防守,带着他向北门跑去。

群龙无首的秦军士兵更是四处乱窜,根本没人上前堵门。

晋军很快便占领了西门,招呼后面的大部队入城。

爆炸的声音巨大,整座城池都听见了,百姓们壮着胆透过门窗往外看去,发现晋军已经入城了。

城中早就准备反抗的一波人顿时有了勇气,呼朋唤友地集结起来,帮着围堵城中的秦国乱兵。

逃到北门的毛当最终没有成功突围,虽然他手下的亲卫骁勇,并没有被城中的豪族部曲拦住,但在此之前他下令将城门封死,这成了一道要他命的指令。

不等他的亲卫们清理出城门,晋军的大部队已经赶到,围着这波人弩箭齐发。

毛当还没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就稀里糊涂地死在了乱箭之下。

城门被封堵,秦军根本无处可逃,街头巷尾地乱跑一通后,大部分选择了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也在晋军和当地豪族的联手下被镇压。

城中很快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只是看着西门处的那个黑窟窿,比之前的城门洞都大了一号,大家仍心惊肉跳。

王凝之没有急着入城,安排晋军接管城防,命崔逞等人入城安抚百姓,他则仍留在城外的军营之中。

不多时,刘桃棒领着两人过来,介绍道:“适才便是这两位义士,率领家仆和部曲参与了对秦军的围捕。”

两人俯身向王凝之行礼,一人自称张育,另一人则唤作杨光。

王凝之态度温和地让二人起身,赞道:“我就知道蜀地百姓,不会甘心臣服于胡人,二位算是为蜀人正名了。”

张育汗颜道:“当不起王公赞誉,我们早有此意,只是一直未能觅得良机,这才迁延至今。”

王凝之点点头,“成都刚刚收复,接下来的治理还需仰仗二位多多相助,请你们不要推辞。”

两人大喜,躬身道:“愿为王公效力。”

本地豪族见风使舵,不就是为了这个,断无拒绝的道理。

王凝之又鼓励了两人几句,便让刘桃棒将他们带下去了。

益州暂时得交给毛穆之管理,但王凝之辛苦这一场,当然不可能白干,也得留下些自己人。

翌日,王凝之率军入城,在张育和杨光的牵线下,会见了不少蜀地的大族。

大家谈笑风生,默契地没有提及这几个月他们的作为。

张育代表大家,好奇问道:“王公攻破西门时,不知是何霹雳手段?威力如此之大。”

蜀人对火井并不陌生,但对爆炸却一无所知。

王凝之怎么会明说,笑道:“巧合而已,我本想放火烧开城门,谁知道一道天雷正好劈下。”

这话众人自然是不信的,毕竟现场有那么多人看着,难免露出些风声。

不过王凝之不愿意说,大家也不敢追问,纷纷恭维这是上天相助。

和这帮人谈完之后,王凝之留下五千人守城,率大部队离开成都北上。

毛穆之刚刚劝降了雒县,正带着队伍在绵竹城外安营。

听说王凝之已经攻克了成都,杀掉了秦将毛当,毛穆之的表情有些精彩,开始是惊讶中带着点不信,转而又变成疑惑,最后转为佩服,叹道:“王公手段,真是鬼神难测。”

王凝之大笑道:“我就当你是在称赞我了,不过眼下还不是得意的时候,我必须尽快赶到梓潼去,蜀郡就交给你了。”

毛穆之拱手道:“王公放心。”

王凝之向他交代了成都豪族在城中配合的事,又道:“那帮人,你挑几个能用的放到刺史府里,但也不要太倚仗他们,做个态度就行。”

毛穆之表示明白,问道:“王公后续打算如何安排?”

王凝之长叹一声,“汉中暂时是拿不下了,等解决了杨安率领的秦军,我就离开蜀地。”

毛穆之点点头,他身为益州刺史,自然不希望王凝之长期待下去。

不过王凝之随即道:“梓潼那边,我会留下一支队伍防守汉中,周虓正在蛮族之中活动,你要多听取他的意见,与南蛮和巴獠和平相处,再就是垫江,我会命人在钓鱼山上筑城,作为巴蜀的转运之所。”

毛穆之一条条听完,脸都黑了,他这个益州刺史瞬间就变成了蜀郡太守,因为其他地方都被王凝之给安排出去了。

王凝之解释道:“政务上的事,还是你说了算,我会让他们听从你的命令,这么安排,都是为了梁、益二州的安全着想。”

毛穆之就带了那么点人入蜀,基本也没捞到什么表现的机会,所以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还得带着感激地答应下来。

不管军事就不管吧,还省事,单车刺史就不是刺史了吗?

毛穆之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