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22章 新城建设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宁康元年岁末,谢玄将弘农和陕城交给刘袭和诸葛求后,来到临漳城。

王凝之命王殊代自己到城门口迎接。

马到功成,谢玄同样心情大好,对着外甥笑道:“再过两年,你是不是都得替你阿耶出征了?”

王殊恭敬地行完礼,这才回答道:“舅父说笑了,我还早着呢,阿耶说了,收复关中、恢复中朝的事,还需仰仗舅父。”

谢玄笑着点点他,“这话听着不像姊夫说的,倒像你现编的。”

王殊嘻嘻直笑,“我可不敢,反正阿耶就是这个意思。”

两人一边说笑着,一边进城。

王凝之安排的是家宴,他和王徽之早已恭候多时。

见谢玄进来,王凝之笑道:“阿羯辛苦了。”

谢玄与两人见礼,在客座坐下,“辛苦倒算不上,就是各处调动,反反复复,有些繁琐。”

他这次过去,除了调战船配合慕容垂,还得指挥卢氏和新安等地的驻军、河道上的水军,虽然没有大战,但也颇费心思。

王凝之说道:“秦人不想在这个时候与我大战,所以在各处告急后,长安权衡利弊,只能先放弃潼关以外的城池。”

谢玄点点头,随即道:“但有一点颇为奇怪,收复两城之后,我立刻清点了府库,发现张蚝的撤军看似突然,但府库却已然空空,而且没有搬运的痕迹,不像是临时接到命令、仓促撤军的样子。”

王凝之愣了下,“会不会是物资消耗殆尽,所以顺势撤离?”

“有这种可能,”谢玄答道:“但即便是这种情况,也说明长安早就打算放弃这两座城池,不然肯定是要运粮的。”

王凝之沉吟片刻,笑着摇摇头,“确实奇怪,但两座城池已经落入我手,他们还能有什么花招呢?”

两人都不知其解,王徽之这时打了个呵欠,“我看你们就是想太多,秦人不想留下物资,把粮食吃完了再走,这有什么不明白的?”

王凝之和谢玄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王徽之摇头晃脑,“怎么,我说得不对吗?”

“为了吃完那点粮食和我们耗了一个多月,这种事只有你这种脑子才想得出来,”王凝之鄙夷地看着自家兄弟,“他把粮食带回关中再吃,是不香吗?”

王徽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城池都拿下了,还在乎那些细节做什么。”

王凝之摇摇头,懒得理他,对谢玄说道:“如果是为了拖时间,如今黄河已经冻结,秦军也该有所行动了。”

谢玄笑道:“谁知道呢,反正我临行前,交代刘袭和诸葛求加强对潼关的戒备,也去信慕容垂,让他小心秦人踏过冰面偷袭蒲阪。”

王凝之放下此事,问道:“马上就是新年了,你回不回建康的?”

谢玄警惕道:“怎么了,又有什么事要我办的?”

“看你那样,”王凝之笑道:“我这不是打算重建洛阳城吗,你要回去的话,帮我找朝廷要点钱,最好再带些人回来。”

谢玄松了口气,“钱就别想了,朝廷不会给的,有那钱,他们更愿意修缮下建康的宫城,至于人,姊夫指的谁?”

王凝之不放弃,说道:“你和叔父说下,他要是同意,朝廷肯定是能拿出点钱来的。”

“叔父人在建康,怎么可能同意在洛阳大兴土木,”谢玄摇头道:“姊夫你就别想了。”

王凝之换了个说法,“那我上书说要修缮皇陵,朝廷总得给我拨点钱吧?”

谢玄张大嘴,惊讶道:“这不合适,哪能用这种理由,容易被人诟病的。”

王凝之笑道:“我又不是骗,修还是会修一下的。”

谢玄连忙打断他,“姊夫你还是说说带什么人回来吧?”

“自然是懂筑城的人了,”王凝之对要不到钱小小地失望了一下,说道:“我这边没有这样的人,新城动工后,我需要人帮忙盯着。”

谢玄想了下,摇头道:“恐怕没有这样的人,建康城当年还是你家丞相主持营建的,为了省钱,选择了因地制宜,没怎么大动。”

“那就把戴安道和顾长康那些人请过来,”王凝之有预备方案,“他们有审美,帮着拿拿主意总是好的,城池规制就按临漳城来,还可以让他们在新城留下作品。”

戴安道是戴逵,王徽之雪夜访戴的那个戴就是他,擅长绘画古琴,最为时下称道的则是善铸佛像及雕刻;

顾长康是顾恺之,擅长书法绘画,之前在桓温府上,桓温评价他“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一半聪明一半傻,明哲保身,恰到好处。

谢玄这下懂了,“姊夫你哪里是需要他们提供意见,分明是想借他们的名气为你的新城造势。”

“又冤枉我,”王凝之笑道:“新建洛阳城乃是盛事,我让他们参与下,怎么就变成利用了。”

王徽之插嘴道:“这种事阿兄应该交给我,幼度和他们又不熟。”

“你给我老实呆在这,”王凝之瞪了他一眼,“我还不知道你,要是回去了,别说请人过来,连你的人我都找不到了。”

王徽之难得地严肃了表情,“我是说阿兄应该把营建新城的事交给我,我自然会请人过来。”

王凝之怪道:“筑城可是一件麻烦事,耗日持久,你受得了吗?别去种了几根竹子就跑回来跟我抱怨。”

王徽之爱竹,在苏轼的“不可居无竹”之前,王徽之便已说过“何可一日无此君”,所以竹子又被称为子猷宠。

“阿兄莫要小瞧了人,”王徽之站起身,大声道:“此事我敢接下,就一定可以做好。”

王凝之还真没想过把这事交给他,闻言有些犹豫,自己这个弟弟一向率性而为,修筑新城事关重大,他耽误不起。

谢玄从旁笑道:“我看子猷可以,他在临漳城待了这些时日,对这里的规制了然于胸,建康的人他也熟悉,确实比我合适。”

王凝之看了看难得认真的五弟,最终还是点点头,“那你回一趟建康,找找人,再绘制一份详细的图样,先说好,正月里必须给我回来。”

王徽之兴奋地握拳答应下来。

王凝之正准备再交代几句,刘桃棒快步跑了进来。

“急报,秦军入寇梁州,南郑失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