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1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王凝之的整套操作行云流水,至于最后的成品嘛,反正郗超连连称赞。

有这样的表演在前,茶好不好喝都不重要了。

“阿兄如何想到用这么繁琐的法子饮茶?”

王凝之主要是为了标新立异,先拿煎茶小试牛刀,下次准备更充分些,再用点茶让这些人开开眼。

相较而言,宋代的审美应该更契合魏晋的名士们。

“既然是饮茶,当然不可喧宾夺主,”王凝之笑道:“我每日清闲,以此为乐。”

郗超才不信这种话,转入正题,“阿兄想入大将军府,怎么不提前知会我,我还可以帮着出一份力。”

“之前也没这么想,还不是前阵子被王蓝田逼得没办法了。”

“阿兄是觉得我傻吗?”郗超放下手中的茶盏,语露不满,“单单只是为姑父解围,何须多此一举,到荆州任职。”

王凝之又给他续上一盏热茶,“理由嘛,和你一样。”

“阿兄如何知道我的想法?”

“猜的,推己及人。”

郗超重新捧起茶盏,他的想法是助桓温北伐成功,然后取代晋室,可这话现在没法说。

因为桓温也没明说,大家只是默契地在这个方向上一起努力。

野心是慢慢膨胀起来的,桓温刚接手荆州的时候,肯定也没想到自己能强大到与建康朝廷分庭抗礼,而且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以王凝之这个后世人的视角来看,桓温和刘裕一样,都想北伐成功后再改朝换代,这样才是真正的众望所归,隐患会少很多。

不过两人都没有真正实现,桓温是最后自己断了念想,刘裕则是受限于出身,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拥护,最后只能在“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情况下称帝。

“关于收复洛阳一事,阿兄怎么看?”郗超转移了话题。

“问题不在于收复,而在于收复后怎么办。”王凝之皱皱眉,桓温这个心腹谋士的接连追问让他有些不舒服,“洛阳几经战火,城毁人亡,重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短期内并无多大的价值。”

“那为何要收复?”

王凝之笑了笑,没有继续作答,慢悠悠地喝起茶来。

郗超见状,意识到自己过分了,他又不是桓温,忙解释道:“阿兄见谅,我只是好奇我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王凝之还是不回答,“这种事就交由桓公来评判吧。”

他的脾气也上来了,郗超就是在明知故问,等着他说出桓温是在借北伐攫取权力,但这种话,有必要和你这个马仔说吗?

喝完手中茶,王凝之让仆役将铫子里剩余的茶水倒掉。

郗超忙阻拦道:“辛苦半日,你我加起来才喝了三盏,如何就不要了?”

王凝之若有所指地感慨:“茶水虽多,但我在意的只有这最为精华的三盏,余下都只是寻常而已。”

不傲气点,还真把我当以前的那个王凝之了。

送走郗超后,王凝之有点失望,这个表弟眼光和能力都不错,但有着当今名士普遍的臭毛病,心眼小。

本来还想着大家同抱一条大腿,又是表兄弟,可以互相帮衬的,看来是想简单了。

进入十一月,郗夫人带着几个儿子来到京城团聚,谢道韫自然也一起过来了。

只有老大玄之身体欠佳,不方便远行,留在了会稽。

王凝之带着妻子去拜见了岳父谢奕,又被一顿好骂。

“还以为你小子不敢登门了,上次骗我说回会稽,没想到是去荆州求救,桓元子是什么人物,你个黄口小儿还敢送上门去?”

王凝之唯唯诺诺,不敢反驳。

谢奕又道:“如今事情已经了结,你就别去荆州了,桓元子那边自有我替你做主。”

王凝之不想答应,但又怕老丈人动手,侧着脑袋偷偷地看向谢道韫。

谢道韫看他一副可怜模样,笑道:“阿耶别管他,出去做点事,总比天天在家修道好。”

这话她也只敢在自己家里说说了,王家可全是教徒。

谢奕瞪着王凝之,“那就换个差事,你想做什么,我来安排。”

王凝之见躲不过,只得硬着头皮上了,“收复中原,还于旧都,正是我的志向。”

谢奕冷笑道:“那些事不是你该考虑的,有你没你都一样。”

谢家不是没有参与过北伐,殷浩主持的那次,谢尚便领军与前秦交战,结果大败而归,要不是有姚襄护送,只怕就回不来了。

后来谢尚被廷尉问罪,幸好临朝听政的太后褚蒜子是他的外甥女,否则谢家的根基豫州就要拱手让人了。

所以谢奕并不看好桓温的北伐,自然不愿意女婿掺和进去。

王凝之谋划已久,哪会轻易放弃,索性挺直腰杆争辩道:“如果大家都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原便永无收复之日。”

见谢奕脑门上青筋直冒,谢道韫忙挡在二人中间,“有话好好说。”

谢奕心疼女儿,冷哼一声,怒气冲冲地走了。

不过在用餐时,谢奕还是没有放过王凝之,直接将他给灌倒在地。

好在王、谢两家相隔不远,醉倒的王凝之被抬上牛车,谢道韫在边上照看,加上随行的王家部曲,大家慢悠悠地返回王家。

走出谢宅没多远,王凝之便睁开眼坐了起来,笑道:“还好我倒得快, 不然还不知道要灌我到什么时候。”

谢道韫白了他一眼,“喝酒还装醉,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是真的。”

王凝之见离家不远,便让车驾停下,率先跳下车,伸手邀请,“这会还早,陪我去河边走走如何?”

谢道韫有些心动,但还是拒绝道:“今天想着是回家,没带羃?。”

羃?是一种帽饰,巾帛从帽沿垂下,可遮住全身。

王凝之拍拍脑门,怎么忘了这茬,真扫兴,于是又重新爬上车,让车夫往河边走。

像谢道韫这样世家大族的小姐,思想上的自由是可以追求的,但封建礼教方面的约束,还是无法摆脱。

来到秦淮河畔,王凝之打发车夫和部曲们散开,自己则和谢道韫待在车内,透过帷幔看外面的风景。

这个时候的秦淮河两岸已经很繁荣了,水面上也是游船如织,人声鼎沸,好一片热闹景象。

王凝之靠在背板上,想着上一世自己曾从这里经过,突然有些痴了,“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谢道韫回味了下他突然冒出来的句子,有些疑惑,“如何是游人?”

王凝之醉意上来,抬手在面前拂过,“我对于眼前这一切,便如远行客。”

“为何?”

王凝之呆呆地看着窗外,过了好一阵,突然脑袋一歪,靠在了谢道韫肩头,像是睡着了。

谢道韫伸手扶正他的头,发现眼角湿湿的,有些不明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