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61章 兵临孟津关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孟津关的望楼上,收到消息的沈劲正在观察对岸的情况。

隔着黄河,他都能感觉到北岸传来的震动,那是大队的骑兵正在冲锋。

在收到王凝之的传信后,关内仅有的三艘战船已经驶出港湾,抛下石质大锚,停在河中等待,甲板上已经准备好跳板,弓弩手各就各位。

厮杀声越来越近,站在高处的沈劲已经可以看到一支队伍从北方急速奔来,但他的心里却是一片冰凉。

因为在对面的迷雾之中,那三千骑兵悄无声息地等候多时。

沈劲甚至依稀看到为首的将领猛地举起长枪,三千人便如利剑出鞘,杀向来军。

吕护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这支庞大的骑兵队伍便从黑暗中杀出,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都到这一步了,没有退路可言,张兴大吼一声,高喊道:“将军保重,众人随我突围。”

他挥舞长槊,率先冲入敌阵,想为吕护杀出一条道来。

燕人领军的是傅颜,在张兴连杀数人后,他手持长枪上前拦下。

长枪与长槊猛烈地撞在一起,震得两人的马匹都退了两步,然后两人同时一夹马肚,上前又是几下猛烈地硬碰硬。

两人的亲卫在边上同时交上了手,野王军冲刺的势头被硬生生拦了下来。

战场上一片喊杀声,不停有士兵掉落马下,混战之中,又被分不清敌我的战马踩踏。

失去主人的战马停在原地,打着响鼻,踢踏着腿,对周围的一切视若无睹。

吕护被掩护在队伍之中,身边的军士被迂回包抄的燕军团团围住,阵型一点点地被挤压。

张兴的神勇并没有坚持太久,身边的亲卫死伤殆尽后,他被几人围攻,傅颜找准时机,用长枪洞穿了他的咽喉,张兴瞪大着眼珠摔落马下。

吕护看着不远处的黄河和几艘大船,面无表情地丢下武器,身边仅剩的几十名骑兵也放弃了抵抗,选择了投降。

傅颜命手下收拾残局,自己骑着马缓缓向河边靠近,相隔一箭之地,张弓搭箭,弓如满月,箭似流星,重重地钉在了船舷上。

船上士兵不忿,予以还击,但根本没有他的力道,箭矢在几步外落下,偶有接近的,也是强弩之末,被傅颜轻飘飘用长枪隔开。

挑衅完后,他这才率军离去,留下几百具野王军的尸首。

沈劲在望楼上看得真切,一嘴钢牙都差点咬碎,愤怒地挥拳捶打护栏,在夜空中砰砰作响。

消息传回金墉城时,王凝之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

没了野王,没了吕护,日子该过还得过,洛阳该守还得守。

他下令邓遐分出一半兵力进驻孟津关,战船依旧停回洛水待命。

慕容恪在拿下野王后,并没有更一步行动的意思,留下傅颜率军驻守后,返回了邺城。

对于再次归降的吕护,燕人既往不咎,任命他为荥阳太守,率旧部驻守荥阳,和慕容尘率领的一万人合力攻打虎牢关。

升平四年的最后几天,就这么过去了。

朝廷对野王的失守并无多大反应,但燕军占据荥阳,除了威胁虎牢关之外,南边的许昌等地都是一马平川,将直面敌人的铁骑。

于是司马昱下旨,命豫州刺史谢万出兵,阻止燕军进一步南下。

而这个岁末,谢安返回了会稽东山,不在谢万军中。

春节的金墉城中,步步逼近的战争气息让大家的心情有些压抑。

王凝之辗转于几地之间,忙得脚不沾地。

大战之前,他得清点各地的军械和粮草,检查城防,再为将士们打气。

这日王凝之从虎牢关回来,在金墉城门口,遇上一家人推着小车离开。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他默默地牵着马,和几名随从让出道来。

为首的汉子看到是王凝之,低着头不说话,快步地往前走。

他的儿子约莫六七岁的样子,正是好奇和不怕人的年纪,踮起脚想摸一下马的鬃毛。

王凝之拉了下马的缰绳,让马低下头,

男孩这下顺利摸到,有些得意,咯咯直笑。

汉子回过头,看到儿子在搞怪,一把拽过,狠狠朝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对着王凝之心虚地说道:“小儿顽皮,打扰府君了。”

王凝之摇摇头,“快去吧。”

说完带着众人继续往府里行进。

刘桃棒闷声道:“这帮人忘恩负义,郎君为何就这么放走他们。”

“那你说怎么办,杀了,还是像犯人一样关起来?”王凝之没好气道。

刘桃棒哼了一声,“至少应该把粮食留下。”

“人都放走了,要那点粮食有什么用,像你这么做,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来洛阳了。”王凝之对他的馊主意嗤之以鼻。

离开的毕竟只是少数,做得太绝就是自断后路。

这个冬天,王凝之在金墉城、鲁阳和陆浑三地征兵,虽然收获不多,但总算是将孟津关和虎牢关的人数提升到三千,函谷关维持两千不动,还有一千水军作为移动力量。

此时的金墉城,只剩三千士兵了,不过还有近五千百姓,真要被打到城下,百姓是可以帮忙的。

那几处军事要塞,就全是士兵了。

回到后宅,王凝之和谢道韫聊了几句,话题又转到让她回建康上了。

“我已备好车马,年后天气转好,你的身体受得住,就慢慢往南走,先到鲁阳歇一歇,再转去襄阳,只要坐上船,就能舒服点了。”

谢道韫一句话怼回来,“我受不住。”

王凝之苦口婆心地继续劝,“我都安排好了,姜顺带着医师和你同行,你要是觉得累,途中在南阳、襄阳都可以休息,不急的。”

谢道韫不听他说,侧过身子朝里面躺着。

王凝之又到另一边,继续蹲下说:“这事你得听我的,洛阳年后肯定是战场,虎牢关和孟津关能守多久,我心里也没底,你不早点离开,就走不掉了。”

说完觉得不吉利,呸呸两口,“就会被困在城里。”

谢道韫怒道:“你是想让我像那些百姓一样,贪生怕死地逃离这里吗?”

“谁不怕死,我也怕啊,”王凝之苦笑,“那没什么的。”

“那你怎么不走?”

“我是职责所在,不能走,”王凝之狠心说道:“但你留在这里,不仅帮不上忙,还会让我分心。”

谢道韫根本不受激,“我不走,这样离开我心里不痛快,身体更扛不住。”

王凝之理屈词穷,坐到地上叹了口气,夫纲不振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