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8章 接手金墉城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冬天赶路是件辛苦的事,好在天公作美,王凝之一行人出发后,雪总算是停了。

穿过一片起伏的丘陵之后,大家沿着伊水继续北上。

虽说是冬季,但伊水并未冻结,浮冰顺着水流的方向飘动,不时发出撞击的声音。

众人走了几日,都没看到什么人烟,整个世界被一片白色笼罩,看久了难免让人生出绝望来。

所以王凝之走在队伍中间,不时给大家讲些小段子,大多是京城名士们的趣事,引得大家阵阵发笑。

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子弟,肯定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士兵们的笑料。

一段艰难而欢乐的跋涉之后,白色的洛阳城墙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几缕炊烟格外醒目。

大伙一阵欢呼,终于到了。

洛阳城里也慢慢聚集了一些百姓,他们守着仅存的口粮,将废弃的门板劈了生火取暖,窝在家中艰难地过冬。

五百军士整齐地穿过废弃的洛阳城,一道道麻木的目光伴随着他们前行。

到了金墉城外,守城的军士从城楼上的垛口探出脑袋,大声喝道:“什么人?”

沈劲上前答话,“司州刺史府长史王凝之,还不速速通报。”

楼上的军士放下一只吊篮,同时喊话,“王长史,按规定需先查验敕牒。”

沈劲配合地将王凝之和自己地敕牒放进吊篮中。

又过了好一会,城门才慢慢打开,同时放下吊桥,一个身着裘衣的汉子快步跑了出来,“何午见过王长史。”

王凝之摆起了架子,“你是何人,戴太守怎么不来迎我?”

何午忙解释道:“在下太守府参军,府君正在衙中恭候。”

王凝之不客气地挥了挥袖子,“戴太守好大的架子,将我晾在雪地里,现在还等着我去拜见他吗?”

论官品,刺史府长史略低于太守,但王凝之的姓氏,远比他的官职有用。

冰天雪地里,何午的额头都要渗出汗了,“王长史勿怪,实在是北方最近不太平,所以府君才如此谨慎。”

王凝之哼了一声,“还不带路。”

说着与沈劲对视一眼,看样子戴施也探知了北方的异动。

何午人都哆嗦起来了,“王长史,这……这么多人一起进城,有……有些不合适。”

“怎么,怕我来抢这破城?”王凝之板着脸训斥。

“不,不敢,实在是城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

沈劲一挥手,大部队后退几步,只剩十几人留在原地。

“这样行不行?”

何午擦了擦额头的汗,“可以可以,王长史这边请。”

这就是出身的区别,如果何午出身高门,哪怕官职低一点,也不用这么紧张,但他是流民帅出身,毫无根基,怎么敢得罪琅琊王家的人。

戴施不一样,他是有大功在身的,当年冉闵败亡后,他从冉家孤儿寡母的手中骗回了传国玉玺,让失传四十年的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司马家的手里。

当然,主要的功劳记在了他当时的领导谢尚头上。

王凝之进来的时候,厅中炭火烧得正旺。

戴施客气地施礼道:“王长史远来辛苦。”

身后的沈劲则被他直接无视了。

王凝之大喇喇地在火盆前蹲下,一边烘着手,一边发牢骚,“谁说不是,这一路,差点没把我冻死。”

戴施偷偷看了眼何午,何午摇摇头,比划了个手势。

“不知王长史冒雪前来,所为何事,莫不是刺史府有何指令?”戴施没得到有效信息,只得试探着问。

王凝之将两只手翻来覆去地烤了几回,“听说上党和平阳两处战事将起,不知戴太守是如何看的?”

戴施有些错愕,“胡人在河北用兵,我们眼下加强防备就是。”

王凝之站起身,直面戴施,“我觉得不然,唇亡齿寒的道理太守肯定明白,何况并州已经投降我朝,怎么能隔岸观火?”

“我并未收到朝廷和刺史府的公文。”戴施准确地找到了王凝之的漏洞。

王凝之镇定自若,“我已经上书朝廷,刺史府那边也派人送信去了,不过天寒路滑,还未收到回复,但军情紧急,所以直接过来面见太守。”

戴施快速思考一会,拒绝了王凝之的提议,“没有公文,恕我不能配合。”

出兵北上,有功是这位长史的,有过则是自己的,他何必冒这风险。

王凝之猜到他不会配合,直接灵魂提问,“鲜卑人迁都邺城,恐怕离南下不远了,戴太守愿意与洛阳共存亡吗?”

这话有些无礼,但戴施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义正言辞地说愿意,那就是授人以柄,面前这位可是琅琊王家的后起之秀;说不愿意,那自己这太守之位算是当到头了。

王凝之并不为难他,帮着出了个主意,“戴太守不妨以协调防线为由去往许昌,我来负责洛阳的防务,如此一来,有功少不了太守一份,有过自然由我来扛。”

戴施看着这位贵公子,他的眼神中似乎有一股穿透力,轻易看透了自己心中所想。

不过还有个问题,“许昌会不会将我拒之门外?”

“不会,我都联系好了,不出意外的话,许昌还会派兵过来支援我。”

戴施仍有些犹豫,仅存的一点尊严不允许他快速答应下来。

不过沈劲有些不耐烦了,朝门外看了看,十几名军士快速靠近门口。

“我答应你。”

戴施没能抗住压力,选择了屈服。

王凝之本身就代表刺史府,身后还有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戴施没必要为了一座破败的洛阳城,同时得罪这几方势力。

不过他还是心有不甘地提了一个问题,“王长史为何这么做?”

王凝之没有回答他,转过来问沈劲,“你愿意与洛阳共存亡吗?”

“当然,人在城在!”沈劲斩钉截铁地高声答道。

“这就是原因。”

戴施不再挣扎,他虽然不懂这些人的想法,但他愿意尊重。

破败的洛阳城又不是什么香饽饽,他早就想走了,只是朝廷一直没派人来替他。

完成交接后,戴施稍显落寞地离场,令人意外的是,参军何午竟然留了下来。

沈劲一脸疑惑地看向他,“何参军还有事?”

“没有,我是洛阳人,也愿意与洛阳共存亡。”何午一扫方才的卑微,挺直腰板喊道。

王凝之笑了笑,“很好,那你留下,协助沈将军接手军队。”

有何午帮忙,这件事就更顺利了。

第二日,戴施带着几名亲信离开了金墉城,将这座小城和守城军士全部移交给了刺史府长史王凝之。

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算是完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