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91章 问计郗超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王凝之确实是这么想的,至少要先控制建康,再让荆州配合,他才愿意投入大量兵力攻秦。

但他嘴上当然不会承认,笑道:“怎么会,只是刚刚才打过一场,我需要调整下兵力,而且幽州那边,我正在和秦国争夺漠南草原,消耗也不小。”

桓石虔点点头,接受了这一说法,“那接下来,就是在巴蜀、上洛和潼关等地储备粮草兵马,等待下一次进攻了。”

“上洛我交给了谢幼度,”王凝之说道:“你可以与他联系,看看如何分配峣关和潼关的进攻。”

桓石虔应下,起身道:“那我就先回去了,朝中的事我不管,但讨伐关中,收复失地的事,你得算我一个。”

王凝之闻言也不装病了,猛地跳下卧榻,大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送走了桓石虔,王凝之站在甲板上看着撤离的扬州军,惆怅道:“怎么才能将建康拿到手里呢?”

刘牢之走了过来,问道:“那个秦使怎么处理,我是直接丢在岸边,还是扔哪去?”

“你好歹尊重一下他国来的使臣,”王凝之想了下,笑着回复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直接派条船把他送回去,交给上洛的李盛,让他送还给峣关守军。”

刘牢之笑道:“这样好,省得他到朝廷那里说我们坏话。”

于是秦国派出的这个使臣团根本没上岸,又原路返回了关中。

不过就像王凝之说的,秦国就是派他来拱火的,就算议和不成功,目的也已经达成了大半。

而王凝之不杀他,就是让他回去传话,让长安觉得晋国内部乱得很。

两国之间,就这样你骗骗我,我哄哄你,等着下一次开战。

解决了议和的事,王凝之没有急着返回北方,而是让刘牢之陪着他一起来见郗超。

郗超的守孝期还有一年,但王凝之等不了了,急于找一个人商议对策。

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仔仔细细地讲完后,王凝之一口喝干杯中的清茶,说道:“我本想拿下关中之后,再对建康出手,现在看来不行了。”

郗超问道:“你是担心天子亲政,会对你不利?”

“确实有点,”王凝之答道:“谢安石夹在朝廷、我和桓家之间,以他的性子,求退的可能性很大,他一退,朝中再没有能统领朝局的人,天子哪怕年幼,也可以慢慢收回大权。”

郗超笑了下,“怎么突然忌惮起一个小孩了,这可不像你王叔平。”

“倒也不是忌惮,”王凝之苦笑道:“朝中还是有一些心向天子的大臣,若是他真的想有所作为,谢安石一退,倒是个好机会,我若在这个时候全力攻秦,搞不好会腹背受敌。”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忠臣,他们有的甚至不是忠于御座上的那个人,而是忠于自己忠的信念,虽死无悔。

郗超点点头,沉吟了片刻,“可你不能回朝,必须留在北方掌控大局。”

王凝之叹道:“是啊,我缺一个坐镇京城的帮手,这样再加上相距不远的京口兵,我便可以威慑建康,遥控朝局。”

“找不到合适的人,不妨换一个角度,”郗超说道:“先留住谢安石,他至少不会下黑手,再等范宁和车胤等人在京中站住脚,后面就不怕了。”

王凝之为难道:“可最近几次与朝廷交手,让谢安石有些不快,我去劝的话,他恐怕不会听。”

郗超胸有成竹,“不用劝,你向朝廷举荐一个人,谢安石自然就会留下来。”

王凝之一脸好奇,“什么人对谢安石这么重要?”

“倒也不是重要,”郗超像是憋着笑,说道:“你举荐王元琳入朝,谢安石就不会轻易抽身离开了。”

王珣,字元琳,王导之孙,曾任桓温的大司马主簿。

重要的是,王珣娶的是谢万的女儿,而他兄弟王珉娶的是谢安的女儿,两对夫妻都处得很差,两家如今闹得很凶,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谢安有意让这两对联姻的夫妻和离。

王凝之一拍脑门,笑道:“我怎么忘了,说起来王元琳还是自家人,是该向朝廷举荐了。”

郗超笑道:“你眼中就只有自家兄弟,正好趁这个机会,向其他王家人示个好,如今太原王压过了琅琊王,他们应该会接受你的好意。”

太原王氏的王坦之虽然去世,但王蕴接任了徐州刺史一职,小皇帝司马曜和琅琊王司马道子都是娶的太原王氏的女儿,太原王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后族。

反观琅琊王氏,王彪之年迈,基本不管事了,王导那一支,六个儿子四个英年早逝,只剩下两个小的,王羲之这一脉倒是兴盛,但基本是靠王凝之一个人,且几兄弟眼下都不在京城。

王凝之点点头,“还是嘉宾你看得清楚,谢安石厌倦了朝堂,却放不下家族,一旦被他看不起的王元琳兄弟入朝,他肯定不会就这么离开,将京城拱手让出。”

郗超说道:“谢家如今除了谢安,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宁州的谢石奴和雍州的谢幼度了,所以他不得不留下。”

原因很简单,亲近谢氏的太后褚蒜子还政,谢安再离朝,与谢氏交恶的王珣肯定不会放过对付谢家的机会,谢玄有王凝之护着,倒不用担心,可劣迹斑斑的谢石肯定跑不掉,大概率会被再拉出来弹劾。

王凝之叹道:“我是真理解不了谢安石,分明天纵奇才,却只想归隐山林,悠游度日,国家百姓都不顾,可一旦谢家出现危机,他捏着鼻子就出山了。”

“因为在他们眼里,家族的传承,比国家更重要,”郗超笑道:“说起来,在这一点上你是个另类,除了你那几个兄弟,没见你怎么照顾王家人。”

王凝之想了想,“主要是他们也没找我,我何必主动贴上去。”

“还是因为你们王家太强,”郗超笑道:“这么多年,王家人才辈出,一个分家都比别人一个家族庞大,自然彼此就不那么亲近了。”

王凝之想起王家在王敦造反时的自相残杀,不禁摇头道:“同族又如何,我只是用王元琳拖住谢安石,朝中的局面,只有嘉宾你来掌控,我才放心。”

下一年,郗超就可以回来,到时王凝之便再无后顾之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