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95章 生擒慕容臧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北门的火慢慢变小了,哪怕浇上了火油,夯土垒成的城墙也只是黑了一大片,并未有实质性的损伤。

城门烧得只剩个金属框架,被床弩射出的踏橛箭打倒在地,变成一个黑窟窿。

其它三门突围受阻后,不少燕军来到了这边,躲在城门两侧,等着冲出去。

王凝之在刘桃棒和亲卫的保护下站得远远的,战事的进展比他想的还要顺利,他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行动了。

正思量间,城门处突然传来马蹄声,一队燕军骑兵踩着仍在冒烟的灰烬冲出城门,快速向王凝之的方向杀来。

司州军在北门的兵力相对薄弱,毕竟这里被大火封锁了,所以不少士卒选择向两侧移动,对突围的燕军进行封堵。

这不是失误,因为北门外不远处便是清水河,就算有燕军冲出去了,还是只能从东、西两个方向跑,毕竟他们骑的不是的卢,飞不过去。

慕容臧在城中等了好久,等其它三个城门打成一团,等北门的火势变小,等外面的司州军放松警惕。

现在他终于等到了,带着剩下的亲卫杀出城门。

刘桃棒带人上前,招呼卫队结阵阻挡,又命人举起巨盾,将王凝之牢牢护在中间。

慕容臧率领精锐亲卫,如利剑一般直刺王凝之,势不可挡,城外的少量司州军被他们冲散,呼喊声不绝于耳,两侧的司州军听到动静,慌忙向这边赶来。

盾牌后的王凝之看着那不过两百余人的骑兵队伍,冷静地喊过刘桃棒,“不要乱,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我,你赶紧带人去东边补缺,别让他们跑了。”

刘桃棒愣了下,“那怎么行,万一……”

“战场之上,听我命令,”王凝之厉声道:“不可放跑了慕容臧。”

刘桃棒无奈地大吼一声,挥了下马鞭,喊道:“你们保护使君后撤,往战船那里去,你们几个,随我来。”

说完,他带着几名亲卫快马向东边奔去。

将北门外的司州军搅得大乱后,慕容臧停止了继续突击,调转马头,向东边跑去。

王凝之的判断没有问题,他身边还有这么多亲卫保护,四周的司州军又在赶来,慕容臧这群人就是以一当十,也不可能威胁到他。

但这一招还是很管用的,司州军不可能看着王凝之遇险,纷纷向这边涌来,一时间阵型大乱,让慕容臧找到了空隙。

百余名鲜卑精锐将慕容臧护在中间,再次撕开了司州军立足未稳的防线,在包围之中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刘桃棒快马沿着外围冲刺,大声命令还在不断跑来的司州军不要过去,原地结阵,防止燕军骑兵突围。

在他的号令下,东边的司州军开始用盾牌和长枪搭建防线。

不过不等防线完成,慕容臧的队伍便席卷而至,长槊挥舞,战马跃起,冲向还在调整的司州军。

临时防线禁不起这样的冲击,盾牌手被拍翻在地,长枪兵不敌鲜卑骑兵的力道,斜举的长枪被打飞,骑兵从他们身上踩过。

但这么一耽搁,骑兵的速度还是被减缓,反应过来的司州军再次布下数道防线,一层层地重新完成合围。

剩下的一百多名鲜卑骑兵被盾牌和长枪的圆阵团团围住。

刘桃棒在外面兴奋地握拳高呼:“投降不杀!”

密密麻麻的数千司州军跟着齐声大喊:“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鲜卑骑兵控制着受惊的战马,一起看向中间的慕容臧。

慕容臧看着闪着寒光的长枪,和包围圈后面已经举起的强弩,没怎么犹豫,果断扔下了手里的武器。

王凝之过来时,慕容臧和这队人马的武器装备都已被拿走,司州军的弓弩手正虎视眈眈地看守着他们。

刘桃棒上前得意道:“差点就让他们逃出去了,还好郎君反应快,我跑得也快。”

“行了行了,都是你的功劳,”王凝之用马鞭隔开他,对着慕容臧笑道:“殿下好手段,若不是我胆子大,只怕就成功了。”

慕容臧摇摇头,面色灰败,没说什么。

他怕死,以己度人,认为王凝之这种身份肯定也怕,所以才想搏一把,没想到王凝之根本不为所动。

其他各处的战斗也接近尾声,在慕容臧被抓的消息传出后,剩下的燕军渐渐放弃了抵抗。

王凝之命大军原地休整,他则快速写下数封书信,差人火速送往建康和姑孰。

北岸的燕军看到汲县城破,果然选择了撤离,向北逃去。

王凝之命诸葛求率骑兵出击,一路追赶,将这支无心恋战的燕军打得溃散,败军四处奔逃。

大军休息一日后,再次出发,继续向北推进,直奔邺城。

这就是郗超之前建议桓温的做法,不要犹豫,不要观望,就是一个字:莽!

现在的燕国,国家外强中干,高层各怀鬼胎,早已不是慕容恪还在的那个时候了。

王凝之的大军一路北上,没有再遇上像样的抵抗,成功抵达桓温上次北伐的终点:安阳。

此时的邺城皇宫内,正在讨论这场出乎意料的战事,气氛有些凝重。

慕容评不满道:“乐安王和范阳王玩忽职守,致使防线空虚,朝廷理当问罪。”

可足浑氏哪有心思讨论这个,慕容臧已经被抓了,慕容德据说正在司州军后面追,想问责也不是时候。

“此事容后再议,王凝之大军不日即将抵达邺城,太傅可先率军退敌。”

慕容评担当还是有的,点头道:“王凝之如此不惜兵力地长途奔袭,想来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我这就出城迎敌。”

燕主慕容暐难得地发声道:“辛苦太傅了,需不需要从其他州郡调兵过来?”

王凝之来得太快,慕容评能用的只有守卫国都邺城的禁军。

“不用,司州军不过五万之众,又是疲惫之师,禁军足以应付。”慕容评想了想,又道:“为了防止南境防线再出意外,可下令范阳王回转,守卫黄河防线。”

可足浑氏不同意,“先联手击退了王凝之,再重建黄河防线不迟。”

慕容评坚持道:“眼下的局面,邺城禁军足以应对,但若是黄河不设防,青州和兖州的晋军渡河北上,情况就不可控了。”

他说的有理有据,但可足浑氏总觉得他是不想慕容德回来与他争功。

两人你来我往地争了几句,最终还是慕容评的意见占了上风,顺利通过。

小皇帝已经二十岁,到了亲政的年纪,太后的话语权慢慢变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