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416章 前往蓟县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几日后,王凝之抵达卢氏,与谢玄和桓石虔会面。

“扬州的事,并非我针对桓家,”王凝之首先解释道:“实在是事关京城与家人安危,我不得不出兵前往。”

桓石虔上次就见过桓冲和王凝之之间的矛盾了,摇了摇头,“今日不说那些。”

王凝之点点头,但还是补充道:“镇恶你还是要提醒下幼子,孙泰之流不可信,小心他们背后捅刀子,将会稽的事再来一遍。”

桓石虔面露无奈,微微点头,他对桓冲招降叛军的行为也不是很赞同。

谢玄将聊天内容引入正题,“此次秦军的进攻,有些后继乏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北面输给了燕国的缘故。”

“王景略离世,秦主苻坚需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内政中去,”王凝之答道:“这次的进攻,只是稍加试探,秦人并未竭尽全力。”

桓石虔说道:“既如此,我们就不应给他时间,该早些进攻才是。”

“无妨,”王凝之笑道:“苻坚现在正在做的,是大兴教育、改善民生这些事,让他做就是了,不影响什么。”

谢玄好奇道:“那他做什么对秦国才是更好的?”

王凝之想了想,“感觉做什么都来不及了,苻坚那好大喜功又宽仁无度的性子,在乱世之中太致命,王景略不在,更没人能约束他。”

用宗室,宗室反,用异族,异族反,打下的地盘越大,埋下的雷越多,所以在王凝之看来,苻坚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历史上他打赢淝水之战,统一了天下,也坚持不了多久。

想想他灭燕之后那些造反的宗室,兵败后那些独立的异族,苻坚的手段根本不足以维持一个更加庞大的国家。

桓石虔问道:“那何时进攻关中,你可有想法?”

“总要先看看燕国的反应,”王凝之说道:“河东不在手里,进攻关中殊为不易。”

谢玄赞同道:“若是能拿下河东郡,走黄河进攻关东,可比强攻潼关或者峣关要轻松得多。”

“那就是先灭燕了,”桓石虔说道:“但进攻燕国,该从哪里出兵呢?”

燕国眼下的疆域,从北到南,依次与幽州、冀州、司州和雍州接壤,但中间不是隔着大山,就是隔着大河。

王凝之指了指谢玄,“这就要看他的了,最好是从弘农渡河北上,进攻河东。”

河东和弘农之间,有茅津、浢津和风陵渡多个渡口,用兵最为便利。

谢玄摇头道:“我可没那么多人马,还得防守潼关,调不出那么多兵力进攻河东。”

王凝之看向桓石虔,“灭燕之后,就是攻秦,非举国之兵不可,所以一旦决定开战,就不是我们这几人的事情了。”

桓石虔懂了他的意思,朝廷和其他州,王凝之都可以搞定,但桓家的几个州,不一定会配合王凝之。

“秦军退后,我会回江陵商议此事,荆州和豫州出兵的问题应该不大,江州太远,实在不行就算了。”

桓石虔有把握说服父亲桓豁和弟弟桓石民出兵,但对叔父桓冲,他有些拿不准。

王凝之喜道:“多谢镇恶,如此一来,巩固边境之外,我便能有足够的兵力先拿下燕国。”

他和慕容垂的盟友关系,算起来在王猛离世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谢玄有疑问,“为何只走河东,从上党和幽州不是一样可以进攻燕国?”

“就是要从南往北进攻,”王凝之解释道:“多线进攻,兵力分散,反而容易陷在并州的山地之间,不如集中兵力,逐步推进。”

桓石虔对此表示支持,“先拿下河东,还可以提前进行攻秦的准备。”

王凝之笑道:“除此之外,给鲜卑人留一个去往草原的退路,还可以降低我们夺取并州的难度。”

谢玄抚掌道:“如此甚好,他们退往草原,势必与其他部族发生冲突,抢夺地盘,正好给我们时间夺取关中。”

……

三人越说越兴奋,仿佛平燕灭秦、一统天下,就在眼前了。

王凝之率先反应过来,笑道:“扯远了,被人听了去,肯定笑话我们狂妄。”

三人齐声大笑,丝毫不觉得羞愧。

“这里就拜托你们了,”王凝之好不容易止住笑,说道:“我得去一趟幽州,看看辽东和漠南那边的情况。”

谢玄仍笑道:“知道你忙,可不给我增兵,我是不会行动的。”

“放心,”王凝之自信道:“北方不过是小问题,我会尽快解决,然后南下和朝廷商议伐燕灭秦之事。”

桓石虔拱手道:“那我们可就等着叔平的好消息了。”

王凝之再次感谢了二人,便准备离开。

桓石虔起身相送,被王凝之拒绝,倒是谢玄,一直送到了城门口。

“真是令人意外,”谢玄感慨道:“没想到桓镇恶会如此支持姊夫。”

王凝之笑道:“与其说是支持我,不如说他看得清形势,桓家盛极而衰,他总要做点什么,让龙亢桓氏门楣不坠,毕竟像桓幼子那样,处处和我作对,吃力不讨好,迟早把桓家给折腾没了。”

谢玄想想也是,“扬州的事,桓幼子是有些过了,再怎么想和姊夫作对,也不该招安那些妖道。”

“这就是人的差距了,”王凝之解释道:“桓幼子只想通过保存实力来延续桓家,而桓镇恶的想法,却是主动出击,取得新的功劳,让桓家变得不可或缺。”

谢玄看着王凝之,“这就是阿姊常说的,姊夫在识人方面的过人之处吗?”

王凝之笑着说道:“再这么背后议论我,我可就将你远远地调去打辽东了。”

谢玄赔笑道:“那可不行,我怕冷。”

两人笑着在城门口分别,王凝之沿东北方向前进,先后路过初具雏形的洛阳新城、金墉城和临漳城,继而一路北上,去往蓟县。

他如同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看着金黄的原野,平静的城池,袅袅的炊烟,看着百姓们在晨曦中外出劳作,在夕阳下缓缓归家,听着不知何处传来的读书声、稚童的哭声、牛羊的叫声……

王凝之满足地从这一片祥和之中打马而过。

他知道自己一旦回到建康,就再难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他近乎贪婪地看着这一切。

这是他打下来的江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