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19章 好心的郗嘉宾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何无忌斟酌了下,说道:“敌人之中,以燕国最为强大,使君对河北的考虑却最少,足见使君对邺城朝廷的轻视。”

这里的强大,是指的人口,毕竟燕国占据河北的广袤平原,耕种面积比关中平原大上好几倍。

王凝之拊掌称赞,“不错,那你觉得进攻慕容垂的风险如何?”

“关键在于秦人会不会攻打河东,”何无忌说着说着已经放开了,“若是秦人坐山观虎斗,或者继续进攻陕城,那我们会比慕容垂更危险。”

王凝之点头道:“依你之见,秦人会吗?”

何无忌思路清晰,眼神明亮,“使君若能在上党取得突破,绊住慕容垂,他们自然会趁虚而入。”

在带儿子回后院的路上,王凝之还在感慨,“小小年轻,便能有如此见解,真是后生可畏。”

王殊笑道:“何阿兄可厉害了,就是平日里有点拘谨,不怎么爱表现。”

王凝之忍不住又敲了儿子一下,“他厉害,你得意个什么劲,让你跟他取长补短,互相进步,你取到什么了?”

“我跟他学了射箭啊,”王殊委屈道:“今天这种事,之前又没有学习的机会。”

说话间,两人进屋,谢道韫听了个半截,问道:“没什么机会?”

王凝之简单将情况说了下,叹息道:“真是个人才,可惜小了点,现在还用不上。”

王殊在一旁笑道:“过几年不就可以了,他肯定愿意为阿耶效力的。”

王凝之和谢道韫对视一眼,一起摇了摇头。

这个傻儿子,真是天真烂漫,一点都没开窍啊。

打发儿子去睡觉后,王凝之对谢道韫说道:“不管是朝中的事,还是北方的战事,估计这两年都要见分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谢道韫皱眉道:“目前来看,战事我说不好,但朝中的事远没到那一步。”

桓温的不紧不慢大家都知道的,以他的做派,眼下还没到图穷匕见的时候。

王凝之担心道:“等我这边有所突破,他就不会再等了。”

桓温的走流程,是建立在一家独大的前提下,若是王凝之的势力再扩张,就是逼着桓温下定决心了。

关键王凝之还不能熬老头,一来他要靠收复失地的这杆大旗聚拢民心,所以不能无所作为;

二来他费了好大劲挑拨邺城和慕容垂的关系,现在不进攻,谁知道后面会怎么发展,万一趁司州和秦国交战,慕容垂取了邺城,那可就麻烦了;

三来秦人咬着司州不放,不进行祸水东引的话,拼消耗也是司州吃亏。

所以不管怎么看,对慕容垂的进攻势在必行。

谢道韫对王凝之的焦虑不是很理解,“这只是你的猜测而已,说不定到时候大司马权衡利弊,直接回荆州了。”

王凝之哈哈笑道:“那样最好,大家都省事。”

第二天,前来议事的众将一一离去,返回各自驻地。

王凝之在城门口相送,约定开春后上党再见。

接下来的几日,王凝之都在府中盘点治下的人口、钱粮和兵员情况,为来年的征战做准备,直到一封书信打破了这平静。

谢安来信,表示朝廷有意授吴隐之荥阳太守一职。

吴隐之,濮阳人,字处默,曹丕挚友吴质的六世孙,自幼家贫,入仕后不改本色,以廉洁正直着称于世。

王凝之对这个人选并不满意,是个好官,但他更希望由一个世家的官员来接手,而不是出身寒微的吴隐之。

于是他回信谢安,询问是否有其他的人选。

谢安则连倒苦水,他本来是打算让郗恢来的,论出身和各方关系,这是个理想的人选。

可郗超否决了这一任命,表示堂弟郗恢年纪尚轻,不足以担此大任。

两人在司马昱那里拉扯了几个回合,互不相让。

吴隐之的名字还是郗超提出的,这人名声极好,也不是桓温的人,谢安都不好反驳。

王凝之对谢道韫吐槽道:“真是世道变了,嘉宾给我推荐了个好官,我却还不想要。”

谢道韫笑道:“你真是自找麻烦,子重在荥阳不是做得挺好,你非要多此一举。”

“我还不是想着他去了京城,对我的帮助更大,”王凝之搬石头砸到自己的脚,有些郁闷,“如今子重的位置还没敲定,荥阳先被嘉宾给算计了。”

虽说谁来当太守,都是王凝之的下属,但这样的局面明显不是他想要的。

然而事情还没完,过了几日,建康又传信过来,郗超建议以高都和泫氏设立上党郡,命车胤为上党太守。

这个更没法反对,王凝之都上书以这两个县设立并州了,郗超这个提议还比较含蓄,只是设置上党郡。

至于人选,车胤虽然做过桓温的长史,但他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并不算桓温的嫡系。

郗超这操作,王凝之没看懂,谢安在信中同样表示了疑惑。

王凝之不得头绪,问谢道韫:“嘉宾是觉得这两人清廉奉公,来我这,能给我找不痛快?可我也不是奢侈享乐的人啊。”

谢道韫同样毫无头绪,“你是怎么样的人,郗嘉宾肯定清楚,不至于在这方面使手段,会不会觉得这两人不通军事,会耽误你的行动?”

“军队都在我手上,轮不到他们说话,”王凝之否定道:“况且嘉宾并不知道我会在上党开战,他这个安排毫无道理。”

谢道韫帮他一起想,又道:“会不会郗嘉宾觉得你经常不守规矩,所以找两个为官清正的人过来盯着你,这两人官声极佳,在朝中颇有影响力,若是拿些小事弹劾你,你会很麻烦。”

王凝之点点头,“这个倒是有可能。”

他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遇上处事死板的下属,很容易产生摩擦。

但王凝之隐约觉得不该只是如此。

这两人是朝中寒门官员的代表,靠学识一路晋升,若王凝之不是别有心思,对这样的任命简直求之不得。

他正要在司州淡化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力,郗超就给他送来这两盏明灯,这也太好心了。

王凝之受之有愧,心生不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