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411章 抢占吴县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孙泰被卢竦说服,决定派人接洽下桓冲。

王凝之一边和孙泰做交易,放他们渡海,换回了家人,一边却自领大军,马不停蹄地进攻山阴,这会又挡在无锡,孙泰咽不下这口气,也想报复回去。

接待完孙泰信使的桓冲,带着信件返回了建康,放在谢安的面前。

谢安看完后,不以为然道:“不过是孙泰的一面之词,不足为信,眼下他们身陷绝境,为求活命,什么样的话编不出来。”

桓冲却道:“乱军在吴县附近还有近五万之众,若是能招降,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话虽如此,但招降后如何安置孙泰等人?”谢安看着桓冲,继续说道:“幼子是想让他们重回会稽,与王叔平抢地盘,还是想让他们入朝,和王叔平打嘴仗?”

桓冲被他道破心思,辩解道:“无论如何,招降孙泰,可以减少伤亡,值得一试,至于安置问题,先将乱民遣散了再说。”

谢安摇头道:“我觉得不妥,孙泰以教众起事,必须除去,不然很容易死灰复燃。”

但桓冲不想继续打下去,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却便宜了王凝之,坚持道:“等遣散了乱民,赶走了王叔平,再收拾孙泰也不迟。”

谢安见说服不了他,只得道:“剿灭还是招抚,军事上的事你可以做主,但朝廷不会给孙泰授予官职。”

桓冲点头道:“无妨,那我先将他收在身边。”

两人的对话并不顺利,虽然都想早点结束这场三吴之地的叛乱,但谢安在意的是孙泰,而桓冲更在意王凝之。

吴郡的战事突然平静下来,坐镇无锡的王凝之很快便收到消息。

稍加思量,他觉得这是孙泰要向朝廷求和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王凝之去信建康,向谢安询问此事。

谢安的回复是,没有回复。

于是王凝之懂了,火速领军南下,向吴县逼近。

他这么一动,正在商议投降条件的桓冲和孙泰双方都有点懵,赶紧加快了进程。

不过王凝之已经抢得了先机,在他们完成开城前,率军抵达了吴县城外,摆开架势,准备攻城。

乱军的保密措施可没有朝廷做得好,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要接受朝廷招安的事,所以看着王凝之的军队出现在城外,城上城下的人都很吃惊。

王凝之就带了一万多人,面对着城内的数万乱军,大张旗鼓地开始攻城。

城头的乱军在一顿石弹的洗礼之后,纷纷躲在墙垛后高喊:“我们已经投降,不要再打了。”

王凝之让人停下抛石机,命人上前喊话,“既然投降,那就打开城门,放下武器,走到城外。”

出城和桓冲谈判的是卢竦,孙泰此刻仍留在城中,和他的道友司马奕待在一起,他让城头的军士向王凝之回话,他们是向朝廷投降,所以还不能开城,而扬州刺史桓冲马上就到。

得到回复的王凝之自然不惯着这帮看不清形势的人,下令继续攻城。

城头被石弹和箭雨轮番洗礼,守军们一阵鬼哭狼嚎。

对于底层的乱民来说,投降桓冲和投降王凝之没有区别,他们不懂为什么已经选择了投降,朝廷的人也来了,却还要继续打。

于是几轮攻势下来,城头的守军一哄而散,虽然没人开城,但王凝之的人还是顺利通过云梯进入城内,打开了城门。

这下孙泰急了,桓冲还在赶来的路上,王凝之就先打进城了,这该怎么算?

不等他想到办法,一名亲信已经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王凝之的人正在向这边杀来。”

孙泰看向司马奕,司马奕坐在那一动不动,仿佛外界的一切与他毫无关系。

亲信急道:“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要是被王凝之抓到,可就全完了。”

孙泰不乐意听到这话,但也知道落到王凝之手里,恐怕当场就会得道升天,他看了一眼没用的司马奕,摇了摇头,带着自己的嫡系突围,投奔桓冲而去。

城中的乱军在孙泰出城后,绝大部分都没有跟随,而是选择了就地向王凝之投降。

王凝之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成功夺取了吴县,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废帝司马奕。

司马奕对王凝之的态度和孙泰没什么区别,那就是不抵抗,但也不配合,该吃吃该睡睡,剩下的时间全用来静坐。

王凝之暂时也用不上他,想了想,直接命人将他送去了洛阳。

随着孙泰的投降,三吴之地的这场叛乱,在持续了数月之后,总算是进入了尾声。

孙恩仍然在逃,但刘牢之收到王凝之的最新指令,已经不追了,他兵力有限,占据了会稽、东阳和临海三郡后,开始分兵驻守,巩固地盘。

再加上王凝之占据的半个吴郡和此前就在刘牢之手里的晋陵,扬州三分之一的郡县落入王凝之手里,其中作为建康后花园的三吴,吴郡、吴兴和会稽,被他占了一半。

桓冲的大军才到嘉兴,就遇上了领着数千残兵前来投降的孙泰。

他一打听,才知道自己来迟一步,吴县已经被王凝之夺了,大部分乱民也投降了王凝之。

桓冲气得直想领军北上,在吴县和王凝之大战一场。

但他没那个气魄,毕竟王凝之打的是平叛的旗号,桓冲要是主动进攻,谁是忠臣、谁是反贼都说不清楚了。

思来想去,桓冲将大军留在嘉兴,带着孙泰和卢竦返回建康,上书朝廷,要求王凝之为之前放乱军渡海北上的事作出解释。

眼下他有人证在手,想要借助朝廷,先坐实王凝之的罪名,再联手在会稽之乱中损失惨重的其他世家,一起发难。

桓冲的想法,是至少要让王凝之吐出占领的扬州各郡县。

谢安认为桓冲的想法太正了,根本对付不了眼下的王凝之,但还是依桓冲的意思,向吴县的王凝之下诏,要求他回京做一次御前奏对。

收到诏书的王凝之倒也没拒绝,但推说吴县混乱,他忙着安置乱民,一时还离开不了。

等吴县稳定下来,他就立刻返回京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