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50章 约见江都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王凝之从广陵南下,来到长江边的一座小城,江都。

这个时候的江都,和扬州这个名称还扯不上关系,也没有遇上那个吟诵着“我梦江南好”的男人,只是一个时而废弃、时而设立的小县城。

王凝之派人给桓温送信,请求与其在江都见面,为表诚意,他提前赶到此处等候。

这次会面是他早就想好的,不管谈判结果如何,这应该是他和老头桓的最后一次碰面了。

桓温收到信,看完后没说什么,随手递给了身边的王珣。

王珣接过,他身份尴尬,匆匆扫过,不置一词。

桓温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个时候再见,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王珣思量片刻,还是接口道:“我愿与桓公一道前往,看看叔平有何话说。”

桓温若有所思,点点头,“那就去见一面吧。”

大军重新出发,战船停靠到江都县外的码头。

王凝之在码头候着,看到桓温下船,上前一丝不苟地行礼道:“参见桓公。”

桓温盯着他看了好一阵,叹道:“连叔平都已有白发了,我怎么能不老呢。”

王凝之没想到他第一句话是这个,提前预备下的许多措辞全没用上,看着身前奔腾不息的大江,低声道:“人生长恨水长东,总是无可奈何的。”

“人生长恨,水长东,”桓温缓缓重复了一遍,感慨道:“好句,叔平若是投身此道,想必会成为一代大家。”

王凝之笑道:“谬赞了,不及桓公‘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

桓温摇摇头,“我是真心称赞你,你却还在跟我耍小心思。”

说完他带头向城中走去。

王凝之汗颜,赶紧跟上,不忘小声和王珣打了个招呼。

王珣拱手回礼,面色平静,没有任何表示。

桓温入城后,直接走上了城头。

众人在墙下等了好一会,城上这才传唤王凝之上去。

登城马道处,刘桃棒等人被拦了下来,桓温的亲卫只让王凝之一人通过。

王凝之安抚住焦躁不安的部下,孤身一人快步走上城头。

桓温正看向对岸的京口方向,听到脚步靠近,笑道:“你连庾家和天师道都用上了,还有没有我不知道的?”

王凝之老实道:“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把戏,桓公真要出手,他们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你就是想把事情闹大,”桓温直言道:“我杀得越多,你越开心。”

不料王凝之却否认了,“没有,入局的人越来越多,我知道桓公就不会再杀了。”

“这是在威胁我吗?”桓温的脸上闪过一丝厉色,“你们全部加起来,我也不过多费点功夫罢了。”

“是,”王凝之点头道:“桓公兵强马壮,肯定能将我们一一剪除,但之后呢,天下人能否信服?桓公入主了建康,还能收复故土吗?百年之后,又有谁能继承公的遗志?”

一连串的问题,让桓温陷入了沉默。

他之所以没有继续出手,就是想到了这些问题。

天下人服不服,桓温并不在意,但他已经年过花甲,几个成年的儿子都有些平庸,并不是合格的接班人,兄弟里面最出众的桓冲,对取代晋室没有丝毫兴趣。

桓温看了眼王凝之,“我若还是你这个年纪,你死定了。”

王凝之想了想,“或许吧,但有的人哪怕只能做一日天子,也会铤而走险的,幸好桓公不是那样的人。”

“幸好什么,”桓温看着他,“幸好我将这大好河山留给你了吗?”

王凝之微微摇头,“倘来的天下,我才不要,就像桓公二十年前想的那般,先收复河朔,平定关中,再论其它。”

桓温喟然道:“年轻真好啊。”

王凝之不卑不亢地回敬道:“桓公也曾年轻过的。”

桓温的条件其实比王凝之更好,消灭成汉后,他在晋国国内已经没有对手,却因为被司马昱推出来打擂台的大名士殷浩,白白浪费了几年时间。

他刚开始北伐时,秦国还是苻健在位,燕国的都城还在蓟城,若是提兵北上、坐镇洛阳的是桓温,三国之间肯定不是现在的局面。

桓温是有能力打入关中,也有能力夺回河北的,但他将大好机会一一放过。

等王凝之到洛阳时,北边的燕国已经迁都邺城,由古之遗爱慕容恪执政,一代战神慕容垂领军,西边则是弑君夺位的苻坚和王猛这一对千古君臣。

桓温面容苦涩,说道:“是啊,当年你来荆州找我,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会是现在这一番局面。”

王凝之坦诚道:“那时我和嘉宾一样,都视桓公为明主,希望公可以平定天下,然后众望所归,取代晋室。”

桓温回忆了下这些年的蹉跎,突然道:“现在呢,我若是现在进入建康,然后以你为将,出兵荡平天下,你会同意吗?”

王凝之果断摇头,“十年前我肯定会很高兴地答应下来,但现在不行了,我不确定我在前方厮杀的时候,后面等着我的是什么。”

他指的是双方信任的破裂,桓温始终没有真正相信王凝之。

但还有另一个原因,他在洛阳拼死拼活地干了这么多年,也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了。

若是打不下天下,那是他没那个能力,虽死无憾,但能打下来,却交给别人,不仅是他,他的一众部下都不会答应。

桓温也就这么一问,他知道不可能了。

以今时今日王凝之的地位,就算他答应了,桓温也不敢信。

不然桓温现在对司马家做的事,过不了几年王凝之就会一样样地复刻在桓家身上。

一个平定天下的主帅,会有无数人等着他往前再迈一步。

桓温就是这么想的,可惜他没做到先决条件。

“你就那么有信心可以消灭秦、燕,恢复中朝疆域吗?”

“没有,但我想试试,”王凝之看着他,坚定道:“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不能重归一统,这天下的战乱便永无停息之日。”

桓温最后问了一句,“你冒险求见我,就不担心被我所杀,苦心经营付诸东流吗?”

王凝之笑了笑,“我知桓公,亦如桓公知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