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99章 太行八陉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百姓们一大早便被战事吵醒,接着又是举家搬迁,到了这会,早已是饥肠辘辘。

锅中的白粥开始飘香后,几个小孩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想要上前,却被家长死死拽住。

燕军的堡垒中,食物充足,锅碗瓢盆都是现成的,王凝之让人收集过来,分发给随他留下的洛阳军,大家围着火堆喝起粥来。

刘桃棒是个热心肠,盛了几大盆粥放在高都百姓身前,“凑活吃吧,吃完了还得赶路。”

大家仍是怯怯地缩在后面,没有人上前。

刘桃棒端起来自己喝了一口,“放心,没毒的,我家郎君可是大祭酒,专门来救你们的。”

王凝之被这话呛到,他什么时候还升级成大祭酒了。

但刘桃棒的话起到了效果,高都百姓有人上前端起盆喝了起来,其他人见状,再也忍耐不住,慢慢凑了上来。

“不能抢,喝完了锅里还有。”刘桃棒交代完,一脸得意地来到王凝之边上蹲下,“郎君看我办得如何,刺史可没有大祭酒管用。”

王凝之将碗递给他,“办得好,赏你多喝几碗。”

刘桃棒自觉帮了大忙,蹲在边上笑得合不拢嘴。

休息了一会,身上暖和起来之后,王凝之带着众人继续赶路。

实在走不动的百姓,坐到了车上,由军士们推着走。

还没出山,前方便有信使匆忙赶来,汇报道:“邓将军已经拿下野王,但守将慕容尘带着残兵逃脱。”

王凝之暗道可惜,他为这次偷袭准备良久,野王城中早就混进了不少洛阳军,或者说是以前的野王军,本以为里应外合,可以大获全胜,没想到还是让慕容尘跑了。

“回去告诉邓将军,严守城池,物资随后就会运到。”

信使得令,快步去了。

野王和太行陉已经拿下,还差最后一处。

王凝之带着众人连夜赶路,直奔北城。

沈劲已经在此等候,有条不紊地给百姓分发衣物干粮,带他们下去休息,准备天亮后再过河,交给金墉城的刘德秀安置。

王凝之脱下厚厚的衣服鞋子,在火堆旁打着呵欠。

沈劲过来问道:“要不要先去休息下?”

王凝之摆摆手,躺下去容易,再起来就难了,“这边没事,你带着野王的物资现在就出发,去将邓遐换回来,野王交给你,我放心。”

沈劲躬身应了,王凝之这话,意味着他将是新的河内太守。

交代完沈劲,王凝之又问:“谢玄到了吗?”

先回来的洛阳军到金墉城休整,按计划,谢玄要带着金墉城守军来这里跟他会合。

沈劲答道:“已经到了,在南城等着,我已经差人通知了。”

王凝之点点头,挥手让沈劲出发,自己继续在火堆旁打着盹。

不一会,谢玄过来了,带着三千金墉城守军。

太行八陉,最南边的两条道,一个是通向燕国上党郡的太行陉,另一个则是通往秦国河东郡的轵关陉。

战国时,秦军便是从轵关陉东出,攻取了野王,继而占领了太行陉,使得韩国的上党成为一块飞地,上党太守选择投降赵国,最终引发了长平之战,

王凝之将夺取轵关陉的任务交给谢玄。

这个不难,在洛阳军北岸筑城,燕人的太行陉与野王相继失守后,轵关陉已经孤悬于河内郡的西边。

“情况你都知道了,过去之后,劝降即可,”王凝之交代道:“若是守军不答应,你就在关外安营,他们断了补给,坚持不了多久的。”

谢玄嗯嗯几声,说道:“然后更换守军,将俘虏押回洛阳,你都说过了。”

“出战不是儿戏,”王凝之放心不下,警告他:“若是你处理不好,我就将你送回建康。”

谢玄收起贵公子的派头,“知道了,你放心就是。”

王凝之这才继续吩咐:“拿下轵关陉后,你休整几日,然后派支队伍去河东郡的垣县露个脸,让秦人知道我们拿下了轵关陉。”

谢玄不解,“这是为何,燕、秦正在河东郡一带对峙,我们贸然过去,万一燕人撤军怎么办?”

“说得轻巧,秦人失了平阳,怎么可能善罢甘休。”王凝之笑道:“我这是给秦人鼓劲,让他们知道燕人后院失火,不要放跑了慕容恪。”

谢玄对这个胆大包天的姊夫说不出话了,他在洛阳真是无法无天,这种四处点火的事都敢干,而且根本不知会朝廷。

王凝之看了看天,时间不早了,“快去吧,注意安全,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谢玄收起一肚子的揣测,带着三千人出发了。

燕国拥有上党,所以轵关陉的重要性并不高,只有一千多守军驻防,看到谢玄的队伍来到城下,燕军紧张地上楼防守。

谢玄差人喊话,告诉他们太行陉和野王都已经到了晋国手里,让他们放弃抵抗,赶紧投降。

守军不信,按照约定,点燃了烽火。

等了许久,东边的关口都没有回应。

谢玄等得不耐烦,准备清理出一块空地,安营扎寨,跟他们耗上几日。

结果关门打开了,一千多守军排着队出来请降。

发配到这种边缘地带驻守的军队,指望他们有多忠诚,根本就不现实。

谢玄直接率军入关,命一千人押送降军前往北城,交由洛阳安置。

王凝之这时已经渡河,返回了金墉城。

新迁来的一千多户百姓,被安置在了偃师和缑氏两个县。

这些年,洛阳的人口逐渐增多,之前荒废的县城慢慢恢复了生机。

王凝之真正的倚仗,就是这帮曾经四处乞食的流民。

洛阳的大动作在建康并未掀起多大的浪花,王凝之为部下请功的奏疏被搁置,因为蜀地发生了更让朝廷头疼的事。

梁州刺史司马勋造反了,率军杀入剑阁,包围了成都。

虽说蜀地是桓温的地盘,但司马勋可是宗室,他这么一闹,朝廷担心桓温以此为借口,进一步逼迫朝廷。

如今司马家剩下的,真的不多了。

所以王凝之在河北干的那些事,朝廷根本没人在乎。

桓温坐镇姑孰,虎视眈眈,向前一步就是建康,这种情况下,谁还顾得上千里之外的王凝之?

不过这样挺好,他可以继续放手去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