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89章 三家谈判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桓冲听着侄儿的话有些刺耳,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复。

思虑良久,他才说道:“镇恶,王叔平想做什么,你肯定很清楚,所以我们桓家不可以做他的帮手。”

桓石虔问道:“他若收复关中,一统天下,为何不能?”

“因为他的最终目标是篡晋,”桓冲直白道:“我们桓家为何要去帮一个乱臣贼子?”

桓石虔面露冷笑,“宣景文武辅魏,然后有了晋,谁又不是乱臣贼子?”

宣景文武依次指的是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和最后完成篡位的司马炎。

桓冲语塞,只得道:“那些我管不了,但桓家在我手上,就不能做那样的事。”

桓石虔表示不解,“南渡至今,已近六十载,如今总算看到了恢复中朝的希望,却为了家族利益和御座上的那个孩子,与胡人议和,这算什么道理?”

司马曜已经十四岁,皇后都立了,朝廷内部已经在商量来年就给他加元服,让太后归政,怎么都不能算孩子了。

不过因为司马家接连数位皇帝都毫无存在感,所以桓石虔根本没将这个小皇帝放在心上。

桓冲对侄儿的妄言有些无奈,“天子聪慧,来年亲政后,定可重振朝纲,到时候照样可以收复失地,恢复中朝。”

桓石虔连连摇头,“当下看得到的希望都不去争取,还谈什么以后。”

桓冲见说服不了他,转而问道:“你专程从荆州赶来,是为了使臣的事,还是王凝之的事?”

“我来之前,并不知道王凝之也在,”桓石虔说道:“我是过来劝叔父,不要同意秦人的议和。”

桓冲叹道:“这么说起来,现在变成一桩事了,王凝之对秦使下手,他若是将人杀了,朝廷可就有点麻烦。”

桓石虔不以为然,“有什么麻烦的,现在是秦国主动求和,又不是我们,杀了也就杀了,正好继续开战。”

桓冲有些头疼,说道:“镇恶你就别掺和了,这里已经够乱的,我去找下谢安石,看看他是怎么态度。”

他此番从姑孰来京城,就是为了和谈的事,现在倒好,使者都没了,还谈什么。

谢安听桓冲说完后,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前几日王叔平来找过我,对朝廷有意议和之事十分不满,我们因此不欢而散。”

“王叔平有恃无恐,我们不能再退了,至少要收回晋陵郡,”桓冲说道:“他如此行事,朝廷再不给出回应,只会让他得寸进尺。”

谢安问道:“如何回应,下旨他肯定找理由推脱,难道要在京城边上刀兵相向吗?”

“不如先召王叔平进京,看看他怎么说,”桓冲说道:“他既然还没有离开,想必是在等着看我们的处理。”

谢安摇头,“可以一试,但我觉得他不会来。”

事情果然如谢安的猜测,王凝之拒绝了邀请,以舟车劳顿、身体不适为由,留在京口军的战船上休息。

至于秦使的事,他推了个干净,表示自己毫不知情,朝廷有这瞎猜的功夫,不如沿着江岸打捞一下,指不定人还没顺流漂进海里。

看完回信的桓冲那叫一个气,“太放肆了,他居然敢杀一国使臣。”

“应该没有,”谢安还算冷静,“他这是让我们去见他。”

桓冲怒气未消,“要去你去,我跟他没什么好说的。”

谢安劝道:“还是一起去吧,他好歹会忌惮一点桓家。”

“那等我先调兵,”桓冲说道:“正好镇恶也在,不惧刘道坚。”

谢安苦笑了一下,“你也别带太多人,我们毕竟是去谈判的,不是真的想开战。”

桓冲应道:“我有分寸,明日大家一起过去。”

翌日,扬州军的数艘战船出现了江面上,停在了秦淮河口的另一侧,石头城外,一支千人的队伍在桓石虔的带领下,护送着桓冲和谢安靠近京口军的战船。

刘牢之下令京口军准备迎敌,甲板上的军士齐声大喊,枪槊林立,弩箭一触即发,他则拿着长枪对下面喝道:“来人止步,再往前我就放箭了。”

桓冲不信,策马上前两步,以作回应。

刘牢之放下枪,拉个了满弓,嗖的一声,一支箭矢便插在了桓冲的马前,深深插入地里,尾翼仍在震颤。

“不怕死的,可以再试试,我的箭可不认人。”

不等桓冲发怒,谢安赶紧上前拉住他,小声劝道:“冷静,冷静,何必与他一介武夫一般见识。”

谢安说完,对着船上的刘牢之说道:“道坚,听说叔平身体欠佳,我们是来看他的,你为何阻拦?”

刘牢之拱拱手,“谢公要上来,牢之绝不敢阻拦,可如此大的阵仗,看着可不像是来探病的,为了王公的安全,我不得不小心行事。”

谢安低声对桓冲说道:“我就说少带点军士过来,刘道坚是什么人,岂会被你这个阵仗吓到。”

桓冲快速打量了一圈,“不如直接动手,拿下王凝之。”

“你有把握吗?”见桓冲仍不死心,谢安稍显烦躁,“真动手,可就没有回头路了,不管成没成,桓家和王家从此不死不休。”

桓冲果然犹豫了。

谢安给他一个台阶,“别想了,先去听听他怎么说。”

桓冲勉强答应下来,说道:“我们就这样上船,他不会趁机对我们下手吧?”

谢安自信道:“不会,王叔平不是那样的人。”

于是桓冲下令同行的千人队后撤等着,他们几人则踏着跳板上了船。

刘牢之挺枪站在跳板尽头,看向桓冲的眼神有些不善,一副要暴起伤人的模样。

不过谢安和桓石虔经过的时候,刘牢之还是友好地打了个招呼。

几人进入船舱,王凝之正靠在榻上看着他们,没怎么伪装虚弱,但也没起身,笑道:“身体欠佳,失礼了,诸公莫要见怪。”

谢安率先说道:“船上还是简陋了些,叔平身体抱恙,该去城里休息才是。”

“家人如今都不在城里,就不麻烦了,”王凝之说道:“我这也没什么大问题,休息几日就好了。”

听他这么说,谢安笑着回应道:“城中尚有不少叔平的亲朋故旧,足以照应,怎么能说麻烦。”

王凝之则笑道:“那可不好说,听外面那么大动静,我还以为诸公是来拿我的呢?这要是进了建康城,就我这身子骨,恐怕就出不来了。”

他这话一出,谢安和桓冲同时皱起了眉头。

刘牢之出现在了舱口,手中的长枪仍没有放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