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17章 出兵荥阳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太和二年(公元三六七年),新年的气息尚未褪去,金墉城依旧热闹非凡。

王凝之的地盘不断扩大后,这座小城里的驻军一直在减少,军事上的意义减弱后,金墉城的年味越来越浓郁了。

刺史府门前的大道上,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潮湿的青石板泛着微光,倒映着檐下悬挂的大红灯笼。

临街的小店外,商贩早早地支起竹棚,摆上了新年必喝的屠苏酒。

空气中混杂着祭祖焚香的味道,远远地还可以听见寺庙的晨钟,那是毁于战火的白马寺,来自废墟之上的声音。

洛阳日渐繁华之后,外来的僧人和善男信女正在加紧重修白马寺。

晨雾还未散去,王凝之已经穿戴整齐,前院传来消息,护卫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谢道韫不顾阻拦,起来陪王凝之用早膳,“这次出征,少说得数月,别忘了常写家书。”

王凝之一边大口吃东西,一边点头应承道:“会的,给阿娘的信就拜托你了。”

谢道韫看他一副有辱斯文的吃相,竟也不觉得粗俗,“我会定期报平安的,战场上的事我不懂,但你不要犯险,多想想家人。”

王凝之快速吃完,喝了口热茶,擦擦嘴,笑道:“放心,我最惜命了,争取在你生产前赶回来。”

谢道韫轻叹一声,来洛阳后,岁岁征战,前有明枪,后有暗箭,两人聚少离多,王凝之权势日盛,她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喜欢悠游会稽山水的小娘子了。

“平安回来就好,不用担心家里,我处理得来。”

王凝之起身抱住她,“有你在,我很放心。”

两人温存不过片刻,谢道韫轻轻推开他,“别误了时辰,赶紧出发吧。”

王凝之又到榻前看了看还在酣睡中的王殊,春节玩疯了的小朋友在睡梦中犹自带着笑容。

忍住了捏捏儿子小脸的冲动,王凝之接过大氅,朝谢道韫笑了笑,大踏步往外走去。

当早上的第一缕光洒上金墉城头的时候,王凝之已经策马奔驰在前往荥阳的道上。

这个新年,所有人都在忙碌着。

经历了平阳战败的苻坚,在王猛和一干重臣的力劝下,总算回到了长安城,打算开春后再次亲征。

苻坚走后,坐镇蒲阪的苻柳总算松了口气,上次参与叛乱的事苻坚没有追究,但苻柳心里一直不安稳,生怕一个旧事重提,就将自己当场拿下。

所以在长安的苻坚重新整军的时候,苻柳也没闲着,忙着联络符健的其他几个儿子,决心夺回本属于他们这一系的皇位。

燕国朝廷则为谁来接任大司马一职明争暗斗,慕容恪死后,慕容评成为头号辅政大臣,他不希望看到朝中有人崛起,影响到他的地位。

于是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氏一拍即合,力排众议,将大司马之职交给了年仅八岁的慕容冲,他是先皇慕容儁的第九子,燕主慕容暐的同胞兄弟。

当然,慕容评和苻坚不一样,不是看上了慕容冲俊逸的外表,纯粹是因为他是太后可足浑氏的亲儿子,又年轻,对自己毫无威胁。

晋国这边也没闲着,桓温要北伐,惦记上了郗愔手上的徐州军。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的记载有些分歧,有说法是郗愔不同意北伐,被桓温调去了会稽,另一种说法比较离奇,说是郗超伪造了父亲的书信,将徐州拱手送给了桓温。

但不管哪一种,在这个时代都被王凝之堵上了。

早在岁末,王凝之便写信给舅父郗愔,陈明利害,让徐州一定配合出兵北伐,不要给大司马桓温抓到把柄。

郗愔有些糊涂,王凝之不放心,又给谢安去信说了此事,让他督促徐州,哪怕做做样子,也要出兵北上。

所以桓温的北伐命令下达后,不直接归属桓家的徐州和司州立刻表示响应,没有给他一丁点借题发挥的机会。

荥阳城外,王凝之赶到时,谢玄和刘牢之已经在城门口等候了。

人群中还有两张熟悉的面孔,正是出身并州乞活的李肃、李盛父子。

众人寒暄数句,一同入城。

荥阳城仍显残破,没有安全感的城池,很难吸引到流民。

进入年久失修的太守府,王凝之坐了主位,几人在两侧落座。

刘牢之率先发言:“陈留方向并无异动,燕人在兖州十分平静,没有进行兵力调动。”

王凝之点头,沉声道:“大司马的北伐大军预计会在四月抵达兖州,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两件事,一是疏通汴水,保证北伐大军的粮道畅通,二是拿下陈留和濮阳,配合大军在西线的进攻。”

疏通汴水的事需要征调民夫,王凝之已经安排下了,开春后便会动工。

至于陈留,几人将目光投向坐在尾端的李肃父子。

李肃立身拱手道:“我与陈留的乞活军联系过了,他们愿意里应外合,拿下小黄城。”

小黄城即是陈留郡的治所所在地。

并州乞活当年在黄河两岸,形成了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和广宗(今邢台威县东)两大难民聚集地。

广宗的乞活军加入到冉闵的麾下,屡次以少胜多,战力惊人,最后败于慕容恪的连环马之下,分崩离析。

陈留的乞活军则是与羯赵在中原战战和和,打不过就投降,一有机会又反抗,始终没有真正屈服在胡人的统治之下,鲜卑人到来后,情况也依旧如此。

王凝之想得比较远,“拿下陈留后,他们是愿意迁去洛阳,还是留下来?”

李肃恭声道:“他们在此传承数十年,希望能留下,望使君能待他们如同洛阳百姓一般。”

“那是自然,”王凝之正色道:“治下百姓都是一样,陈留若是收复,我自然会保证百姓的安全,愿意从军者,我更是欢迎之至。”

李肃拱拱手,“那我先代他们谢过使君,并州乞活,随时听候调遣。”

哪怕他们早已远离并州,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却一直保留着并州乞活的旗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