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40章 祸不单行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王凝之一行动,各处的消息便摆到了王猛的案头。

“虚张声势,”王猛笑着摇摇头,“他若是真要进攻,反而不会让我们发现这么多蛛丝马迹。”

徐成忍不住道:“可如此僵持,什么时候是个头?”

王猛笑道:“急什么,一百多年前的汉中之战,足足打了两年,现在才刚开始。”

徐成不敢再发牢骚,说道:“只是这样拖着恐怕不够,河北不出事,王凝之并不在乎。”

王猛看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河北不会出事?我看快了。”

徐成楞了一下,旋即大喜道:“原来如此,你在冀州还有安排。”

王猛点点头,“王凝之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亲自领军作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迅速地积累声望,凝聚人心,但不好的地方,就是他底下的人过于依赖他,没有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一旦他离开太久,被他凭一己之力压下的问题,就会慢慢浮出水面。”

徐成似懂非懂,但有一点他明白了,那就是王凝之的后院即将起火。

临漳城。

郗超正在与王操之一起处理公务,王殊坐在一旁学习,何无忌陪在他身边。

“邓应远受伤,已经返回上党,”郗超说道:“蜀中兵力本就捉襟见肘,眼下又缺一大将,叔平的现状不容乐观。”

王操之沉声道:“没有增兵的指令传回,想必阿兄还可以控制局面。”

郗超叹息道:“话虽如此,但进展不顺,时间就容易拖长,蜀地毕竟相距甚远,长此以往,怎能不让人忧心。”

王殊张张嘴,想要发表意见,却又憋了回去。

郗超眼尖看到了,温言道:“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

王殊小声道:“阿耶放下刚刚收复的河北,不远千里去争夺并不接壤的蜀地,是不是有些急了?”

郗超笑道:“这事要从全局来看,叔平不去蜀地,梁州和益州势必落入秦人之手,他是不得已而为之。”

王殊没有被说服,又道:“阿耶从河东或者幽州进攻秦国,照样可以打断秦国的发展,为何非要以身犯险,到蜀地去作战?”

“你能想到这些,委实不错,”郗超首先表扬了他,随即答道:“从河东和幽州进攻秦国,必须出动大军才行,而介入蜀地的战事,投入较小,回报却更加丰厚。”

王凝之带两万人入川,先收拢梁州、益州的败军,再取得当地百姓的支持,便可以与秦人在蜀地分庭抗礼,可区区两万人在北方,却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王殊拱手表示感谢,“受教了。”

郗超点点头,又对王操之说道:“近来平静异常,我反而有些不安,子重有什么发现没?”

王操之木讷地摇摇头,“各郡均无消息传回,一切正常。”

郗超捏了捏眉心,“看来是我最近太累,所以有些心神不宁。”

王操之正打算劝他几句,陈特一脸焦急地大踏步走了进来。

郗超猛地站起身,“哪里出事了?”

陈特高声说道:“丁零人翟斌反叛,占据黎阳(今鹤壁市浚县),正在召集部众,准备北上临漳。”

阳平关外。

王凝之的试探全落到了空处,秦军严守各处要塞,对在眼前晃悠的晋军毫无反应。

王猛索性在阳平关竖起自己的大旗,明摆着是想告诉王凝之,别做这些无用功了,大家就这么凑活着过吧。

王凝之无奈撤回诸葛求的队伍,再次来到关外安营。

不死心的他再次来到关前,命人大喊王猛出来一叙。

王猛也想知道他想耍什么花招,如他所愿地来到城墙上。

王凝之见他现身,自来熟道:“景略一向可好?”

“好,不劳使君挂念。”王猛不咸不淡地答道。

王凝之继续套近乎,“景略你是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我祖籍琅琊,大家原是邻居,为何要刀兵相见?”

王猛不为所动,“此言有理,使君大可退出蜀地,我绝不阻拦。”

王凝之又道:“听说秦主无能,你在朝中事必躬亲,殚精竭虑,近来身体有些不好,蜀地多药材,需要什么,我命人送给你。”

王猛冷声道:“以你如今的身份,如此评价一国之君,不觉得无礼吗?”

王凝之大笑,“夷狄也可以为君吗?”

这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典问题,层出不穷的少数民族政权,都需要找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政权合法性,但汉人往往就用这么一句话来回应。

王猛淡然道:“居长安之地,兴儒教之学,夷狄之说,简直可笑。”

耍嘴皮子,他也不输给王凝之。

王凝之仍不放弃,继续说道:“秦主苻坚妇人之仁、狂妄自大,绝非明主,当年景略你舍桓元子而去,最终却认这么个人为主,这才是贻笑大方。”

王猛不想与他讨论苻坚,于是说道:“若是使君只会说这些,我看没有聊下去的必要了。”

“我是在替你可惜,”王凝之叹息道:“你才比管仲,可秦主苻坚却还不及齐桓公,有朝一日你不在了,他的下场会比齐桓公更惨,而你这么多年的辛劳终究付诸东流。”

王猛冷笑着反击道:“我要是你,恐怕没心思想这些,关东的消息还没收到吗?”

王凝之心中一凛,面上却还是笑道:“关东好得很,叫你失望了。”

王猛摇摇头,丢下一句“那就拭目以待吧”,转身下去了。

王凝之少有的斗嘴失败,悻悻地返回营地。

王猛的话让他有些介意,看来秦人在河东有所布局,可是在哪里呢?

王凝之喊来刘桃棒,问道:“今日可有冀州的信送到?”

“没有,”刘桃棒立马答道:“上一封是前日的,我交给郎君了。”

王凝之点点头,心中的不安更甚,匆忙提笔写下一封信,提醒郗超多加提防,让刘桃棒赶紧差人送去临漳。

刘桃棒还没走出大帐,匆忙进来一人,递上书信,“徐州急报。”

“拿过来。”身后的王凝之着急地喊道。

刘桃棒一边走,一边拆开信,递到王凝之手上。

信是王肃之写来的,王凝之快速扫过,内容很简单。

王凝之的舅母,郗超的母亲,因病去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