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25章 烫手的皇位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建康城中,关于天子在继位前便患有痿疾,喜好男宠的消息正传得沸沸扬扬。

无论何时,这种涉及宫闱秘事的小道消息都是民间最喜闻乐见的。

不仅如此,这条消息明显还是精心设计过的。

首先司马奕这毛病是在藩王时期就存在的,其次他在身边养有男宠。

两相一合计,一个结论便呼之欲出,司马奕的三个儿子全都来路不正,虽不能断定具体是谁经手的,但嫌疑人总逃不过那几名男宠。

百姓们对这件事的讨论热情高涨,消息传播得极快,宫中和各大世家没过几日便全知道了,邻近的两淮和三吴之地也开始有了传闻。

“听说了吗?原来天子只好男色,宫中的妃子都是掩人耳目的。”

“啊,那真是可惜了。”

“不是那样,我听说是天子有病,根本不能人道。”

“啊,那天子找男宠岂不是……”

“这些都不重要,现在的问题是三个皇子怎么来的?”

“啊,那不是有人霍乱后宫?”

“什么有人,不就是那三名男宠!”

“啊,那他们还挺不容易的。”

“你到底能不能好好聊?”

……

诸如此类的对话传遍街头巷尾。

在这种人人一脸诡异地看向皇宫的时刻,王凝之出兵上党的消息送到建康,完全没有激起一点水花。

不过郗超知道后,觉得这是上天都在助他们一臂之力,他立刻传信桓温,表示可以进行下一步行动了。

王凝之率军出征,无暇南顾,等他有所反应,建康的事已经木已成舟了。

桓温得到信号,立刻率军抵达石头城,绕过朝廷,直接上书褚太后,表示外面传言四起,他在姑孰都听说了,皇子血统不正,若是立为太子,司马家基业不保。

他进一步表示,为延续晋室天下,必须废除当今天子,改立丞相、琅琊王司马昱为新主。

太后褚蒜子收到信,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出身官宦世家,天生丽质,父亲是皮里阳秋的褚裒,母亲是谢琨之女谢真石;

自幼被选作当时还是琅琊王的司马岳王妃,几年之后,二十岁的她便成为皇后;

然后她便开始了这一生数不胜数的糟心事:司马岳在位刚刚两年,便因病驾崩,留下两岁的儿子司马聃继位;

她临朝听政,召父亲褚裒入朝,褚裒身为外戚,担心招人猜忌,于是拒绝了,申请出任藩镇,然后在石虎死后、后赵大乱之时,上书要求北伐,结果大败而归,几个月后便羞愧而死;

父家靠不住,还有母家陈郡谢氏,亲舅谢尚还算给力,镇守豫州十二年,可自他死后,接手的谢奕不过一年便身故,传到谢万手上就弄丢了豫州;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的儿子司马聃两岁继位,十九岁就驾崩了,没有留下子嗣;

她只能继续临朝,立司马丕为帝,新皇帝却是个不省心的,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根本无心政事,没几年就服用丹药把自己整没了;

褚蒜子再次出面,立司马奕为帝,这回总算安稳了几年,虽说大权早已旁落,但她终于可以在宫里过个舒心日子了,平日烧香敬佛,无人打扰;

没想到桓温又来这一出。

褚蒜子召谢安入宫,向他展示了桓温的书信。

谢安在听到京中的流言后,便有了心理准备,也派人向北边的王凝之和谢玄等人报信了。

可王凝之已经出兵上党,谢玄也在黄河南岸驻军,为王凝之牵制河北军,眼下根本顾不上建康的事。

谢安苦笑着对太后说道:“大司马已经率军抵达石头城,此事恐怕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关键是后宫的这盆脏水,根本没法说清楚,司马奕又是个木偶人,素来没什么威望,消息一传出,别说普通百姓了,连世家都有不少相信的。

太后叹息道:“我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谢安劝道:“姑且听之,先保全晋室,后面再想办法。”

太后摇摇头,无话可说。

谢安出宫后,径直来找司马昱,将这件事说了。

司马昱和谢安同年,都已经五十二岁了,没想到桓温这么离谱,让自己这个爷爷继孙子的位,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这不是高兴天上掉下个皇位,而是害怕。

桓温之心,举朝皆知,自己这皇位,怕不是为禅让做准备的。

谢安见他这样,命人去将王彪之和王坦之请来。

蓝田侯王坦之结束丁忧,刚刚回朝,被朝廷任命为侍中,还没来得及上任,便遇上这件事。

两人赶到后,听说此事,并不十分意外。

王坦之直言道:“当此之时,若要抗拒此事,必须要有外部助力。”

说完他目光如炬地看向谢安。

谢安知道他指的什么,无奈道:“叔平正在用兵上党,阿羯配合着屯兵濮阳,想要他们武力阻止大司马,恐怕是不可能了。”

他说的武力,不是指率军南下勤王,而是出兵荆州和豫州边境,让桓温有所顾忌,不至于在建康为所欲为。

王坦之怒道:“王叔平怎么如此好战,去年的伐燕,好不容易帮他平息了事端,这才过了半年多,他又不消停了。”

谢安解释道:“边境的详细情况,非我等所知,但叔平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虑,绝不是因为贪功好战。”

王彪之叹道:“那现在还能怎么办,若是我们不同意,是不是石头城的军队就要进入建康了?”

“可以同意,但这皇位我可不坐,”司马昱忙道:“和大司马商议,让他从宗室里另选一人。”

在司马昱看来,这是妥妥的亡国之君,他可不想落到自己身上。

谢安无奈道:“殿下继位,还有和大司马转圜的余地,换了旁人,恐怕就真的大势已去了。”

司马昱连连摇头,“我看不到还有什么机会,现在换我上去,就只是屈辱。”

王坦之明白谢安的意思,只要北方战事结束,王凝之等人拦不住换帝,但拦下禅让还是有机会的,于是跟着劝道:“殿下不可放弃,晋室传至今日,怎可断送在我辈手里。”

王彪之也道:“只要没到最后一步,就不可轻言放弃。”

他们的底线,其实是桓温直接出兵建康,因为那就彻底没得谈了,谁站出来谁灭族。

但只要桓温还想着走流程,事情就仍有转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