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62章 五朝老臣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七月末,王凝之收到天子不豫的消息。

他找来洹水对岸的谢玄,告之此事,想提前商量下对策。

谢玄怪道:“姊夫你是不是想太多了,不过是陛下生场病而已,你不会就打算撤兵吧?”

王凝之拍拍脑门,谢玄还没收到谢安的书信,以为司马昱只是病重,但王凝之却知道,这个窝囊皇帝终于要修道成仙了。

“你听我的,过不了多少日子,天下驾崩的消息就会传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谢玄将信将疑,“就算是这样,我们都已经开打,建康的事也够不着。”

他以为王凝之是担心建康出变故,想回去看看,稳定朝局。

王凝之却道:“我不是说建康的事,我是说我们这里,或许可以利用此事做些文章。”

可怜的司马昱。

谢玄的脑子转得很快,“姊夫是说佯装撤军,诱使敌人追击?我看慕容评不会上这个当,他只想目送我们离开。”

“慕容评确实是不动如山,可其他人呢?”王凝之笑道:“比如慕容德和慕容桓,我看他们就不一定能忍住这诱惑。”

谢玄嗯了一声,思忖道:“眼下处于僵局,贸然退兵,燕人未必敢追,还是得再次交上手,显得事发突然,他们才会心动。”

王凝之抚掌笑道:“就是这个意思,你回去之后,重新进攻长乐城,我会传令朱序,让他出兵骚扰魏县,干扰慕容德,等建康的消息传来后,我会在顿丘郡内等你们过来。”

商量已定,谢玄看着王凝之,好奇道:“姊夫怎么如此确定陛下撑不过去了?”

“你这么看着我干嘛,”王凝之无奈道:“这事跟我可没关系,陛下那是让大司马给气的,可见修心比修道还难啊。”

谢玄见他东扯西拉,也懒得深究,“那我先走了,等姊夫信号行动。”

王凝之点点头,“撤退的时候,记得把粮草辎重丢下,果断点,最好是直接放弃军营,不要一点点扔,搞得跟钓鱼似的,慕容德可不是傻子。”

“姊夫你不懂钓鱼,就别乱举例了,”谢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扳回一城,“我知道该怎么做,这个不用你教。”

王凝之笑道:“是是是,这次能不能钓到慕容德,就全看你的了。”

送走谢玄后,王凝之又差人送信给沈劲,让他联系邓遐和刘牢之,命他们向南移动,绕过皇甫真看守的邺城北大门,来到邺城西线,找机会与慕容桓交手。

安排好这些,王凝之又仔细地盘算了下细节,确定在时间上没有问题,这才长吁口气,对着刘桃棒说道:“咱们又要换皇帝了。”

刘桃棒算了下,嘿嘿笑道:“郎君马上就是五朝元老。”

按出生算,司马昱是王凝之经历的第六个皇帝,以入仕算的话,则是第四个,当然,这里面算上了废帝司马奕。

王凝之啧啧道:“不到四十岁的五朝元老,可真是稀奇。”

南渡之后,晋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门阀政治,世家轮流坐庄,天子垂拱而治。

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睿之后的几个皇帝都还不长寿,明帝、成帝、康帝都只活了二十多岁,穆帝更是十九岁就早逝了。

司马奕倒是突破了这个界限,可刚刚三十岁就被桓温给废了,换上了五十二岁的司马昱。

皇位的不断更迭,更是让司马家的威望一点点跌至谷底,变得毫无存在感。

不说刘桃棒这样的人,就说这天下的普通百姓,都已经对谁是皇帝浑不在意了。

七月二十八日,朝廷数道诏书召桓温入京接受天子托孤,但桓温推脱不至,于是病榻上的司马昱立司马曜为太子,遗诏大司马辅政,如先丞相王导旧例。

司马昱有七个儿子,但现在还存活的,只剩下司马曜和司马道子兄弟。

同日,司马昱驾崩,享年五十三岁。

消息先传到姑孰,桓温十分淡然,放弃了篡位之后,他更在意桓家的传承,对入京辅政之事并不热衷。

他连自己的接班人都还没想好,哪里顾得上司马家的那点事。

毕竟只要牢牢掌握手上的数州之地,不管谁当皇帝,桓家都还是桓家。

消息传到河北,已经是八月初了,王凝之立即通知各处,让各营挂起白幡,准备撤退。

王凝之的大营是第一个行动的,他当着慕容评的面,收拾行囊,缓缓退往荡阴,随即留下守军,继续率军南撤。

谢玄和朱序收到消息后,也选择了率部离开前线,向南边的顿丘郡撤军。

仓促之间,两人没有王凝之的从容,遗留下粮草辎重无数。

慕容德赶到长乐城外,知道王凝之已经提前撤离后,赶紧派人向慕容评送信,请求一同追击,夺回顿丘郡。

慕容评果然稳妥,回复道:“王凝之退而有序,追击是不会成功的,不如先稳固防线,等他们撤走后,再从长计议。”

收到回信的慕容德怒不可遏,“从长计议,从长计议,等你们计议完,河北之地都被晋人蚕食完了。”

他觉得慕容评就是不想帮他收回顿丘,才找出如此拙劣的理由。

晋国天子驾崩,大军急切间回转,就算有所防备,只要一路尾行,肯定能抓到机会。

问题是追击需要骑兵,而他手上的骑兵数量不够。

于是慕容德再次去信慕容评,言辞恳切,向他借一万骑兵,并许下各种承诺,以后唯太傅马首是瞻云云。

慕容评想了想,同意了。

朝廷内部一直指责他消极防守,有损鲜卑人颜面,让慕容德带人去冲一阵,成了有他一份功劳,输了正好堵上那帮人的嘴,还可以得到慕容德的效忠。

这样的买卖,可以做。

慕容评阵中大军不动,他从长乐城外的四万人中抽调出一万骑兵,交给慕容德指挥。

如此一来,慕容德手上便有了两万骑兵、两万步卒,信心十足地开始准备追击。

而谢玄和朱序合兵后,五万多人渡过白沟,一路急行军,向顿丘退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