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4章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谢道韫正在房中百无聊赖地翻着一本书,王凝之一路小跑地冲了进来。

她又惊又喜地站起身,“你怎么回来了?”

“想你了,回来看看。”

王凝之在侍女的偷笑中,上前抱住几个月没见的妻子。

不过才享受了片刻温存,谢道韫便轻轻地推开他,又问了一遍,“发生什么事了吗?”

“本来是为了豫州的事回来的,现在没事了。”

谢道韫神色黯然,谢尚的死对谢家的打击很大,她父亲谢奕性情粗暴而又固执,还贪杯好酒,出镇豫州让人担心。

王凝之知道她的想法,打趣道:“阿丈出镇历阳,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可是在鲁阳,你不如多担心下我。”

谢道韫看着风尘仆仆、两眼发亮的王凝之,这还是新婚时那个木讷的虔诚信徒吗?

“你怎么变得如此轻浮?”

王凝之摸了摸下巴,“不是说才女爱……油嘴滑舌的男子吗?”

好险,差点说出渣男来。

谢道韫理解不了他的幽默,不过说她是才女这个意思还是懂的,“才女又如何,还不是天天困在这里。”

王凝之犹豫了下,问道:“不如你跟我一起,先去历阳,再去鲁阳?”

谢道韫有些心动,“可以吗?”

王凝之又仔细想了下,点头道:“你听我安排就行,我让你回来就得回来。”

说完觉得这话有歧义,补充道:“我是说如果不太平,你必须立刻返回江南。”

谢道韫在会稽时,还能游历东山,到了京城后,每日都困在府里,听说可以出去,确实有些按耐不住,不过还是迟疑道:“家中怎么说?”

“我去说就是了。”

谢道韫这才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

王凝之拉起她的手,“困在闺阁之中,真是委屈你了。”

历史上的谢道韫在王凝之和几个儿子被杀后,还能在叛军面前护住小外孙的性命,这份勇气和担当已经超过世间大多数男子了。

这比柳絮之才更值得称道。

在家中住了一晚,王凝之又去找父亲。

“鲁阳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我看了都觉得惭愧,阿耶能否支些钱与我?”

“要多少?”

“不多,就两百万,折算成布匹也行。”

儿子才回来两天,王羲之就已经不想理他了,“没有,你是去牧守一方,不是去散尽家财的。”

“少点也行,一百五十万如何?阿耶是没看到,那些流民可惨了。”

“那是你的事,没那个能耐,就别招那么多人。”

“一百万,不能再少了,吴兴的沈劲都变卖了祖产,我总不能一毛不拔吧?”

“……就一百万,你去库房支取。”

王凝之得意地作了个长揖,“我替鲁阳百姓谢过阿耶了。”

如今的市价,粟米、大麦大概在两、三百钱一石,百万钱可以买几千石,不过鲁阳急缺的食盐、布匹和耕牛,食盐八百钱一石,麻布四、五百钱一匹,耕牛一头就得几千钱,这样算下来就不多了。

拉到赞助后,王凝之又花了几天时间将钱变换成物资,同时差人快马通知沈劲派船过来接。

这个时代,有粮食就有人口。

带谢道韫同行的事,王羲之并没有反对,毕竟儿子不是出去一两天,小两口一直分期两地也不是个事。

真有胡人入侵,跑就是了,这就是士族的常见心态。

王凝之没有等鲁阳的船只过来,就离开了建康。

他带着谢道韫先到了历阳,拜见新上任的豫州刺史谢奕。

谢奕没想到能在外地看到女儿,高兴之余,斜眼看了看王凝之,“长途跋涉的,你能保护得好吗,要不要我派些人手护送?”

“护送就不必了,在阿丈这叨扰些日子,鲁阳的船会过来接我们。”

“愚蠢,坐船多远,我有马车,从这里北上不是快多了。”

从鲁阳过来,需由淯水进入汉水,再进入长江,运货是不错,但耗时不少。

“令姜难得出门一次,不着急,转一圈慢慢看看。”

听王凝之这么说,谢奕总算没有开喷,多看了两眼女婿,点了点头。

见岳父大人心情不错,王凝之忙将许昌之事说了,表示自己在鲁阳的安全,还需仰仗许昌那边的掩护。

谢奕已经知道此事,不耐烦道:“已经在安排了,你要是害怕,就不要逞这个英雄,我让桓元子派人替下你。”

王凝之又碰一鼻子灰,尴尬得没有接话。

谢道韫无奈道:“就不能好好说话吗,每次见面都吵吵。”

“那还不是因为这小子不省心,京城的太平日子不过,非要往外跑。”谢奕怒道。

“人各有志,女儿觉得这样挺好的。”

谢奕哼哼两声,以示不屑。

王凝之见妻子帮自己,趁机劝道:“还请阿丈平时多加注意,桓公今时不同以往,交情这种事,做不得数的。”

桓温打下中原,说扔就扔了,可见心思全在建康。

谢奕听了这话,怒气又上来了,不过看了眼女儿,忍了忍,“我自有分寸,不用你来教我。”

王凝之笑了笑,不再多说。

在历阳住了十余日,小夫妻便如同度假一般,在城里走街串巷,出城欣赏山水。

王凝之将遮住全身的幂篱,改造成后世帷帽的长度,这样更方便谢道韫出行。

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到京城拉完货的鲁阳战船已经返航,停在了江边。

谢奕将两人送到府门口,看着王凝之将女儿扶上马车,这才说道:“桓元子的野心大家都知道,你选他我没什么好说的,但切记不要陷得太深,给自己留点余地。”

“多谢阿丈指点。”

王凝之明白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让他真到了那一天,也不要冲在最前面,这样哪怕桓温败了,以琅琊王家的实力,还能把他摘出来,不至于送上法场。

这是参考的当年王敦造反的事,朝廷并没有能力进行彻底清算。

马车要出发时,谢道韫忍不住掀起车帘的一角,对外说道:“阿耶保重。”

谢奕摆了摆手,马车启动,向码头而去。

王凝之看着有些伤感的谢道韫,逗她道:“离开建康时,我的阿耶不知道多高兴,都是当父亲的,差别可真大。”

谢道韫果然被他逗笑,“胡说,你一天天的就知道要钱、要升官,换谁都受不了。”

王凝之回头看到还站在原地的谢奕,感慨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安丰这话太对了。”

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