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29章 洛阳出兵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结束和范宁的会面,王凝之便返回了刺史府。

王殊午间会在书院里用餐,下午下学后才回家。

范宁感谢王凝之对书院的支持,但其实在教育这一块,需要的投入是很小的。

除了场地和管一顿午饭,剩下的就是请先生的开销,相对于洛阳这些年的庞大军费,简直不值一提。

王凝之虽然缺钱,但还不至于省在这些上面。

邓遐刚刚巡边回来,这次北征,王凝之将会以他为主将。

“洛阳和荥阳此次征调了一万新兵,我全部交给你,你在金墉城、孟津关和河阳三城各交换一半老兵,然后去野王等我。”

邓遐应下,问道:“器械的问题如何解决?”

“只带三弓床弩和抛石机,我已经命令战船运往野王城了。”王凝之吩咐道:“你到野王后,清点一下,让辎重队先行进入山道。”

邓遐没有捞上兖州的战功,对这次北伐的期待很高,面露兴奋,“只要能拿下高都,在上党郡立住脚,等到荆州军兵临邺城,我们这边的阻力就小了。”

他认为燕军的主力肯定要防守国都,洛阳军在上党的压力不会很大。

王凝之给他泼了盆冷水,“应远是不是忘了,如今的上党可是在慕容垂治下。”

“他正在平阳防御秦人,分身乏术。”邓遐虽然狂妄,但还不至于无视慕容垂。

王凝之提醒道:“秦人的反应尚未可知,他们很大可能会先坐山观虎斗,而慕容垂不会坐视我们攻下上党,掐断平阳和邺城的联系,应远不要太乐观了。”

邓遐收敛了膨胀的心态,“无论如何,东西两线都是国战,我们居中,将水搅浑,然后浑水摸鱼总是可以的。”

王凝之笑道:“这话不错,我们尽力而为就是了。”

但为了保证邓遐的积极性,王凝之又补充道:“我已经向朝廷上奏,举荐应远兼领上党太守,都督并州诸军事。”

这是秦晋燕三国之间常用的空头支票,地盘还没拿下,先把官封了,至于能不能真的兑现,那都是后话了。

邓遐很吃这一套,他的河南太守有些憋屈,因为王凝之的军府和刺史府都在洛阳,让他堂堂太守,在自己治下居然活出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送走满意离去的邓遐,王凝之来到后院,和谢道韫一起享用午餐。

两个人在一起,连聊起政事和军务,都觉得很开心。

吃完饭,王凝之扶着谢道韫走出刺史府,到街上转了转。

金墉城里还是那些老面孔,两人边走边看,偶尔和相识的百姓寒暄几句。

不过大家知道刺史难得回来一趟,没有过多的上前打扰。

王凝之和谢道韫逛了几家商铺,买了点小玩意,在店主的拒绝中执意付了钱。

金墉城需要更多的商业,所以虽然有作秀的嫌疑,王凝之还是腆着脸,盛情邀请大家带更多的货品来到洛阳。

谢道韫精神好转,还打算多逛几家,不过王凝之目的达成,拉着一脸幽怨的妻子回府。

“你身体才刚刚好了点,不可太劳累,我明日再陪你出门。”

谢道韫不信地扭过头,“明日你都要出发了吧?”

王凝之难得一见妻子这副小模样,乐道:“明日不走,我安排好了,可以多住上几日。”

谢道韫立马回过头,一脸欣喜,“真的?”

“真的,”王凝之笑道:“邓遐明日率军先行,我晚几日再去追赶他的大部队。”

谢道韫喜上眉梢,一双圆眼都眯了起来,“今日那条街还只逛了一小半,明日全部逛完,再去西市上看看。”

王凝之的笑容不减,只是变得僵硬起来。

谢道韫自然是与他说笑的,王凝之的小心思哪里瞒得过她,洛阳的商业情况,她可比王凝之还清楚。

于是随后的几天,两人只是挑选着逛了几家店铺,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府上。

王凝之这次北上,肯定会错过孩子出生了,所以他想尽可能地多陪陪妻子。

一直到荥阳传回消息,桓温的大军已经到达,即将进入黄河,王凝之这才收起儿女情长,动身前往野王。

桓温北伐的消息早已传到河北和关中,双方的反应截然不同。

邺城这边,慕容暐将京城防务交给了太傅慕容评,燕国境内抓紧调兵遣将,想将桓温的大军挡在黄河南岸。

长安这边,苻坚本来正在征调大军,准备再打平阳,收到晋军北伐的消息后,王猛和朝中众臣力劝他暂缓行动,免得给晋军帮忙。

苻坚暂时忍下怒火,但仍派邓羌率大军前往河东郡,保持着对慕容垂的威胁。

慕容垂的处境则十分尴尬,分兵回救邺城,可足浑氏和慕容评都不会领情,但不回去,万一邺城有失,他守在平阳还有什么意义?

王凝之经河阳三城,来到野王。

沈劲和邓遐一样,为即将到来的战事摩拳擦掌,他的目标是拿下整个河内郡,甚至相邻的汲郡也在他的考虑之列。

所以他对王凝之的安排颇有微词,“使君可不能将野王军换走,我们也是要出城作战的。”

“可以少换点,”王凝之没同意,“荆州军会从枋头登陆,河内郡的守军会被调入汲郡作战,你这边的任务比较轻松。”

沈劲讨回一点,心满意足,同时听出了王凝之的言外之意,“使君不同意我进入汲郡吗?”

“不是不同意,而是坚决反对,”王凝之正色道:“不要靠近荆州军,不管发生什么,离他们远一点,如果他们进入河内郡,你就避让,守住野王城即可。”

沈劲不明白,问道:“大家目标一致,不至于如此防范吧?”

王凝之纠正他,“不是防范,而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接到的命令是进攻上党,你是河内太守,大家做好自己的本职就行。”

沈劲有些失望地点点头,他想做更多,但不会违背王凝之的指令。

王凝之对他的信任超过邓遐,于是多说了几句,“北伐的进展还不好说,我不让你越境,也是为了保护你,你仔细想想就能明白。”

沈劲知道这涉及朝廷内部的问题,不再追问,叹道:“使君都这么说,我还有什么好想的,照办就是。”

王凝之不想毁了他的积极性,笑道:“别不知足了,先拿下河内郡再说,稳扎稳打,将来不会少了你的机会。”

沈劲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意,“使君这话,我可记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