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32章 五公之乱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两年前,王凝之率军偷袭潼关,配合慕容恪攻取平阳。

当时苻坚正出兵平定匈奴人叛乱,淮南公苻幼认为长安空虚,率军偷袭,最后被王猛绞杀在长安城下。

苻幼不是一时兴起,他还提前联系了晋公苻柳、赵公苻双,不过这两人都放了他鸽子,或者说苻幼输得太快了,这两人根本来不及响应。

换了别的皇帝,谋反这种事,只要起了心思,不管有没有行动,肯定都是要处理的。

但苻天王不这么看,他以苻柳是景明帝苻健的爱子,苻双与更是自己同胞兄弟为由,不追究这两人的责任。

不过他的宽宏大量并没有换来二人的感恩戴德,苻柳和苻双只觉得一柄大刀悬在头顶,随时可能砍下。

两人私下一联系,觉得苻幼的失败,是因为准备得不够充分,联系的兄弟不够多,这回他们吸取教训,又拉上了魏公苻廋和燕公苻武,一起造反。

除了苻双外,其他三人都是苻健的儿子,厉王苻生的弟弟。

最为奇怪的就是这个苻双,毕竟皇位就一个,四个人就算造反成功了,肯定也是苻健的儿子来坐,他跟着人家几兄弟一起反抗自己亲哥,实在不知道图什么。

只能认为是站在道义的那一方了,毕竟苻坚就是弑兄篡位,这点没得洗。

四人得知长安再次出兵平阳,觉得时机成熟,在这年六月同时据城而叛。

其中,晋公苻柳在蒲阪(今运城永济市),赵公苻双在上邽(今甘肃天水市),魏公苻廋在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燕公苻武在安定(今甘肃平凉东)。

四人分据在秦国东西两侧,叛乱一起,立即席卷全境,对长安城展开合围之势。

这回的动静够大了,苻坚有些慌乱,第一时间不是派军平叛,而是使出了啮梨的劝降手段。

这是氐族人的一种习俗,寓意是内部不同心,国家则如梨一般脆弱。

苻坚让这四人咬梨为信,他便当叛乱的事没发生过,大家仍是好兄弟。

当然,苻天王再次一厢情愿了,四人毫不留情地同时拒绝了和谈的提议。

开什么玩笑,大家正造反呢,很认真的。

劝降不行,苻坚在长安召集众臣商议如何平叛,这回的着火点有四个,长安得派出四路大军分别处理。

王猛对苻坚的姑息养奸很是无奈,还得站出来收拾烂摊子,当众分析道:“如今长安城兵力不足,只能调回河内郡的邓将军,集中兵力收拾叛军。”

关于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平阳可以晚点再去打,造反不平定,长安都要没了。

王猛继续说道:“苻柳占据蒲阪,堵住了邓将军回长安的通道,首先要将他拿下;苻廋占据陕城,与晋国相邻,有勾结外敌的可能,也需要额外重视。”

在王凝之偷袭潼关之后,陕城得到秦人的重视,成为防守崤函古道的第一道门户。

苻坚对王猛的话表示赞同,“不错,东线主攻,西线主守,先解决了蒲阪和陕城,再收拾西边的上邽和安定。”

君臣看法一致,下面便是分配任务了。

辅国将军王猛率军前往蒲阪,配合建节将军邓羌的大军攻打苻柳;前将军杨安、广武将军张蚝进攻陕城;后将军杨成世防守上邽;左将军毛嵩防守安定。

秦国境内发生内乱、遍地狼烟的消息很快传出。

邓羌得到长安调令,率军南下,直奔蒲阪。

慕容令不敢擅自追击,差人向父亲慕容垂报信,询问是否趁机南下,攻打河东郡。

慕容垂则回信让他稍安勿躁,这个时候主动出击,就算胜了也会被邺城责难,毕竟国家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桓温。

王凝之被围城,对这个重要的情况暂时一无所知。

不过他对这种消息不畅的情况早有准备,隔了几日,泫氏城外的大粮山上冒起一股白烟,城头的守军看得分明。

长平之战前,廉颇曾在此山屯粮,故得此名。

王凝之收到消息,对着邓遐笑道:“西边出事,不知道是不是秦军对平阳下手了。”

邓遐喜道:“如此甚好,若是慕容垂回救,我们便可继续北上。”

“具体情形还未可知,不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问下。”王凝之回道。

邓遐愣了下,“使君说的谁,烟火如何能传达具体内容?”

王凝之大笑道:“当然是问慕容垂了,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给他写信。”

邓遐抓耳挠腮,云里雾里。

王凝之则提笔,飞速地写下一封短笺,让人绑在弩箭上,用三弓床弩射到慕容垂大阵前的空地上。

燕军小心地取下信,送到慕容垂面前。

上次收了封信,折损了十几名骑兵,今天信又来了,慕容垂有点不想拆,觉得里面又是些挑拨离间的话,看了徒增烦恼。

不过犹豫再三,慕容垂还是打开了信。

信很短,就一行字:君去平阳,我回高都,可乎?

这句话含糊其辞,王凝之主动提出后退一步,撤离泫氏城,让慕容垂去平阳。

站在慕容垂的视角,他并不清楚王凝之对秦国内乱还不知情,反而觉得王凝之必有所图,所以才愿意主动让步。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洛阳与陕城有所联系,王凝之打算介入秦国内乱。

这也符合王凝之一贯的作风,四处拱火,然后从中得利。

慕容垂想了一圈,拿回泫氏虽然对邺城朝廷有所交代,但他并不想去平阳。

眼下邓羌率军南下,平阳的危机解除,慕容垂更愿意调军进入上党,先赶走王凝之,再东进驰援慕容评。

如此一想,慕容垂觉得王凝之的这封信可以利用下,决定假意同意,再遣一支队伍埋伏在洛阳军南下的路上。

于是一名燕军高举手中的信来到泫氏城下,将慕容垂的回信射入城中。

王凝之展开一看,慕容垂居然同意了,表示他会放开南门,给洛阳军三天时间撤离泫氏。

邓遐接过信,更觉得莫名其妙,“使君问出什么来了?”

他不相信王凝之会主动让出泫氏城,认为写信只是为了套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