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63章 反守为攻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傍晚时分,燕军过来一支小队,收拾阵亡士兵的遗骸。

在此之前,虎牢关守军已经放人出去搜集了尸体上的甲胄和武器,带回关内。

一车车的尸体被拖走后,很快在远方便燃起了大火,浓烟滚滚。

战场上只剩下被鲜血浸湿的土地和残破的攻城器械,闻着血腥飞来的一大群乌鸦在低空盘旋,没抢到食物,发出嘶哑的叫声。

残阳似血,很多人看见它升起,却看不到它落下了。

在首日不计伤亡的攻击之后,燕军第二日的攻势放缓下来。

吕护在慕容尘面前证明了自己的忠心,也看出虎牢关防守严密,不是一鼓作气就能强攻下来的,于是抛石机和楼车进入战场,开始拼起了消耗。

抛石机利用的是杠杆原理,曹操在官渡之战大批量使用过,被袁绍军称为霹雳车。

王凝之早有准备,抛石机的精准度很低,对人的伤害远超过城墙,所以守城方用起来效果更好,他还按回回炮的样式进行了改良,省力之外,还增加了射程。

城楼上的士兵举着盾牌,冒着来自高处楼车的箭矢,启动抛石机,向燕军阵中发射石弹。

双方一阵礼尚往来的石头攻击,洛阳军有几发落入燕军阵中,数十斤的石头将中弹者砸得粉碎,血肉横飞,吓得燕人的军阵往后挪动不少。

燕军砸到城墙上的石头倒是不少,但不足以破坏坚固的城墙,洛阳军大多躲在女墙后方,更是毫发无伤。

楼车没坚持多久,在床弩的攻击下败下阵来。

燕军趁城墙上的洛阳军不敢抬头,再次推出冲车和云梯,打算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这招属于常规套路了,洛阳军在盾牌后斜举长枪,瞄准垛口处,只要有燕军露头,便合力猛刺过去,就算不能刺中要害,也能将人打下云梯。

云梯上来之后,燕军的抛石机也就停了,不然这种没准头的武器,对自己人的杀伤更大。

没了抛石机的压制,战事又如第一天一般,洛阳军转而以巨石和沸水应对。

燕军攻了半日,再次鸣金收兵,无功而返。

战斗结束,李寿赶紧安排士兵换防,清扫城墙,重新分配各处的防御物资。

王凝之在一片狼藉中走了过来,看着离去的吕护军,有些头疼。

这些人本来都可以是自己人的,现在却在鲜卑人的监督下和自己作战。

李寿指挥了两日,紧张感稍稍褪去,过来问道:“不知许昌的援军到哪了?”

王凝之摇头,表示不知,“先不管他们,我们做好自己就是。”

燕人不是傻子,肯定会在南边布下探子,就算援军来了也不可能从后方偷袭攻城的军队。

没有开战的时候,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调整抛石机,按今天的实战效果调整配重和石弹的大小;

石弹需要尽量打磨成球形,这样还能弹起,造成二次杀伤;

还有石头、水和烧水的柴火,需要补充,均匀地分段放置在女墙后面;

盾牌、长枪和弓弩需要检查数量,留足备用,保证一天的消耗;

……

王凝之一样样地检查,事无巨细,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虎牢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北靠黄河,南依嵩山,燕军如果不拿下,就得绕道嵩山南侧才能见到洛阳。

但这么一来,补给线拉得太长,会将粮道暴露在许昌的晋军面前,所以虽然困难,他们也只能在虎牢关外死磕。

许昌的谢万收到王凝之的书信后,认真地思考了许久,同意发兵退敌。

刘建提出由自己率军前往,刺史大人留守城中的建议,也被谢万采纳。

谢万大方地出兵四万,交由征虏将军刘建统领,北上荥阳。

几日后,这支大军的动向被燕军侦查到,慕容尘派人召回了吕护,合兵万余人,退守荥阳城。

刘建并不入关,大军挨着虎牢关,依山安营扎寨。

刘牢之完成请援任务,回到关内见到王凝之,一脸地跃跃欲试,“府君,如今大军已到,是不是换我们去攻打荥阳了?”

王凝之有些心动,燕军在荥阳不久,只是将其作为进攻的桥头堡,防御肯定一般,确实是晋军的好机会。

“你父亲怎么说?”

刘牢之闻言垮下脸,“谢刺史交代的任务是解虎牢之围,没说进攻的事,不知道父亲会不会同意。”

王凝之想了想,笑道:“不将敌人赶出荥阳,怎么能算解围,我去与你父亲交涉。”

刘建本意,是不想去攻打荥阳的。

荥阳内还有一万多燕军,自己虽然有四万人,但没有携带攻城器械,怎么看都不适合进攻。

王凝之提议道:“抛石机我来提供,云梯可以现做,燕人没有守城准备,我们就尝试一轮,拿不下的话就撤军,朝廷和谢刺史那边由我来解释,如何?”

刘建仍有些犹豫,王凝之这话说得轻巧,可他是什么出身,自己是什么出身,真出了事,背锅的多半是自己。

逼退敌军,已经顺利完成任务,有必要画蛇添足吗?

王凝之见他不吭声,心中微叹,退一步道:“那这样,我们一边打造云梯冲车,一边给谢刺史送信,若他回信同意,我们立刻出发,这样总行了吧?”

刘建这下点头了,顶头上司如果同意,他自然没二话。

王凝之立刻写信,差人火速送往许昌,要求拿到回信立刻返回。

这样一来,以谢万慢半拍的性格,难免会拖上一两日,多给了敌人准备的时间,徒增变数。

果然,第二日午后,信使方才返回,谢万同意了。

他没道理不同意,燕人不退走,他也不能回寿春去。

王凝之不顾李寿反对,隔日一早便带着刘牢之随大军前往荥阳城,虎牢关内的守军不动,他让河边的沈劲带战车上岸,保护抛石机。

晋军的主动出击有些出乎慕容尘的预料,他确实没有做好守城的准备,别说防御手段了,城中的粮草都不是很多。

眼见晋军的抛石机都开始砸墙了,慕容尘找来吕护,难得地带了点商量的语气:“吕太守觉得荥阳守得住吗?”

吕护果断摇头,“并没有做守城准备,只靠军士们上墙防守,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慕容尘当即拍板,“那就撤军,从东门走,你带人拖延一下。”

吕护低头答应,眼神不自觉地闪烁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