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70章 刘牢之的决心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谢安看着城下军阵俨然的京口兵和持枪而立的刘牢之,命人上前问话。

“谢公在此,请问刘将军缘何而来?”

刘牢之朝着城头拱拱手,高声喝道:“听闻朝廷即将讨伐关中,我辈热血澎湃,心向往之,夜不能寐,故我率军在江上操练,到此休息片刻。”

谢琰咬牙切齿地低声道:“好生猖狂,天下哪里有率领大军到京城外休整的道理。”

谢安淡然一笑,“这一听就是王叔平的话,事情干了,还不忘踩一脚朝廷。”

城头守将回头看向谢安,等着他回复。

谢安想了想,说道:“让他这么喊也不是个事,我出城会会他。”

守将劝阻道:“谢公不可,万一对方存了歹意……”

“不可胡说,”谢安打断他,“刘将军不是说了就歇一下,我出去和他说上几句,让他早点离开就是了。”

刘牢之在城下站了一会,正疑惑城头怎么问了一句就没动静了,突然城门被打开了。

他紧张地长枪一横,高声喝令众军戒备。

不过从城门洞缓缓出来的,是一辆牛车,里面端坐着谢安,一旁谢琰步行跟着。

牛车来到京口兵军阵前不远处,车内的谢安笑着抬起头,透过敞开的车门,看向马上的刘牢之,“道坚别来无恙?”

刘牢之赶紧下马,老老实实到车前行礼问好。

谢安胳膊撑在车厢内的凭几上,笑道:“道坚练得一手好兵,就是规矩上差了些,石头城作为京城门户所在,岂是你休息的地方?”

刘牢之眼珠直转,王凝之的来信可没教他怎么和谢安对话,于是他选择了装傻充愣,“我没打算进石头城啊,就是船上待久了,下来活动活动。”

京口到建康才多远点路,还待久了。

不过谢安没有戳穿他,问道:“叔平怎么跟你交代的,让你在这待到什么时候?”

刘牢之只能一装到底,“王公不曾交代什么,只是说朝廷即将伐秦,让我做好准备,军中将士十分兴奋,所以才去江上操练,不小心就来到这里。”

谢安嗯了一声,“既如此,那道坚你还是尽快离开,省得朝廷误会。”

刘牢之未达目的,怎么可能离开,狡辩道:“大家都是朝廷兵马,我也解释了缘由,有什么可误会的,我又不曾骚扰城池和百姓。”

谢琰听不下去了,插嘴道:“朝廷自有法度,你身为晋陵太守,擅自领军出境,还来到京畿之地,已是犯下过错,怎么还巧言塞责,不知悔改?”

谢安前面好好说,刘牢之顾忌他的身份和他与王凝之的关系,还比较客气,现在听谢琰搬出朝廷法度来,刘牢之顿时不乐意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等着朝廷问责。”

说完他转身上马,带着队伍回到江边的码头,但没有要上船的意思。

谢安无奈地看着儿子,“他都带兵到这来了,你还跟他讲什么法度,怎么,你是打算拿下他问罪吗?”

谢琰犹自不服,“是他胡搅蛮缠在先,我这才忍不住的。”

“他一军中老兵,你和他讲什么道理,”谢安摇摇头,“你当他是怕我吗?他只是顾念我和王叔平的关系,这才下马与我说上几句的。”

谢琰丧气道:“那现在怎么办?看样子他是没打算走了。”

“先回去,反正他不会攻城,”谢安说道:“我换个人再来试试,总不能这样一直耗着。”

刘牢之见谢安回城,并不理会,命人将战船停到一边,让出码头的位置,示意过往船只不用在意他,该干嘛干嘛。

京口兵则从船上搬下吃的,不一会,江边便燃起了炊烟。

隔了一日,谢安搬的救兵到了,却是回京后担任黄门侍郎的范宁。

刘牢之和他在洛阳没少打交道,笑道:“怎么,你是来劝我离开的?”

范宁看着在江边喊声震天、集体操练的京口兵,有些哭笑不得,“这可是石头城,你们如此胡来,像什么样子,京城百姓会怎么看待王公?”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刘牢之早有盘算,“我今日便离开,到江上演练一番,过两日再回来。”

范宁叹了口气,“桓家是不可能交出荆州的,你在这里闹也没用。”

刘牢之无所谓道:“那不是我考虑的事情,我来这里,只是想告诉京城的人,王公要讨伐关中,朝廷什么都不做,却还对他百般提防。”

“那你总有个目标吧,”范宁无奈道:“说吧,怎么样你才肯走?”

刘牢之笑道:“这个简单,让我去打关中就行。”

范宁问道:“对我也不说实话吗?朝廷可调不动你。”

刘牢之这才收起笑意,严肃道:“徐州不可以给桓家,荆州必须配合出兵,这两条是底线。”

范宁点点头,“和我所想差不多,那你先撤吧,给我两天时间斡旋。”

刘牢之没有立即答应,看向操练中的军士,说道:“我就凭这一万人,便足以杀入建康城,你信吗?”

范宁一愣,“什么意思?”

刘牢之起身道:“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想让你转告城中的那些权贵,建康城拦不住我,王公不愿意做的事,我可以帮他做,大不了将这条命丢在建康。”

范宁脸色一变,厉声道:“你不许胡来,王公不会同意的。”

刘牢之用力地拍拍他,笑道:“我就是个武夫,只想尽快解决问题,玉石俱焚我也不亏,其他的就非我所知了。”

说完他来到操练的队伍面前,喝令众人上船,在范宁忧心的目光中,船队慢慢驶入了大江。

谢安听罢范宁的回报,问道:“武子觉得他是认真的吗?”

“恐怕有几分真,”范宁如实说道:“若是叔平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刘道坚的脾气,铤而走险的可能性不小。”

谢安垂首低眉,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就算他在城中有内应,里应外合地攻入建康,可只凭那一万京口军,他也是有死无生,这么做值得吗?”

这回换范宁沉默了好一阵,“就如我立志重振儒学,他也有自己的志向,在追寻的道上,虽死无悔,没什么值不值得的。”

谢安一脸唏嘘,切实感受到王凝之带给其他人的影响。

“我会尽快和桓幼子商议此事,辛苦武子你去石头城坐镇,不要让刘道坚胡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