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167章 相互猜忌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拿下河东郡的慕容垂,按后世的划分来看,已将大部分的山西之地收入囊中。

当下十岁的燕国大司马、凤凰儿慕容冲日后称帝的西燕,大致就是这块区域。

慕容垂亲自坐镇河东,抵御关中,将平阳交给嫡长子慕容令,上党交给慕容宝和舅父兰建,太原交给慕容恪之子慕容楷。

所以邺城的诏令送到上党郡城潞县时,代表慕容垂接收的人是他的嫡次子慕容宝。

慕容垂十三岁便随其父兄出征高句丽,勇冠三军,时年十四岁的慕容宝不能算小了,况且还有老道的兰建协助。

慕容宝随手将诏书扔到一边,“朝中真是一群废物,在汲郡无所作为,却想让我们跨过太行山去收复河内郡,简直可笑。”

兰建捡起诏书,命人赶紧给慕容垂送去,然后说道:“朝廷这是试探,若我们抗旨不遵,肯定还会有后招。”

“这种诏书又不是第一次了,”慕容宝不屑道:“就不听,他们能奈我何?”

兰建劝道:“如今情况不同,殿下刚刚夺取河东,还需时间稳定局面,这个时候明面上就不要和朝廷对着干了,不如随便出点兵应付下。”

慕容宝有点不耐烦,“要去你去,我是不可能听那帮人调令的。”

说完他自顾自去了。

身为舅爷的兰建不跟慕容宝计较,点起五千人出了潞县,过壶关南下,前往泫氏城。

在金墉城没收到邺城回复的王凝之有些坐不住,过河前往野王,召山阳的沈劲和南岸的刘牢之过来。

这两人是好战分子,赶到后,都是一脸期待地看着王凝之。

“计划有变,”王凝之自嘲道:“我的信誉果然不好使,邺城至今没有回信。”

沈劲摩拳擦掌,“我看不如直接进攻上党,打通通往邺城的西大门,到时候两路并进,不愁燕国不灭。”

“想法是好,可哪来那么多兵力?”王凝之无情地泼了盆冷水,“现实点,还是先想想怎么让燕国内讧吧。”

刘牢之提出自己的意见,“我看进攻上党可行,指不定燕国朝廷会和我们联手。”

“这个我也想过,”王凝之解释道:“但进攻上党需要出动大军,司州军疲惫已久,需要休整,所以我才计划派一支小队去河东郡虚晃一枪的。”

想要和邺城联手对付慕容垂,总得表示下诚意,空口白牙更没人信了。

三人正商议间,外间来人报告,说羊头山上烽火传信,有大军正在向泫氏城进发。

王凝之稍加琢磨,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笑道:“难怪没回我消息,原来已经去找慕容垂麻烦了。”

三人一合计,决定分头行动,王凝之留守河内,沈劲率部进入上党,刘牢之则故地重游,长途奔袭河东郡的东垣县。

羊头山北,看到烽火的兰建停下了脚步。

晋人在山上安排了岗哨,他只带着五千人,不敢贸然深入山中。

不过兰建出兵就是为了应付下朝廷,这样的结果足以交差了。

他上书朝廷,表示晋人派大军驻防羊头山,上党军一时无法突破,希望朝廷能让汲郡的慕容臧和慕容德出兵攻击河内郡,令司州军腹背受敌,难以兼顾。

送出奏疏后,兰建率军退后二十里,安营扎寨,等候朝廷的回复。

王凝之这边也没闲着,又写了封信通过汲郡送往邺城,表示收到上党军进犯的消息,为了展示诚意,他愿意提前让出泫氏城,希望燕国朝廷早做决断,不然可就白白便宜了慕容垂。

两封信几乎前后脚送到了燕国皇宫内。

对于两套完全不一样的说辞,可足浑氏和慕容评毫不犹豫地相信了王凝之说的。

兰建说羊头山上有重兵把守,这怎么可能,王凝之真要有那么多兵力,早就打出来了,哪用得着被动防守。

连皇甫真都对兰建的敷衍有些失望,这简直是拿朝中众人当傻子耍,于是说道:“我看不如将王凝之这封信直接送到兰建帐中,什么都不说,看看他怎么办。”

可足浑氏立刻表示反对,万一兰建去占了泫氏城,不是正应了王凝之的话,平白给慕容垂扩大地盘。

慕容评有了主意,“不如先答应王凝之,然后让乐安王派人走白陉进入太行山,前往接手泫氏城。”

汲郡的共县(今河南辉县市)有一条山道通往上党郡的长子,是为太行八陉中的白陉,只是山里的一头掌握在王凝之手上。

可足浑氏想了下,再次拒绝,“一座孤城,朝廷拿了有何益处,既然上党方面如此推脱,我们不如顺水推舟,表示愿意出兵相助,到时候假道伐虢,直接拿下潞县。”

皇甫真赶紧阻拦道:“如此不妥,上党不会同意的,到时候朝廷骑虎难下,局面只会更糟。”

可足浑氏冷笑道:“前怕狼,后怕虎,那干脆什么都不要做了,等着他们打到邺城来,你们再开城迎接。”

慕容评和皇甫真忙起身,连称不敢。

一直呆坐的小皇帝慕容暐终于起到作用,开口缓和局面,“大家都是为了大燕江山着想,不要伤了和气,事情可以再商量。”

慕容评分析道:“上党郡在邺城和平阳之间,王凝之肯定是没有想法的,所以他愿意放弃泫氏和高都,换取我们支持他进攻河东,这点没有疑问。”

皇甫真点头同意,但立马补充道:“可他想挑拨邺城和吴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有的。”

可足浑氏不满道:“这哪里算挑拨,上党郡的反应足以说明问题,他们就是逆臣。”

皇甫真自然知道慕容垂如今形同割据,但只要不捅破这层窗户纸,大家就还是一家人,于是再次强调:“吴王并无谋逆之举,如此定论,未免失之偏颇。”

他与另外两人不一样,如果慕容垂拿能下关中,哪怕之后要入主邺城,皇甫真也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在他眼里,这并没有损害燕国的利益。

但可足浑氏和慕容评不会这么想,他们和慕容垂之间的矛盾太深了,不可能继续坐视其发展壮大。

燕国能否强大是另外一回事,首先得是他们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