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66章 瓜分代国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晋立国之后,曾修缮过北方长城,防御来自北方的侵扰。

不过好景不长,司马家自己先杀了个昏天黑地,长城自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是自由进出。

王凝之率军来到一段失修的长城边上,只见砖石破裂,杂草丛生,显然已经很久无人驻守了。

“就在这安营吧,”王凝之下令道:“派人去西边和北边探查情况,看看代地如今是什么情况。”

沈劲领命,下去安排。

王凝之登上长城,看向周围的群山,以他粗浅的地理知识判断,这里应该是后世的张家口一带,只是眼下还没有什么发展。

这也正常,游牧民族才是这里的常客,所以这一带的汉人很少,就更别说筑城了。

慕容绍拍了拍长城,感慨道:“真要依靠这个来防守,恐怕中原王朝也快不行了。”

他在河北出生和长大,内心并不把自己当做长城的防御对象。

王凝之听着一个鲜卑人这么评价长城,觉得有些滑稽,笑道:“道理是这样,但总还是有点用的。”

“不如养兵,”慕容绍直言道:“如此大的工程,足以养活一支纵横天下的队伍了。”

王凝之大笑,“你说反了,长城又不是一次修成的,历朝历代,修修补补,正是为了花小钱办大事,养兵是个无底洞,修长城的开销却是看得见的。”

长城的价值,就在于减少驻军成本,而增加游牧民族南下的成本。

慕容绍摇摇头,不是很能理解,“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这话倒是不错,”王凝之叹道:“长城修得再好也是无用,哪有日日防贼的道理。”

两人正聊着,布置完任务的沈劲回来了,说道:“刚收到情报,秦军再次增兵盛乐,领军的是征北将军苻洛。”

王凝之对这个消息很满意,“看样子那边还得耗上一阵,正好给我时间来收拢代人。”

沈劲问道:“我们来到此间的消息恐怕瞒不住,他们会不会有所反应?”

王凝之反问道:“你觉得他们能有怎么反应?”

沈劲一想,慕容垂不可能调头来打王凝之,将自己的后背留给秦军,而秦军更不可能放弃盛乐城,来和王凝之抢人口。

“我懂了,他们抢地盘,我们抢人口,大家互不干扰。”

王凝之嗯了一声,吩咐道:“尽快派人深入草原,以我的名义招揽代人进入幽州,告诉他们,要地给地,要草原我提供保护。”

沈劲兴奋地答应下来,“如此一来,秦、燕两国都白忙一场。”

“输了的才是白忙,”王凝之笑道:“赢了的可以得到这么大一片地盘,怎么都不亏。”

慕容绍突然问道:“王公看好谁取胜?”

王凝之毫不迟疑地答道:“燕主慕容垂。”

慕容绍对这个叔父的笃信还不如王凝之,疑惑道:“秦国再次增兵,又是困难的攻城战,王公为何看好他?”

“秦人不增兵,确实是攻城战,但增兵了,他们就会出城迎战,”王凝之解释道:“如此正中慕容垂的下怀,野外一战定胜负。”

慕容绍仍有些不信,“就算野外决战,也是秦军的兵力占据上风。”

王凝之想了下,说道:“那我就帮帮他,明日派出一支队伍,打着我的旗号去盛乐城附近转转,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我来了。”

慕容绍脸上露出疑惑来,陷入了思考。

沈劲则直接问道:“是要去协助燕军攻城吗?”

不等王凝之说话,慕容绍已经想明白了,抢答道:“不是,只是为了让秦军知道我们出现在了燕军的后方。”

王凝之赞许地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慕容绍接着道:“如此一来,若是燕军撤离城下,秦军必然不会怀疑,还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追击,毕竟他们人多势众。”

这下沈劲都明白过来,“那秦军就上当了。”

不过他旋即问道:“那万一慕容垂没想到这招呢,反正都派人去了,要不要顺便送封信给他?”

王凝之叹了口气,“还好我只让你守幽州,你这么不爱动脑子,怎么和慕容垂、慕容德这样的人抢地盘啊。”

沈劲的军事能力着实一般,之前还被慕容臧给击败过,但胜在听话,做事严谨,极有韧性,守城还是问题不大的。

王凝之让他来幽州,就没指望他开疆扩土,只想他借着山川地势,守住这一亩三分地。

沈劲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发,“可我要是秦军,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城。”

“谨慎是好,但容易坐失良机,”王凝之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所以你负责谨慎,我来负责抓机会。”

沈劲松了口气,笑道:“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是啊,”王凝之表扬道:“所以你在幽州做得不错,我很满意,继续保持。”

用人之道,在于扬长避短,对于王凝之而言,沈劲就是合适的幽州刺史。

代国灭亡之后,境内的各个部族选择不一,有的投降了秦国,比如独孤部,有人选择了北逃,比如拓跋部,还有的则仍在观望,比如高车人。

王凝之的人很快与高车人接上头,草原之上,强者为尊,他们愿意接受王凝之的庇护,前提是分给他们一块独立的土地。

这个要求正合王凝之的心意,他直接命人将这批高车人护送到居庸(今北京延庆)附近安置。

开了这个头之后,后续就简单了,陆续有鲜卑、奚、丁零、契丹和匈奴的零散部落向王凝之投降,被他一一迁到上谷郡内安置。

与此同时,一支千人的晋军骑兵出现在盛乐城外,高举王凝之的旗号,刷了一下存在感之后,便立即返回。

不过短暂的露面,足以让城内的秦军和城外的燕军看得真切。

王凝之来了。

大帐之中,慕容垂正在思考王凝之的来意。

慕容宝怒道:“这个卑鄙小人,肯定是来趁火打劫的。”

慕容凤也说道:“他这是想断了我军从平城过来的补给。”

慕容垂觉得不对,他已经通过慕容臧向王凝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短期之内,两人不是敌人,王凝之没理由帮着秦军对付自己。

真想那么做,攻打河东不是更简单,哪里需要追到漠南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