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23章 决议南下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王凝之接过来信,快速地扫了一遍,让刘桃棒递给谢玄。

“杨亮这个蠢货,没那个能力还去挑衅秦人,简直是自曝其短,愚不可及。”

谢玄觉得有些棘手,“秦人入寇汉中,下一步应当是益州了,听说益州刺史周仲孙贪婪暴虐,百姓不堪其苦,这下危险了。”

王凝之咬牙恨恨道:“难怪张蚝在潼关外不紧不慢的,原来是在耍我们,我刚刚才上奏朝廷收复两城的事,转眼梁州和益州都要没了。”

“还好是杨亮先动的手,”谢玄苦笑道:“不然在建康看来,姊夫你是逃不掉这场因果的。”

王凝之和秦人之间,断断续续、来来回回打了这么多年,大部分时候都是王凝之先动的手,这回他是收复了陕城和弘农,可秦人直接夺取了汉中,威胁蜀地。

建康那帮人估计正在咒骂王凝之,没事老招惹秦人做什么。

“那帮人的看法不足为虑,”王凝之摇头道:“可梁、益二州若是被秦人所夺,我们辛辛苦苦搞的这些小动作全白费了。”

王凝之想方设法地给长安使绊子,占点小便宜,现在一把输回去还有多的。

“桓公刚刚离世,不知道坐镇荆州的桓朗子会作何选择,”谢玄一脸担忧,“朝廷是肯定不会另外出兵的。”

王凝之冷笑两声,“荆州只会自保,指望他们去蜀地和秦军大战,不可能的。”

两人都有些郁闷,刚才的好心情一下就全没了。

王徽之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个事不影响洛阳新城的建设吧?”

“当然影响,”王凝之烦恼道:“朝廷损兵失地,我在这个时候大兴土木,你觉得合适吗?”

于是王徽之也跟着一起郁闷起来。

厅中安静了好一会,谢玄叹道:“此事我们鞭长莫及,只能指望荆州能挡下秦军的脚步,后面再组织反击了。”

王凝之有些不甘心,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是个机会,问道:“如果我向朝廷申请领兵入川,与秦人交战,你觉得朝廷会同意吗?”

谢玄一惊,“万万不可,司州不与梁、益二州相接,姊夫要过去,还需向荆州借道,风险太大了,得不偿失。”

王凝之在脑中过了一遍地图,“此事好解决,我可以与桓朗子商议,只要朝廷同意,他应该不会为难我。”

他进入巴蜀阻敌,也是为桓豁抵挡秦军,桓豁没理由冒天下之大不韪,对王凝之使绊子。

谢玄还是不同意,“那也是劳师远征,变数太多,完全没有必要。”

王凝之固执道:“你只说朝廷会不会同意,也就是你叔父会不会支持我?”

谢玄无奈道:“这我如何知道,不过如果姊夫不需要建康支援,独力承担此事,我想他们多半是不会拒绝的。”

王凝之点点头,又思考了好一阵,斟酌道:“昔日桓公攻下成都后,周征西尚且花了两年才陆续平定蜀地,如今秦军入川,蜀人必然不会轻易归顺,所以必须抢在秦人收复民心前有所行动。”

“道理是如此,但姊夫毕竟离蜀地太远,”谢玄见他如此坚持,再次劝道:“河北平定不久,眼下虽然无事,但若是姊夫长久不在,恐有不可测之事。”

王凝之揉了揉眉心,这些他何尝不知,只是如果任由秦国北灭凉代、南吞巴蜀,关中的局限一下就不存在了,自己在北方辛苦经营,一转头,老家都要被人偷了。

“我会做好安排的,你也别在廪丘偷懒了,帮我看着点,过两日我就南下,去建康争取促成此事。”

谢玄知道自己劝不住他,无奈地点点头。

一场庆功的家宴失去了欢乐的气氛,草草收场。

王凝之彻夜未眠,写写画画,将各处的情况盘点了一遍。

幽州是沈劲,他胜在对王凝之忠心,又有燕山和太行山拱卫,只守不攻,问题不大;

上党是邓遐,他有野心,但上党周边只有慕容垂这个似敌似友的,安全起见,王凝之打算带他同去蜀地;

冀州方面,王凝之打算调王操之北上,再加上有郗超辅助,也算稳妥;

至于大本营司州,则没什么好担心的,函谷关外重新组织起数道防线,洛阳固若金汤。

思量已定,王凝之找来郗超,说了自己的安排。

郗超已经知道此事,担忧道:“最危险的还是冀州,这里刚刚平复下来,你这一离开,恐怕子重镇不住那些关东士族和鲜卑贵族。”

“我会带皇甫真和部分鲜卑军南下,剩余的慕容子弟,多是有勇无谋之辈,我会让陈特盯着他们,”王凝之厉色道:“至于那些世家,谁敢有异动,就是第二个卢家。”

郗超点头,“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就不再多说,不过蜀地情况复杂,你这一去还不知道要多久,就怕时间长了,有人暗中挑拨,河北民心浮动。”

“只要稳定住局面,我就会返回,”王凝之理解他的顾虑,说道:“我会将阿奴留在临漳城,你帮我多教教他。”

郗超答应下来,“早去早回,不要勉强。”

王凝之笑道:“放心,我可不是因小失大的人。”

他的根基在司州和河北,能趁这个机会布局巴蜀固然是好,但还不至于让他孤注一掷。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王凝之喊来王殊。

“我要南下一段时间,你留在临漳城,平日里多向郗长史学习。”

王殊恭敬称是,又向郗超行礼。

郗超侧了侧身子,笑道:“可不敢当,你阿耶比我厉害,不担心我教坏了就好。”

王凝之叹道:“本想着在河北休养生息,顺便建个新城,这下倒好,计划全打乱了。”

“这恰好是你的长处,”郗超点评道:“你善于捕捉机会,不管成与不成,你都敢出手一试。”

王凝之笑道:“说得我像个赌徒,那就希望这次能赌赢吧。”

“不是赌徒,是猎手,”郗超说道:“一击不成,你就会远遁,再不济也是壮士断腕。”

王凝之啐了几口,大笑道:“我这可是要出征,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郗超直起身子,严肃表情,拱手道:“那就预祝王公旗开得胜,收复巴蜀,河北的事,你大可放心。”

王凝之满意地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调侃的话语稍微冲淡了此事背后的隐忧,两人都是果决之人,既然想好了要去做,那就不再犹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