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8章 我有一计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翌日,王凝之带着沈劲和几名护卫出了金墉城,来到流民聚集地。

在沈劲的大声招呼下,流民们慢慢聚拢过来,一脸迷惑地看着眼前的几人。

王凝之拍了拍手,大声道:“我是洛阳太守王凝之,有件事想与大家商议。”

流民们互相看了看,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这是唱的哪一出。

沈劲见王凝之这么说话,好笑之中又有些着急,跳上高处大喊:“府君想扩建金墉城,让大家都住进来,你们觉得如何?”

流民们这下有了反应,齐声大喊:“好!”

沈劲看了眼王凝之,问他要不要再说几句。

王凝之一脸尴尬,示意沈劲继续。

“搬运材料和砌墙都需要人手,没有工钱,但是管饭,愿意的一会过来报名。”沈劲简单粗暴地把事情说完。

流民们这回更激动了,纷纷喊道:“哪里报名,我可以。”

沈劲招呼几名军士过来,让他们统计人数,做好分工。

安排好一切,沈劲一脸得意地走到王凝之面前,笑道:“叔平太斯文了,还说什么商议,他们哪里敢接话?”

王凝之摇摇头,上次在鲁阳也亏了刘县令帮腔,看来自己还没学会怎么和百姓们沟通。

他们更习惯接受命令,你越和气,他们越不会。

砌墙的砖石都是现成的,拆了东墙补西墙,所以根本不愁材料,人力也富裕,本来就要施粥的,现在算是以工代赈了。

再说筑城是为了自己,所以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工程质量完全不用担心。

王凝之又招募了一批人负责守城器械的打造,主要是抓紧时间出城去砍树回来,眼下还不太冷,再晚冰雪封路,就不方便出城了。

在这个御寒手段极其匮乏的时代,取暖基本靠火,所以冬日里穷人是尽量不出门的。

洛阳如火如荼地建设时,其他地方也没闲着。

慕容恪击败了诸葛攸,在黄河南岸设置了县令,进一步蚕食青州之地,黄河东线已经彻底失守。

北上的荀羡先胜后败,因病重撤回了下邳,不久便病逝了。

这一年,东晋朝廷损失多名要员,谢奕和荀羡之外,王导三子王洽也英年早逝,他和荀羡都只三十六、七,便相继凋零。

接手徐、兖两州刺史的,是王凝之的二舅郗昙。

洛阳以北,鲜卑人与实力大增的吕护小作交锋,互有胜负,然后天降暴雪,双方罢兵。

王凝之得到消息,庆幸又得到了几个月的喘息时间。

这个冬天邺城还传出消息,燕主慕容儁打算征兵一百五十万,一举荡平秦晋两国,好在他这个丧心病狂的想法,被清醒的大臣劝住了。

暂时的平静,让王凝之将精力投入到建设之中,同时对工作重新进行了分配。

沈劲负责金墉城的防务,何午为他的助手;李寿负责军队的操练,姜顺负责内政,刘桃棒负责协调流民建设新城。

上次沈劲在荥阳遇到的猎户郑遇,回到山中接了家人后,辗转也来到了洛阳,沈劲很看好他,让他负责刺探情报。

王凝之除了这几人外,还剩个毛头小子郭敬,负责监工守城器械的制造。

他上次回去想带个弟弟过来就是这个原因,随着百姓增多和军队的扩张,他迫切需要帮手。

之前还想着谢玄差不多到年龄了,可以出来锻炼下,结果又遇上守孝,得等两年多。

这个时代,人才选拔就是世家之间互相推荐,所以缺人这事没办法,只能一边往前走,一边慢慢发掘了。

一切缓慢推进的时候,洛阳工地迎来了几个不速之客。

吕护看着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真是胆大敢为,敌人都要打来了,还在扩建城池。

“王太守真是大手笔,再过几年,洛阳城都可以恢复如初了。”

王凝之怎么听这话有些别扭,感觉不是称赞,更像是讽刺,笑道:“我是有这心,不过也得吕刺史将鲜卑人挡在河北才行。”

吕护的突然到访,让王凝之有些意外,不过对方只带几人过来,足见诚意。

王凝之亲自出城将几人接入府中,奉上茶果。

吕护年近五旬,各家势力投靠了个遍,知道自己是啥口碑,于是也懒得铺垫,直接进入正题,“开春后鲜卑人必将卷土重来,野王城小兵少,抵挡不易。”

王凝之一边敷衍,一边揣度他的来意,“使君所言极是,我已向朝廷申请水军,开春便会进入黄河,必定不会让使君孤军奋战。”

“太守这是老成持重之法,我有一计,虽然冒险些,但若能成功,便可将鲜卑人彻底赶走。”

王凝之不动声色,“愿闻其详。”

“朝廷派大军渡河,我愿为先锋,奇袭邺城。”吕护语不惊人死不休。

王凝之真想把茶杯扔他脸上,这是什么馊主意,孤军深入,还长途奔袭,当鲜卑人是在邺城外面搭帐篷么?

但凡人家关了城门,不就有去无回了?

这哪里是冒一点险,这简直是开玩笑。

王凝之眨了眨眼,委婉问道:“不知如何偷袭,沿途可有接应,城中可有内应?”

吕护一摆手,“不用那些,兵贵神速,大军突然出现在邺城,鲜卑人必定慌乱,举止失措,我们只需要趁乱拿下宫城,燕军就大势已去。”

听着还像模像样,有点斩首行动的意思,可是不是把对手当成猪了。

王凝之没有反驳,点头道:“如此妙计,使君可有上奏朝廷?”

“已经上奏,”吕护很有信心的样子,“这次过来,一是还王太守上次渡河的信任,二是希望王太守能一起向朝廷上书,促成此事。”

王凝之一口答应,“当然,若能毕其功于一役,都是使君的功劳。”

两人相谈甚欢,吕护顺势提出想去城楼上看看。

王凝之面露难色,“外面天寒地冻,我身子不耐寒,恐怕不能相陪。”

吕护忙道:“不劳烦太守了,我对洛阳城神往已久,上去看上几眼,于愿足矣。”

“怎可让贵客单独行动。”王凝之笑了笑,喊来刘桃棒,吩咐道:“使君想上城楼看风景,你陪着去,注意安全,外面冷,看完了早些回来。”

说完又喊来李寿,让他带着吕护的几名部下先去吃酒,暖暖身子。

吕护见他安排妥当,只得在刘桃棒的带领下登上了城楼。

雪后的洛阳城头,极目远眺,确实很美,不过吕护走几步,刘桃棒便跟上几步,一直卡在吕护身侧。

吕护不耐烦道:“不要跟得这么近,我自己随便走走。”

刘桃棒挠挠头,“郎君提醒要注意安全,我这是怕你不小心掉下去。”

吕护看他一副憨样,有火无处发,转了个念头,问道:“城楼上怎么看不到守城器械?”

“不知道,我不管那些的。”

“那你是管什么的?”

“我给百姓传道,你信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