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19章 谢玄西进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回到战船上,刘袭同样对王凝之劝慕容垂自立的行为表示不解。

“若是慕容垂称帝,对鲜卑人的号召力可不小,慕容德很可能会选择臣服,幽州和冀州的鲜卑人说不定会选择叛逃,对我们并无好处。”

“你这话有些道理,但不尽然,”王凝之笑道:“他若是打回关东,冀州和幽州的鲜卑人确实有可能倒向他,可你说那帮人会抛家舍业、跋山涉水去并州投靠慕容垂,那还不至于。”

刘袭想了下,对这点表示认同,但仍有疑惑,“可他如果称帝,对慕容德和漠南的鲜卑人吸引力还是有的,可以将那些人凝聚到一起。”

王凝之解释道:“你当我不说,慕容垂就不会称帝吗?我抛出慕容德要自立的消息,他们兄弟之间来往不便,多少会生些嫌隙,至于漠南的拓跋鲜卑,先抗住秦人的进攻再说吧。”

刘袭叹服,“王公深思远虑,令人佩服。”

“少奉承我,我可不吃这套,”王凝之笑道:“我等着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

刘袭和诸葛求拱手道:“请王公示下。”

王凝之下令道:“战船分为两队,一队负责配合慕容垂,接应鲜卑骑兵渡河骚扰关中,一队进入潼关至陕城的航道,伺机而动。”

“陆上作战,我会在慕容垂之后行动,调集队伍从卢氏进攻弘农,从新安进攻陕城,到时你们俩负责策应。”

诸葛求问道:“王公打算亲自指挥吗?”

“不了,”王凝之早已考虑过此事,“我会返回洛阳,奏请朝廷,调谢幼度前来负责潼关以东的战事,你们到时听他号令。”

两人高声称是,他们与谢玄合作过,对这个安排并无异议。

交代好前线的事,王凝之坐船返回浢津,在疲于奔命的张蚝赶到前,率军返回卢氏,将部队留下,带着亲卫回到金墉城。

先前返回的刘牢之正在城中可怜巴巴地等着他。

王凝之不理他,先上书建康,表奏朝廷晋兖州刺史谢玄为征西将军,负责与秦人的作战。

见自己的活被人接手,刘牢之在边上急得抓耳挠腮。

王凝之又拿出一个空白奏疏,说道:“接下来就是处置你了,你说我该把你弄到哪里去呢?”

刘牢之不敢做选择,忙道:“任凭王公安排。”

他知道自己的雍州刺史肯定是没了,可看王凝之的态度,还不至于打落尘埃。

王凝之提起笔,问道:“我要是处罚过重,你会不会心生怨怼?”

刘牢之老实道:“不会,我的一切都是王公给的,只是眼下正值用人之际,希望王公能再给我个机会。”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王凝之笔走龙蛇,飞快地写完,“我会奏请朝廷,调你回京口,接任晋陵太守一职。”

刘牢之闻言有些失望,但还是俯身表示听命。

王凝之看他表情,问道:“怎么,不服气,还是不想去?”

刘牢之挠挠头,“服气的,就是不知道回江东我能做什么。”

“你就不能长长脑子?”王凝之用力敲了几下身前的案几,“京口紧挨着建康,位置何等重要,如今是幼恭管着,但他不善军事,所以才让你过去。”

刘牢之大喜,连连点头,但随即又迷惑道:“现在打进建康城,是不是时机不对?”

“骂你没脑子,你就真当自己没有了吗?”王凝之气道:“让你回去训练队伍,有备无患,你在想什么呢?”

刘牢之哦哦两声,“懂了,这回真懂了,保证不会出岔子。”

王凝之看他这个样子,拍了拍脑门,突然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

“回去之后,没有我的命令,你就专注于募兵、练兵,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有需要的话,我自然会派人通知你。”

刘牢之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无有不应。

王凝之又道:“有空多读点书,遇上处理不了的事,可以先联系京中的子敬,他会帮你的。”

刘牢之笑着连连点头,知道王凝之还是信任他,他就没有顾虑了。

王凝之打发走了刘牢之,命人火速将两道奏疏送往建康。

虽说只是走流程的事,但该有的步骤王凝之还是一样不缺。

谢玄的任命王凝之考虑再三,可除非他自己亲自领军,否则谢幼度就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在洛阳待了数日后,王凝之便动身前往兖州治所廪丘。

谢玄刚应长姊谢道韫的邀请,带家人去临漳城游玩了一番,才回来就听说王凝之到了,有些奇怪。

“姊夫怎么不提前派人传个话,我可以在临漳多待几日,等你回去。”

王凝之笑道:“事发突然,有些公务找你。”

说着他便将刘牢之的事说了,又把自己的安排说了下。

“潼关一带的局面比较复杂,除了你,其他人去我都不放心,只能辛苦你了。”

河北被王凝之拿下后,谢玄在兖州可以说是逍遥自在,毫无压力,突然天降重任,他有些猝不及防。

“姊夫这么信任我吗?我可没把握能在慕容垂和秦主苻坚那里讨到好。”

王凝之笑道:“眼下局势明朗,秦国的主力在北方,你和慕容垂联手,将秦军逼回潼关,这不算什么难事吧?”

谢玄问出关键问题,“慕容垂可信吗?”

“暂时没问题,”王凝之说道:“他是一个极能隐忍的,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不会选择和我翻脸。”

谢玄嗯了一声,又问:“需要我带兖州军前往吗?”

“能带当然更好了,”王凝之大笑道:“不过我安排了刘袭和诸葛求在那边,洛阳也会全力支持你,所以这方面你不用担心。”

谢玄再无顾虑,当即道:“那我这边没问题,只要朝廷诏令下来,我立刻出发,前往函谷关。”

对外作战的话,谢玄不会拒绝,谢安也没理由阻拦,所以王凝之并不担心建康会驳回自己的奏疏。

搞定了谢玄,王凝之疲惫地靠在凭几上,感慨道:“拿下河北后,感觉敌人更多了,你还算休息了一阵子,我可是一日都不得闲。”

“听阿姊说了,”谢玄笑着答道:“关东世家和鲜卑贵族都不消停吧,上次的刺杀,可是吓了我一跳。”

王凝之叹道:“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总需要花点时间慢慢收复的。”

这话出自《尚书》,是说民心的归附是无常的,他们只怀念仁爱的君主。

谢玄听到这话,扬了扬眉梢,但没说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