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47章 梓潼争夺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深夜的广汉城,诸葛求率军突围。

此举有些出乎徐成的预料,但却合了他的心意,他志在夺城,打通进入梓潼郡的通道,所以对突围的晋军只是稍加阻拦,追到涪水边上,便在战船射下的箭雨中放弃了追击。

可看着战船居然顺流而下,徐成心中的疑惑更甚,赶紧派人跟上船队,想要探明它们的去向。

如果晋军收缩兵力,是为了守卫剑阁和涪县,那么这些败军应该北上才对,怎么就直接南下了?

涪县这边,杨安的进攻则不太顺利,何谦的防守无懈可击,仅仅带了一万人过来的杨安吃不下这块硬骨头。

好在徐成打穿了整个巴西和广汉,率军前来支援。

除去伤亡和沿途的留守人员,秦军在涪县城外合计有两万余人。

徐成向杨安说了晋军南下的事,问道:“他们会不会是走南安,进攻成都去了?”

杨安觉得不太可能,“他们放弃了巴西,又丢掉了广汉,明显是想固守梓潼,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去打成都?”

“那就奇怪了,”徐成说道:“既然晋人决定固守梓潼,广汉守军怎么会这么容易便弃城南下?”

两人讨论了一阵,都有些没头绪。

好在没过多久,跟踪战船的斥候传回消息,广汉的败军去了垫江,晋人正在城外的钓鱼山上修筑堡垒。

杨安对蜀中的山川地形做过了解,恍然道:“原来如此,他们这是做好了梓潼失守的准备,想要借助钓鱼山的地势阻拦我军顺流而下,而且若是以后重来争夺益州,钓鱼山也可以作为晋军前进的据点。”

徐成觉得合理,点头道:“王凝之真是难缠,哪怕输,也要留下点后手让人不痛快。”

杨安看向依旧耸立的涪县,叹道:“此次入蜀,一开始太顺利,而后又反复,好在景略来了之后,局面再次好转,现在只需要拿下剑阁,梁、益二州便尽入囊中,就算王凝之还有准备,那也不过是徒劳。”

徐成振奋精神,“明日攻城,我亲自督战,誓要将涪县拿下。”

杨安没有反对,连日的攻城,他麾下的将士都有些疲乏,正好休息下,让徐成顶上。

不过攻城这种事,个人的勇武并无多大意义,徐成带着自己的一万多人接连打了三天,仍是毫无突破。

杨安见状,制止了他的蛮干,带着两人的队伍一起撤回到涪水西侧。

原因无他,秦军的粮饷出了问题。

徐成远道而来,是沿途征集军粮的,两人合兵后,自然是吃的杨安从成都带来的军粮。

如此一来,粮草消耗就超出了杨安的预计,而晋军的战船还在涪水上来回巡视,为了尽快将粮食运到对岸,杨安不得不让大军回撤,接应一下运粮队。

正好让连续作战的徐成军休息一下。

徐成不爽道:“一座县城,居然拦下我们数日,晋人的守城能力还真是让人头疼。”

“不是晋人,只是王凝之,”杨安叹道:“想我们南下之时,从南郑到成都,哪座城不是望风而降,愚蠢的杨亮之流,甚至不自量力地领军出城与我们交战,哪里会像王凝之的部下这样,坚守不出,据城而战。”

徐成不屑地冷笑两声,“好在涪县只是座小城,就算他们再能守,多给我几天时间,也是能拿下的。”

杨安笑道:“那我就等着徐将军大显身手了。”

接收了成都运来的粮草后,大军再次渡河,来到涪县城下。

徐成大话都放出去了,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接连数日亲自指挥攻城。

何谦的防守依旧缜密,但就像徐成说的,涪县毕竟是小城,唯一的优势可能是城外的水路,但杨安率军堵在岸边,让他们无法呼应。

数日的血战之后,守军明显出现颓势,秦军开始攻上城头,虽然很快被击杀,但胜利在望。

徐成下来后,与杨安说道:“守军已经不支,很可能会选择突围,今晚我们加强戒备,封锁四门,尤其是涪水这边,防止他们上船逃走。”

杨安点头应许,两人分头在城门外布防,靠近涪水的西门,更是调集了重兵把守。

这日深夜,城内守军果然如他们所想的那般,想要弃城突围。

城头燃起数道烽火,涪水中的战船也慢慢向岸边靠近。

徐成和杨安领军堵在西门外,等着和守军做最后的较量。

但事情再次出现了偏差,守军是突围了,但不是从西门。

何谦打开东门,亲自率领一队骑兵开道,杀散了挡在门外的秦军,一路向东边的梓潼城奔去。

等到徐成和杨安赶到时,晋军已经在夜色的掩护下进入了绵延的群山之中。

徐成判断失误,狂怒地挥舞着马鞭,大声斥责西门外的守将。

杨安则皱眉道:“情况有些不对,我们似乎在被他们牵着走,之前在广汉,以为他们要北上,可他们南下了,适才以为他们要走西边,他们却又东出了。”

徐成训完下属,犹自气愤难当,怒道:“我看他们就是首尾两端,未能达成一致,既想坚守梓潼郡,又觉得可能守不住,想退到垫江,所以各自为战。”

他这个解释倒是说得通,但看着仍在涪水上游荡的晋军战船,杨安心中总觉得不安。

不过涪县已经拿下,下一步就是梓潼城了,他们再次留下一千人守城,然后带着大部队往东追去。

梓潼城位于一片丘陵之中,梓潼水从城边流过,顺流而下,在广汉城以北汇入涪水。

何谦已经在梓潼守军的接应下,率领残部进入城中,站在城头看着从远处而来的秦军。

这里是剑阁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地势也更有利于防守,所以何谦早就做好了将秦军拖在此处的打算。

杨安和徐成来到一处土丘,看着嵌在山间的那座梓潼城,同时叹了口气。

不愧是梓潼郡的郡城,这地势、这规模,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杨安不禁苦笑道:“一关又一关,一关更比一关难。”

徐成接连经历了广汉和涪县的攻城战后,也收起了狂妄之心,“最后一关了,只要拿下此城,就可以直达剑阁,打通前往汉中的通道。”

两人对视了一眼,策马下了小土丘,开始部署攻城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