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9章 吕护的私心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从戴施手里得到金墉城,是王凝之和沈劲早就计划好的。

用身份压制,让戴施主动退让,是最好的结果,所以王凝之从进城开始,便一直向对方施压,逼迫戴施最终选择接受自己的建议。

戴施主动离开,王凝之以刺史府长史的身份,顺理成章地接管了洛阳的一切。

首先自然是将守卫皇陵的将士全部召了回来。

人手本就不够,司马家的先辈们就委屈下,自己照顾自己。

这样一来,王凝之手下就有了两千五百人。

沈劲收拢了队伍,将鲁阳带来的军士打散编入其中,挑了几个精细的猎户渡河,进入太行山打探情报。

还在正月里,苻坚便派出五千骑兵,由邓羌率领,抵达汾水。

张平坐镇平阳,派义子张蚝率军出战,双方小规模接触,张蚝勇猛难当,邓羌小挫后,避而不战,等候苻坚大军到来。

上党这边,进攻冯鸯的是前燕的上庸王慕容评,这位史上赫赫有名的卖水太傅,这会还没当上大自然的搬运工。

王凝之坐镇金墉城,一边整理河北的情报,一边遣人送信给盘踞野王的吕护,表示愿意与他结盟,共同对抗南下的胡人。

鲜卑人对上党用兵,下一步自然是渡河,占着孟津渡口的吕护再一次面临抉择。

七年前他便投降过东晋,不过远在江南的建康朝廷并没把他当回事,所以他扭头就换了个主人;

四年前慕容恪率军攻下了他所在的鲁口(今河北饶阳),吕护一路南逃到了野王,还是选择了投降,被封为宁南将军、河内太守。

好日子刚过了四年,鲜卑人再次南下。

相较于前燕朝廷,吕护还是更愿意投降东晋,但又不愿意给东晋当炮灰,一番思量,他回信要求与王凝之见上一面。

沈劲极力反对王凝之前往,“贼心不可测,指不定将叔平扣住,送往邺城邀功,换取鲜卑人的信任。”

王凝之也觉得风险有点大,但时间不等人,南边迟迟没有消息传回,再耗下去,张平和冯鸯就要成为阶下囚了。

“你容我再想想。”

沈劲见他不死心,再次提议,“不如由我前去与他会面,看看他的态度。”

“不可,他是要见我,所以要么不去,要么我去,不然起不到效果,反而容易激怒对方。”

“反正你不能去,我们另外再想办法,大不了绕过孟津。”

王凝之知道他是担心自己,但眼下形势不利,不搏一把就毫无机会了。

“我意已决,就依他所说,在渡口见面。”

不等沈劲反驳,王凝之伸手拦下,“机不可失,我有把握的,就算结盟不成,他也不至于对我动手。”

“那我率军保护叔平。”

“不用,都到人家地盘上去了,你总不能把洛阳所有军队都带上。”王凝之笑道:“放心,吕护能活到今天,不会是个莽夫的。”

沈劲叹了口气,若是战场拼杀,他毫不畏惧,但这种勾心斗角的事,他确实帮不上忙。

黄河到了孟津后,河道转为平坦。

王凝之告别护送的沈劲等人,带着姜顺准备登船过河。

郭敬从人群中冲出,趁众人不备,也跳上了船。

王凝之让他下去,“不许顽皮,今日有大事,你跟他们在此等候,我去去就回。”

郭敬躲到船尾,大声道:“什么顽皮,我又不是小孩子。”

“好好,你不是,那也要听话,快下去。”

郭敬梗着脖子喊道:“你的命是我阿耶救的,所以我要保护你。”

王凝之愣了下,有些感动,上前理了理他的衣服,“那就一起去。”

郭敬高声答应,和姜顺一起站到王凝之身后。

船行不多时,便看到对岸搭着几个小棚子,不少军士沿河站立,渡口不远处更是乌压压的两队骑兵。

王凝之低声吩咐,“不要害怕,挺直腰杆跟着我就行。”

郭敬哼了一声,斜眼看了下姜顺,“我才不怕。”

姜顺没理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

停船后,王凝之跳下船,对着站在队伍最前方,上下打量自己的魁梧汉子拱手道:“琅琊王凝之,见过吕将军。”

吕护看着这位没穿官服,褒衣博带的年轻人,有些失望,但还是讲起了客套话,“王长史年年少有为,让人佩服。”

“我以为吕将军是在想,原来是个依靠门荫的世家公子,白白浪费我的时间。”

吕护闻言有些错愕,继而大笑道:“王长史真会说笑,这边请。”

说着两人来到棚下落座,姜顺和郭敬在王凝之身后坐下。

“荒郊野外,怠慢了贵客,王长史见谅。”

“幸得吕将军邀请,凝之首次踏足河北,欣喜之至。”

吕护不爱打哑谜,开场结束,直接进入正题,“王长史所说的结盟,不知是何意?”

王凝之正视对方,“这就要看吕将军的意思了,若是愿意重回我朝,那固然是最好,若是仍有疑虑,我们也可以先携手解决当下的问题。”

“当下什么问题,愿闻其详。”

“将军何必考我,如今鲜卑人兵临上党,离野王已不远矣,莫非将军以为他们会就此停住南下的脚步?”

吕护以拳击掌,也不遮掩,“正为此事烦恼,慕容评差人让我出兵相助,我尚未回复。”

“将军以为出兵上党能解决以后的困局吗?”

吕护没有回答,反问道:“王长史以为我们双方结盟,就可以阻止鲜卑人了?”

王凝之淡然一笑,“当然,冯鸯将军在上党经营多年,若再有我们从旁策应,鲜卑人肯定讨不到好。”

吕护心里盘算了一下,“王长史可以出多少人马?”

“一千人。”

吕护这回是肉眼可见的失望,说得天花乱坠,最后就派这么点人。

王凝之也知道有点寒碜,笑着继续补充:“吕将军不要嫌人少,重要的是我们的旗帜,鲜卑人可不知道我们来了多少人。”

吕护脸色还是有些难看,“王长史莫不是想驱虎吞狼,挑动我们去和鲜卑人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在后面坐收渔利。”

“吕将军说笑了,若是凝之这么想,直接在南岸等着就是,何必蹚这趟浑水。”

道理虽是如此,但一千人也太敷衍了,吕护看起来有些犹豫,毕竟一旦动手,他就没有回头路了。

王凝之见状,只得继续画饼,“一千人是代表的洛阳,如果将军愿意重回我朝,凝之可以向朝廷申请调兵。”

吕护叹了口气,终究是舍不得这份家业,建康天高皇帝远,根本管不着自己,邺城却已经近在咫尺了。

王凝之笑着一锤定音,“我出一千人相助,将军应该感到安心才是,若是我能出到一万人,将军不是更头疼?”

吕护一听也乐了,“王长史风趣,那便烦请上书朝廷,速速派兵增援。”

王凝之举起酒杯,“将军放心。”

吕护的嘴角掠过一丝笑意,转瞬即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