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73章 谢道韫擂鼓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邓遐安排郭敬先去吃点东西后,找来李寿和刘牢之商议。

虽然这两人的身份远不如他,但毕竟代表的是王凝之,部众也不比他少。

李寿的意见是走洛水,先去救援金墉城,因为那里情况比较危急,他们可以依靠水军掩护,牵制攻城的燕军,同时让城中知道援军到了。

邓遐对这个提议不是很感冒,他更倾向于正面作战,而不是策应,于是又问刘牢之,“道坚觉得呢?”

刘牢之的意见的确不一样,“郭敬方才说了,孟津关那里还剩一半浮桥,我们可以将船停过去,配合守军强渡作战,先解决掉那里的一万人。”

邓遐一击掌,喜道:“我也是这般想法,先救出王府君,再合兵去金墉城。”

李寿觉得不妥,“船队往返需要不少时间,若是去了孟津关,就只能走陆路去救援金墉城了。”

眼下他们船在洛水,一路向东就是洛阳,可逆流进入黄河后,孟津关并无水路与洛阳相连,他们要么坐船再沿原路返回,要么丢下船只,陆上前往金墉城。

然而绕上一大圈,金墉城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候,所以最好选择走陆路。

可本来兵力就是劣势,对方还有骑兵,陆地作战,风险很大,很容易救人不成反被围攻。

李寿的顾虑很有道理,众人各抒己见,无法达成统一,陷入僵局。

填饱肚子回来的郭敬听他们争论了一阵,怯生生道:“可否听我说两句?”

三人停下争执,同时看向他。

郭敬小声道:“荆州的援军应该不远了,我们只需要堵上几道关隘,急的就是燕人。”

他一直待在王凝之身边,对整个局面看得比这三人更清楚。

邓遐听罢,赞许道:“不错,燕人并不知道我们放弃了虎牢关,所以在得知孟津关失守后,肯定无心攻城,而是率军前来夺关。”

李寿这下不反对了,众人达成一致,调动战船入河,前往孟津关。

送走郭敬后,王凝之一直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每日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城头远望。

燕军在野王方面的援军来到对岸驻扎,约莫两千人的样子,重新运来搭建浮桥的材料,做好了接应的准备。

这天早上,望穿秋水的王凝之终于等到了来自东边的援军,一支船队顶着朝霞逆流而上,向孟津关驶来。

王凝之赶紧通知沈劲,做好战斗准备。

南北两岸的燕军都发现了这支队伍,但不知虚实,没有贸然上前。

邓遐看了一眼形势,当即下令战船靠北岸停下,先用弩箭逼退敌军,然后放下跳板,亲自率军出击。

两千北岸的援军是来接应渡河的,哪里是邓遐的对手,很快便被邓遐率五千人杀退,一路逃回了野王。

邓遐下令众人拆毁燕人准备的浮桥,这才回到船上。

南岸的燕军这下傻眼了,只得组织人手靠近河岸,打算阻止邓遐上岸。

可水军的弓弩手不少,又专门选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登陆,燕军暴露在洛阳军火力之下,被城头和船上两头夹击,损失惨重。

燕将这时才发现援军的数量之多,不在自己之下,果断放弃了拦截,率军撤走,前往金墉城与大部队会合。

王凝之大喜过望,直接出城迎接众人。

邓遐等人上前汇报了情况,王凝之揉了揉郭敬的头发,笑道:“大家干得不错,接下来就是配合援军,将这支燕军困在洛阳境内。”

众人大声称是,极为振奋。

王凝之重新布置任务,安排几艘战船带李寿和两千人返回虎牢关,让燕军知道关中有人即可,若是大军到来,稍加抵抗便退入河中,不用死守。

虎牢关离金墉城比较远,不会是燕人的首要选择,况且关口狭小,能阻拦一会也够了。

接着他又安排沈劲率五千人拆掉河中的浮桥, 从船上搬下战车,背水列阵,复刻了刘寄奴大名鼎鼎的却月阵。

船上保留弓箭手,作为远程输出;

战车弧形列阵,以河岸为弦,车辕上架设巨盾,保护战车和车后的士兵;

每辆战车配备大弩一张,数名士兵手持长槊藏于盾后,远则以大弩攻击,中则弩箭齐发,近则以长槊杀敌。

准备就绪后,王凝之带着邓遐等人回到关内,等待决战到来的那一刻。

金墉城中。

谢道韫的出场让城中军民重新燃起了斗志,成功地又拖延了几日。

慕容尘有些暴躁起来,五万大军攻打一座小小的金墉城,居然折损了上万人,还没有攻入城中。

傅颜心生退意,劝道:“强攻终归是下策,不如先撤回去,以后再找机会。”

慕容尘不甘心,他是此次攻打洛阳的主力军,若无功而返,朝廷势必追责,于是他烦躁道:“今日最后来一次,我亲自阵前督战,还是拿不下的话,就听你的。”

傅颜点点头,没有强求,毕竟局面还在掌握之中,南边的探子没有告警,说明洛阳的援军还远着。

这天的攻城,慕容尘带着督战队在城下压阵,亲手砍了几名他认为作战不力的队长。

燕军士兵慑于他的杀气,不敢消极怠工,比前几天更加卖力地往城上冲。

守军很快就察觉到了异样,燕军不怕死地一个接一个沿着云梯往上冲,就算被长枪刺中,也双手握住扎入身体的长枪不撒手,想将守军也带出城墙。

守军只得松手,让他带着长枪一起坠落城墙。

楼车上的燕军也增多了,冒着被床弩撕成碎片的风险,不停地往城墙上放箭,直到楼车倒塌的那一刻。

洛阳军的主力在十几日的作战中,早已损失过半,如今在城楼上战斗过几天的,都算是老兵了。

刘桃棒在望楼上看到战况,十分着急,愤怒地一拳一拳打在窗户上。

谢道韫从他的反应就知道情况不利,站起身靠近窗口,问道:“怎么了?”

“燕军来了个将军督战,就这一会已经在阵前杀了好几个队长,所以燕军今日都豁出命了。”刘桃棒有力无处使,心中烦躁。

谢道韫强行振作起来,吩咐道:“你打开窗户,再将战鼓搬过来,我亲自为大家助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