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85章 王猛离世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榻上的王猛恢复了些神采,首先为这次的失利请罪。

“此次与晋、燕两国的较量,皆因王凝之从中作梗,最终功亏一篑,我对此判断有误,实在愧对陛下。”

苻坚闷声道:“朕已经说过了,此次我们守住了各处关隘,打退了来犯之敌,并不能算输。”

“话虽如此,但布局失败,就是输了,”王猛的语气中满是遗憾,“若是能通过此战,让王凝之与桓家、慕容垂的关系破裂,关中无忧矣。”

苻坚反过来安慰王猛,“这几年,我们接连拿下北方的凉、代两国,又夺取了汉中,何惧他王凝之。”

在他们眼里,王凝之并不能代表整个晋国,而只是河洛和关东的拥有者。

王猛叹道:“我们在扩张,他也没闲着,洛阳新城已经开建,他离南下建康之日不远了。”

苻坚有些不屑,“焉知他会不会是下一个王敦或者桓温,就算侥幸让他成了,也指不定是个王莽。”

“他不会,”王猛认真道:“从王凝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是一个深谋远虑、步步为营的人,一旦他决定入主建康,晋国上下恐怕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所以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苻坚不想讨论王凝之是个什么样的人,直接问道:“景略的意思,是让朕继续与洛阳开战,拖慢他南下的脚步吗?”

王猛轻笑着摇摇头,“不,继续打下去,只会助涨王凝之的声势,我们应该遣使建康,表示愿意和晋国休战结好,两下罢兵。”

苻坚想了下,“景略的意思,是借此挑拨晋国朝廷和王凝之的关系,让他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放到篡位一事,甚至兴兵南下夺权,对吗?”

“正是,”王猛替他分析道:“王凝之在北方给流民发放土地、争取民心的那一套,在江东无法实现,如果来自外界的威胁减小,晋国国内的那些世家自然会重新考虑王凝之的价值。”

国有外敌,那就团结一致,王凝之战功卓着,不可或缺;

可若是太平无事,大家就该舒服享乐,别有用心的王凝之就变得不受待见了。

苻坚自己就是篡位上来的,对此事前后的困难深有体会,何况他还只是宗室内的争斗,王凝之却是要改朝换代,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道理是如此,可建康还有反抗王凝之的能力吗?”苻坚质疑道。

“建康是没有,但那些世家有,”王猛说道:“除了王凝之的部下,没有人愿意看到他打破现有的局面,改朝换代对那些人并无好处,而王凝之的施政方略明显是不利于世家大族的。”

苻坚点点头,这点上他和王凝之类似,一方面不得不倚重世家的人才,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打压豪强,维系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王猛说到这,苻坚基本上已经明白了,就是双方休战,缓和晋国的外部矛盾,让他们重新回到内部的争权夺利上来。

秦国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土地和百姓,等到晋国动乱,此消彼长,那时才是秦国再次动兵的时机。

“景略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了,”苻坚叹道:“国内的事,不知道还有没有要教朕的?”

王猛的脸上再次浮现笑意,“国内的事,不管是整顿吏治、减赋禁奢、招抚流民,还是兴建学校、推崇儒学,陛下都做得很好了,我没什么可以说的。”

苻坚得到如此表扬,面上却更显悲伤,“这些都是景略你制定的政策,朕不过是全盘接受,照例施行罢了。”

“陛下自谦了,”王猛说道:“没有陛下的大力支持,这些事都是做不成的。”

苻坚只是摇头,红着眼眶没有说话。

王猛费力着继续说道:“若说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那便是陛下过于宽仁了,鲜卑和西羌的那些降伏贵族贼心不死,陛下却将他们都留在身边,迟早成为祸患。”

虽然在这个时空没有完成灭燕,但秦国还是先后灭了仇池、凉国和代国,没有了慕容那一大家子,可苻坚还是留下了与慕容氏同为鲜卑族的拓跋家和乞伏家。

“朕以心换心,相信他们不会背叛的,”王猛每次劝他铲除这些归降的贵族,苻坚总是这么回答:“再说他们都在朕的掌握之中,真要有什么异动,也逃不出朕的眼线。”

王猛最后一次苦劝道:“身逢乱世,不能只靠仁义,那些人的臣服只是暂时的,一旦出现机会,他们肯定会冲上来狠咬一口,陛下就算不杀他们,也不该让他们继续身居高位。”

苻坚对投降的异族已经不是简单的宽仁了,因为他不仅不杀,还重用,比如将北方草原分给鲜卑独孤部和匈奴铁弗部,将陇西交给鲜卑乞伏部,投降的他国君臣也照单全收,各有封赏和官位,其中还不乏继续领军者。

所以秦国的隐患是从一开始就种下的,王猛在这一点上,并不能阻止苻坚,历史上他用了金刀计也没能除掉慕容垂,便是一个明证。

苻坚的仁简直不像一个君主该有的,因为他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臣民,对敌人也是。

比如淝水之战前,苻坚还专门为晋国的三位大人物准备了官职:司马曜是尚书左仆射,谢安是吏部尚书,桓冲是侍中。

很难想象秦国的将士知道他的这个安排,会是什么想法。

不过看着身体前倾、一脸恳切的王猛,苻坚这回有些松动,“朕知道了,后面会加强对那些人的管控,慢慢收回他们的权力。”

王猛松了口气,重新靠了回去,叹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陛下若能做到这个,我死而无憾了。”

苻坚握住王猛的手,哽咽道:“景略,以后的路还很长,你再坚持下,我们一起扫平六合。”

王猛又想起一事,挣扎着起身说道:“我死后,陛下不要急着攻晋,一定要先清理国内的那些祸害,等到王凝之行篡立之事,江南动荡之时,再兴兵不迟,但如果没有出现这种机会,那就继续等,一统天下,是需要天时的,急不来。”

苻坚见他这个时候还在为国家考虑,心中的悲苦更甚,连连点头,“朕知道了。”

王猛欣慰地闭上眼,倒了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