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94章 嘉宾北上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撵走拓跋什翼犍之后,吕光一路率军南下,抵达雁门。

从范阳返回的慕容楷亲自坐镇雁门关,守卫并州的北大门。

吕光尝试了下攻关,在扔下几百具尸体后选择放弃,率军向东北方向进发,来到平城(今山西大同)。

平城是代国的南都,但代军主力都已撤走,秦军轻松占领此城。

吕光志不在此,继续沿着太行山东进,抵达代郡郡城代县(今张家口市蔚县代王城镇)。

慕容楷则率军抵达代县数十里外的平舒(今大同市广灵县平城村),保持对秦军的监视。

双方的队伍在太行山的北部山脉中耗时多日,一直从代县追逐到了上谷郡的居庸(今北京延庆)。

秦军无法进入并州,也打不开进入幽州的通道。

吕光不甘心地劫掠城外的村落,想要继续耗下去,但此时沈劲已经北上,率军抵达军都山,随时准备出关和并州军一起夹击秦军。

收到斥候的回报后,吕光无奈退回平城,一边向长安奏报最新进展,一边差人去寻找拓跋什翼犍的主力位置。

吕光率军大老远跑一趟,既然南下的路被堵了,决定拿代国出出气。

临漳城内,王凝之正在查看冀州和幽州的户籍档案。

在得到河北之后,如果再算上兖州和青州,他治下的人口数量已超过千万,这还不算世家大族的隐匿人口和未登记的依附民或流民。

所以对王凝之而言,眼下的首要任务不是进攻,而是快速完成河北土地和人口的再分配,重新招募军队,提升战力。

正当他和皇甫真等人为这些事忙得不可开交之时,桓温病重、桓家内部出现动荡的消息传到临漳城。

王凝之放下手中的案卷,叹息道:“英雄迟暮,险被二三宵小所趁。”

皇甫真是研究过桓温这个晋国实际掌权人的,“桓元子这个人,自持身份,行事瞻前顾后,又差了点狠劲,所以总是先胜后败。”

“但他真是一时之选,”王凝之笑道:“他麾下的荆州军,可不比你们鲜卑军弱,桓家这些年也是人才辈出,可惜了。”

慕容绍有感于这句话,说道:“再多的人才,还得一个合格的家主来领导,桓元子不在,桓家恐怕就此没落了。”

王凝之点点头,“你们慕容家何尝不是,鼎盛之时,有席卷天下之势,太宰去世后,便人心涣散,不可复振。”

慕容绍苦笑,又有些好奇,问道:“不知王公怎么看待并州的吴王叔?”

燕国虽然灭亡,但他还是习惯用旧称来称呼慕容垂。

王凝之也不在意,回答道:“若是当年真的由吴王接任大司马,统领燕国兵马,我应该是很难渡河的。”

慕容绍却摇摇头,“旧事就不提了,我问的是现在,王公以为吴王叔在并州能做到哪一步?”

“很难再有进展,”王凝之实话实说,“他凭借并州的地势和麾下的鲜卑铁骑,割据一方是够了,但想打出并州,已经没有机会。”

光一个秦国就够慕容垂受的,更别提边上虎视眈眈的王凝之,虽然眼下双方在一同抗秦,但王凝之的灵活天下皆知。

不死心的慕容绍提出另一个问题,“王公以为平州的范阳王如何?”

“他也不错,但想从龙城再次杀回中原,同样没有机会,”王凝之笑道:“当年要不是中原大乱,你们慕容家是不可能占据河北的。”

皇甫真叹息道:“要是之前朝中是吴王和范阳王掌权,岂会堕落得如此之快。”

王凝之挑挑眉,“这话是在提醒我,不要重用慕容评吗?”

“王公哪里需要我提醒,”皇甫真说道:“慕容评这高阳太守,应该做不了多久吧?”

王凝之大笑,“这可不能怪我,我让他去建康,是他不愿意,非得留在北地。”

“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利益,”皇甫真鄙夷道:“他想着去建康,肯定就只是一份闲职,而留在这,还能为自己捞点好处。”

王凝之连慕容臧都只打算临时用下,更别说慕容评这样的人了,等缓过这一阵,随便找个理由就将他给换了。

“他其实很具有代表性,”王凝之不客气道:“你们从辽东进入中原,满眼看到的都是奢靡和享受,又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所以很快便沉沦其中。”

皇甫真习惯了王凝之的交流方式,反驳道:“王公这话,也可以送给南渡的高门士族,看到了秀丽的江南山水后,从此不愿北归了。”

王凝之反手指了指自己,“我就不是这样。”

皇甫真笑道:“另类而已,鲜卑人中,不也有慕容垂和慕容德这样的。”

王凝之大笑着点点头,“说得好。”

几人相谈正欢,刘桃棒面色古怪地从外面进来,说道:“郗超来了,已经进城。”

王凝之歪头疑惑了一下,随即大喜,对着皇甫真和慕容绍说道:“你们先忙着,我去见一个老朋友。”

说完他便慌慌张张地起身,飞快地冲了出去,刘桃棒紧紧跟在身后。

皇甫真看着他们远去,对慕容绍说道:“输给这样的人,其实不冤,对吧?”

慕容绍点点头,笑道:“世人都说他狡诈善变,但相处久了,我反而觉得他有一份真性情,应该是名士圈带给他的。”

“他才不屑于做名士,”皇甫真说道:“我看他将来要颠覆的,不止是一个苟且偷生的朝廷,而是整个天下。”

慕容绍不信,“无非是重新推崇儒学那一套,还算不上颠覆。”

“你还是小瞧他了,他的胸襟远不仅如此,”皇甫真叹道:“不过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你应该还有机会。”

王凝之跑出府门,骑上马,来到御道上,顺着宽阔的石板路往南。

路上的行人车马纷纷避向两侧,为他和身后的护卫让出一条道来。

王凝之一边策马,一边四处寻找,前方的人群逐渐散开,空出的御道中央只剩下一个人在缓步向前。

郗超看着拉紧缰绳,在他面前停下的王凝之。

骏马的嘶鸣声中,伴随着王凝之的大笑和喊声。

“嘉宾,欢迎来到河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