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239章 袭扰粮道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在周围火势的映衬下,刘牢之的脸愈发红了,激烈地交手数个回合之后,他的双手微微有些发麻,不自觉地舒展了两下,然后重新握紧长枪。

张蚝同样如此,趁着调转马头的间隙,调整了下手型,横槊当胸。

两人的这一轮交锋,打了个旗鼓相当。

正在此时,诸葛求率军赶到,一部分人齐刷刷地向空中抛出装有火油的皮囊,另一部分则眼疾手快,用火箭射去。

皮囊在空中被射得对穿,变成一片火雨落下,顷刻间便引燃了辎重营的车厢。

张蚝大怒,猛夹马腹,向刘牢之冲去,长槊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光,槊锋闪着寒芒,就像黑夜中的闪电。

锵!

刘牢之举枪格挡,枪杆被巨大的力道压得如同满月,撞击之声震得两人的耳膜生疼。

身下的马匹禁受不住,发出一声悲鸣。

刘牢之见势不对,不再硬抗,直接侧身,枪尖顺着槊杆疾削而上,一点寒星直取张蚝的咽喉。

张蚝急转槊杆格挡,槊锋顺势斜挑刘牢之的右肋。

电光石火之间,两匹战马交错而过。

刘牢之的战马前蹄发软,直接向前趴倒,他果断跳下,手持长枪,转身面向张蚝,肋下的鳞甲上出现一道清晰的划痕。

张蚝调转马头,看到刘牢之落地,毫不客气地再次策马向他冲来。

刘牢之看准时机,在地上一滚,避开向他刺来的长槊,然后反身一枪,直接刺在马腹上,鲜血淋淋。

战马吃痛,猛烈地颠了起来。

诸葛求等人完成放火任务,过来支援刘牢之,将手中的箭矢对准张蚝,倾泻而去。

张蚝一边挥舞长槊,抵挡箭雨,一边从马上跳下,寻找掩体。

刘牢之打得兴起,有些不甘心,还要上前追击。

诸葛求高喊道:“将军,该撤了。”

刘牢之看了眼围上来的秦军,恨恨地捡起一柄长槊,用尽全力向张蚝掷去。

张蚝举槊荡开,两人的眼中都闪着火光。

刘牢之转身,和诸葛求一起带着司州军往外杀去,不一会,便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在他们身后,烈焰滔天,邓羌和张蚝无心追击,全力组织人手灭火。

秦人大军出动后,李盛讨不到好,率军撤回城中。

大火一直烧到天明方才被浇灭,好在营地离谷水不远,在大军的及时抢救下,还是有一小半的粮草免于焚毁。

邓羌和张蚝看着黑漆漆的营地,面面相觑。

他们扎营和布防都没有问题,也派人盯着新安城,这支不下万人的队伍,究竟是从哪里杀出来的?

两人刚心生疑惑,又同时想到答案,“难道上党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吗?”

张蚝说道:“听闻王凝之帐下有一红脸猛将,名为刘牢之,方才应该就是了。”

邓羌没遇上刘牢之,无心讨论这个,“如今粮草损失大半,晋人援军已到,我们是继续强攻,还是先撤回陕城?”

张蚝险些死在晋军的箭下,哪里愿意撤军,“不用走,派军回陕城重新运粮便是,我们这么多人,分两万出去负责辎重,都不影响攻城。”

邓羌算了算,他们此行带了六万大军,司州就算加上援军也不足两万,确实不用太紧张。

“不用那么多,陕城还有人马,我们分出一万人回去押送粮草,其他人明日开始攻城。”

主意已定,秦军收拾了劫后的军营,重新安顿下来。

刘牢之派人联系了李盛,让他固守城中,自己在外面作为呼应。

焚烧辎重虽然未竟全功,但秦军势必重新前往陕城筹措粮草,刘牢之打算孤军深入,只要能拖慢后勤进度,攻城的队伍只能回转。

新安以北有山,名为青要,《山海经》有云: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刘牢之率军来到这个黄帝行宫所在的山下,再次布置任务。

刘袭和诸葛求率军袭扰攻城的秦军,他则亲率三千人,带数日干粮,奔袭六十里外的硖石,阻断秦军的粮道。

崤函北道战火连绵的时候,王凝之已在卢氏完成休整,率军北上,出现在弘农城外。

邓羌和张蚝在弘农和陕城都留有驻军,所以对于司州军的突然出现,城内守军并不慌乱,紧闭城门,派人通知前方的主帅和后方的潼关。

王凝之没有要攻城的意思,率军在城外挖沟,将弘农城外的洛水支流谷水引得四处流淌,秦军的运粮通道被他破坏得千疮百孔,成为一片泽国。

破坏总是比建设容易,这是为了阻断关中对弘农和陕城的支援。

等邓羌知道后方、乃至后后方都被司州军袭扰之后,攻城不利的他再次陷入抉择。

新安并非坚城,再给他和张蚝几天时间,拿下城池不是问题,但前面数十里还有函谷关,继续深入,粮食供给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连日的攻城,让张蚝的锐气减弱不少,闷声道:“这样下去不行,至少得先解决弘农的问题,让长安的粮食可以经潼关运过来。”

邓羌郁闷道:“晋人真是无耻,就不能堂堂正正地打上一场吗?不是夜袭军营,就是偷袭粮道。”

两人被长长的崤函道折磨得进退两难,进攻虽然困难,但两人干劲十足,并不退缩,可后方粮道接二连三的出问题,让他们不能安心。

张蚝试探着问道:“要不先回陕城,从长计议,等准备充足,再一鼓作气杀入洛阳。”

邓羌有些心动,“我觉得可以,正好回去看看进攻河东的队伍怎么样了。”

他俩收到朝廷诏令,还分出了部分队伍进攻弘农和陕城北面的浢津和茅津,为进攻河东作掩护。

达成一致后,两人不再犹豫,直接拔营而走,原路返回。

刘牢之探得他们的行军路线,但秦军这次回师不紧不慢,防守严密,他没找到可趁之机,跟了一日后便放弃了,率军进入新安城。

李盛终于等来援军,一路败退至此的他紧绷的一根弦松动了,苦笑道:“将军再不来,我也不愿意退了,就与新安共存亡。”

刘牢之知道他的压力,接连败退,放弃城池和百姓,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被秦军撵着跑,只能化身猎户,在山林之间猎杀落单的秦人,这样的日子太难,也持续太久了。

“辛苦了,好好休息,秦军一时半会回不来的,这里交给我。”

李盛摇头,“我不怕辛苦,死都不怕,但这样的败退,实在愧对使君的信任。”

刘牢之用力拍拍他的手臂,“别胡说,兵力悬殊,你能做到这样,使君肯定是满意的。”

李盛确实累了,苦涩地笑了下,没再多说什么,将城防交给刘牢之后,孤身下了城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