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70章 老实人鼓舞士气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第二日的进攻,在太阳升起后不久便开始了。

燕军依旧全力以赴,用绝对的兵力优势四面强攻,给城中守军以极大的压迫感。

何午一夜未眠,满眼血丝地奔走在城楼上,带着一支后备军查漏补缺。

守军的数量是个大问题,为了持续作战,他不得不让一些民夫冒险上了城墙,配合守军做一些辅助工作。

燕人的进攻依旧起色不大,能通过云梯攻上城楼的寥寥无几,但抛石机和楼车的存在,还是让守军持续折损人员。

楼车还好,有盾牌的保护,守军一般不会被弓箭射中要害,但燕军的石弹砸下来,任谁的血肉之躯都扛不住。

不少民夫被飞溅的血肉吓得面色惨白,手都直哆嗦,何午看到这样的,就用后备队换他下去先休息。

第二日的情况也差不多,燕军一直到日落才鸣金收兵。

洛阳守军的伤亡没什么变化,当场阵亡的十余人,箭伤和砸伤的四十多人。

燕军这边,每日的损失不下千人,但慕容尘和傅颜还很乐观,城楼上出现民夫,说明守军的数量捉襟见肘。

现在就是比消耗和决心的时候。

第三日的情况依旧如此,燕军不遗余力,轮番上阵,同时分出一支队伍继续打造攻城器械。

城上的守军在何午的安排下,极限运转,抓紧一切空隙休息。

燕军从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和四面合围的攻势感起了作用,不少守军因为绷得太紧,根本睡不着,精神压力太大了。

第四日,燕军在攻城前集体喊话:“你们的小皇帝驾崩了,开城投降吧。”

守军不知这是什么路数,都将目光投向何午,但何午也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燕人使的攻心计,一时没想明白要说什么。

还是姜顺站了出来,扯着沙哑的嗓子喊道:“我们是为自己而战,为洛阳而战,不要分心,不要上敌人的当。”

几名王家部曲跟着他一起大声喊话,传遍整个城墙。

守军们闻言慢慢镇定下来,毕竟姜顺说的没错,谁在建康当皇帝,跟眼下的洛阳没什么关系。

傅颜见不奏效,和慕容尘笑道:“我就说你这个消息没用,这帮人都是被他们的小皇帝扔到这来的,根本不会在意他死不死。”

慕容尘不认同,“总会有点用的,从今天开始,围三阙一,我就不信他们不动摇。”

小皇帝司马聃驾崩是真的,这是慕容尘的探子紧急从东线传来的消息。

司马聃于这年五月底病逝,终年十九岁,在位十七年。

一小段插曲过后,燕军开始攻城,按慕容尘的命令,空出西门不攻。

何午知道燕人的用心,但这么一来,守军兵力不足的问题也得到缓解,所以他暂时顾不上多想,重新调整兵力,投入到防守之中。

这天燕军的攻城结束得早一些,午后没过多久便草草收兵了。

接连几日的强攻,燕军损失不小,一车车的尸体被拖回来焚烧,剩下的军士看在眼里,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所以燕军也需要休整。

姜顺找到何午,把他拉到无人处,问道:“这样下去不行,敌人一直强攻倒还罢了,大家精神紧绷,没时间琢磨别的,如今又是天子驾崩,又是留出突围路线,大家难免胡思乱想。”

何午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的做法就是加强巡视,发现谁状态不对,就把谁换下去,所以他闻言问姜顺:“需要派人把守西门吗?”

姜顺被他这个问题气得头都大了,“你在想什么,你就不怕引起哗变?”

何午有些慌,“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是让你安抚一下军士和百姓们的情绪,毕竟你是城里的老人了,就没什么法子鼓舞一下大家吗?”姜顺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何午想了想,“那我试试。”

姜顺被他搞得没信心了,迟疑道:“你可不能乱说。”

何午用力地点点头,表示明白,转身走了。

傍晚吃饭的时候,何午跳上一块石头,用力拍了几下手掌。

众人都齐刷刷地看过来,何午有些拘谨地咳嗽了两声,环视了一下大家,这才说道:“大家相处几年了,我好像从来没有好好介绍过自己。”

“我叫何午,洛阳本地人,不过没赶上好年景,我出生之后,洛阳城就一直是打来打去,父母死在了匈奴人手里,妻儿死在了羯人手里,如今就剩我一个。”

“后来洛阳实在待不下去了,我便和很多人一起,南下当了流民,四处逃窜,就为了有口饭吃,因为我能熬,所以慢慢混成了队长,混成了参军。”

“但我一直舍不得洛阳,兜兜转转又回来了,朝廷安排了官员驻守洛阳,可他们的心不在这里,因为这里太危险了。”

“直到王府君过来,他说他要留守洛阳,在这里招募流民,修缮金墉城,我就跟着他干了。”

“你们很多人都是后面才来的,不知道那时候的困难,我们只能喝稀粥,天冷了还得挤在一起烤火取暖,但大家都一步步挺过来了。”

“前阵子有些人离开了金墉城,府君没有阻拦,但其实我很失望,这里是大家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如今不过遇上点困难,大家就要弃之不顾吗?”

“作为军人,洛阳是我们的战场,我们要守护后方的亲人,作为百姓,洛阳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怎么能轻易放弃。”

“府君如今正在孟津关战斗,他不会丢下我们,肯定会想办法回来救我们的,大家想想这两年他为我们做的,就不能再坚持一下吗?”

……

何午像和多年的老朋友聊天一样,絮絮叨叨地说了好大一通,周围的人都安静地听他讲,不时有人想起了往事,默默擦了擦眼角。

直到他说完,众人还沉浸其中,没有任何反应。

姜顺不知道效果如何,有些忐忑。

突然有人高喊道:“我们不走,洛阳在,我们就在。”

更多的人跟着大喊起来。

“我们一起守卫洛阳。”

“谁说我们要逃,明日一定多杀几只胡狗。”

……

姜顺这下总算松了口气,看这样子,老实人还是有点说服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