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2.0万字

第380章 困难抉择

书名: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作者:楚庙寒鸦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王凝之走下城楼,在城门洞的尽头迎接得胜归来的桓石虔。

“此战大胜,皆因镇恶勇武过人,我一定上书朝廷,为镇恶请功。”

桓石虔赶紧跳下马,汗颜道:“受之有愧,若不是叔平及时率军赶来,我能不能活着回到南阳都不好说。”

王凝之朗声笑道:“镇恶谦虚了,荆州军不愧虎贲之师,连续作战,尚能有如此战力。”

桓石虔想到那些阵亡在蓝田和峣关的荆州军,黯然道:“我若是坚持把守峣关,局面会比现在好得多。”

“秦人知道我们之间缺乏信任,这才定下此计,”王凝之直言道:“若是我们能分享情报,对整个战局有清晰的认知,秦人便抓不到这种机会。”

桓石虔点点头,但一个下行的桓家,如何去接受飞速上升的王凝之,这里面的问题不是他一个后辈说了算的。

王凝之没打算逼他表态,笑道:“我准备回洛阳了,山中还有些失散的荆州军,镇恶不妨在此逗留几日,将他们一并带回。”

桓石虔感激道:“既如此,我就不客气了,多谢叔平。”

王凝之指了指绑在一旁的郭庆,“你把这个人交给我,我带回洛阳去。”

桓石虔疑惑道:“他恐怕不会投降,叔平要他何用,不如押回建康斩首。”

“他当年哄骗了我的一名亲随,”王凝之简单解释道:“所以我要带他回去,了结此事。”

桓石虔闻言,无所谓地点点头,他只是好奇而已,并不觉得王凝之会放了此人。

两人正聊着,远处一名侦骑快速地向城门处跑来,口中大喊着,“潼关急报。”

刘桃棒上前接过信件,递给王凝之。

王凝之还以为是谢玄在潼关有了进展,笑道:“看看幼度给我送什么好消息来了。”

可随着信笺的展开,王凝之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桓石虔察言观色,问道:“潼关怎么了?”

“潼关依旧固若金汤,”王凝之苦笑着递过信,“灭凉的秦军从西北返回,从龙门渡杀入河东,出现在了燕军的后方。”

桓石虔快速扫完纸上的内容,“这下麻烦了,燕军进退失据,被堵在了黄河边上。”

王凝之凝神思考了一阵,开口道:“镇恶,我得立刻走了,下次有机会再叙。”

桓石虔并不多问,拱手道:“好,叔平你保重。”

王凝之点点头,命令刘桃棒快速集合队伍,又匆忙写下一封信,交给李盛,吩咐道:“你差人将郭庆和这封信送回金墉城,不得有误。”

李盛躬身应了。

王凝之不再耽搁,翻身上马,和桓石虔拱手作别,扬鞭而去。

潼关外,谢玄已经放弃了围困关城的计划,准备撤离。

一旦秦人解决了燕军,肯定会增兵潼关,他继续率军待黄土塬上,风险很大。

谢玄给王凝之送信,目的有二,一是告知自己进攻失败,准备撤军的事,二是询问接下来的行动。

在信中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慕容垂的失利只是时间问题,王凝之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是可以有别的选择的。

比如从上党出兵,进攻燕国的都城平阳。

王凝之读懂了谢玄的未尽之意,所以没有返回洛阳,而是快马加鞭地东走卢氏,北上弘农,然后赶到湖县与谢玄会合。

谢玄对王凝之这么快赶来有些惊讶,慌忙出来迎接,说道:“姊夫来得好快,我也是昨日才撤到湖县的。”

王凝之跳下马,浑身的肌肉酸痛,让他的脚一软,踉跄了一下。

谢玄上前扶住他,看他一脸的倦容,“姊夫这是日夜兼程赶来的?”

王凝之嗯了一声,原地活动了一下,问道:“慕容垂那边情况如何?”

“还在蒲津渡那里,”谢玄答道:“苻融从临晋出兵,堵在了燕军的西侧,邓羌则在东岸布阵,阻止燕军渡河。”

王凝之问道:“蒲坂城中的守军呢,为何没有出来迎战?”

“蒲阪的慕容农被吕光堵在城中,他的兵力不足,只能自保,出击了两次,都被吕光逼回。”谢玄说道:“其他地方的援军还需时日,但恐怕秦军不会再等了。”

王凝之迈步往里走,“你的意思,是想让我放弃慕容垂,从上党出兵,趁机拿下平阳吗?”

谢玄跟上他的脚步,迟疑着说道:“是,但我看姊夫似乎不愿意这么做。”

要是想瓜分并州,王凝之早就可以动手了,根本不需要等到现在。

王凝之没说什么,径直到厅中坐下,伸直双腿,懒散地斜靠在凭几上,揉着眉心。

谢玄端正地在一旁坐下,继续说道:“慕容垂被困的事传回平阳,燕军势必南下救援,正是我们夺取平阳的大好时机。”

王凝之点点头,同意了这一说法,“你说的都对,只有一个问题,若是我与慕容垂打起来,你觉得秦军会怎么做?”

谢玄瞪大眼,快速思考了一下,“姊夫的意思,是秦军会放慕容垂回师,然后坐山观虎斗?”

“我要是苻坚,肯定会这么做,”王凝之答道:“我从上党出兵,燕军也可以从太原增援,所以能否快速拿下作为燕国都城的平阳,尚未可知,若是秦军放过慕容垂,只拿下蒲阪,那么大可以从容地看着我和慕容垂在平阳大战。”

谢玄没想这么多,解释道:“我认为秦军不会纵虎归山,他们完全有能力一举拿下慕容垂和河东,再北上与我们争夺平阳。”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王凝之无奈道:“如果事情按你说的发展,慕容垂很可能会倒向秦国,到时我们就算拿下平阳城,也很难守住。”

谢玄对此表示怀疑,“慕容垂屡次与秦国作对,怎么会投降,再说秦主也不可能接受的。”

“恰恰相反,慕容垂和秦主同为五胡,倒向他的可能性很大,”王凝之说道:“而秦主苻坚好大喜功,又宽容仁慈,你没看到代王拓跋什翼犍和凉王张天锡都被带回了长安,高官厚禄地养着。”

谢玄被王凝之说服,问道:“那姊夫的意思,是要帮慕容垂度过此劫吗?”

王凝之叹了口气,“秦国国力强,而慕容垂人强,真是叫人为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