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 分类:都市 | 字数:33.5万字

第192集:隆昌号的暗格

书名: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9

苏承宗彻夜未眠。天刚蒙蒙亮,他便遣伙计将赵玉贞送回了娘家,自己则守在隆昌号的账房里,对着那口樟木箱枯坐。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却照不进箱底那层发黑的棉纸——就像那些被盐引牵连的往事,早已在暗夜里发了霉。

他重新取出\"盐引录\",这次不敢再用油灯照,只借着天光逐页翻看。纸页薄得能透光,朱砂混桐油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暗红,仿佛是用血写就。翻到第三十七页时,一行小字突然刺入眼帘:\"咸丰十年冬,潞盐二十引,以隆昌号绸缎为掩护,运至杀虎口,交蒙古左翼旗\"。

隆昌号的绸缎?苏承宗的心猛地一缩。岳父在世时,确实每年冬天都要往杀虎口送一批绸缎,说是给蒙古王爷的福晋做衣裳。当时他只当是寻常生意,如今想来,那些绸缎捆得格外扎实,车辙印深得异常——原来里面藏的是盐引。

正思忖间,铺外突然传来喧哗。苏承宗赶紧将账册塞回暗格,刚盖好樟木箱盖,就见伙计慌慌张张跑进来:\"掌柜的,谭府的人来了!\"

他定了定神,整了整衣襟出去相迎。门口站着四个带刀的差役,为首的是谭宗浚的贴身师爷,一张瘦脸在晨光里白得像纸。\"苏掌柜,\"师爷皮笑肉不笑地拱手,\"谭大人听说隆昌号近来生意兴隆,特命小的来贺喜。\"

苏承宗心里清楚,谭宗浚从不做亏本的人情。他笑着将人往铺里让:\"师爷客气了,隆昌号不过是小本生意,怎敢劳谭大人挂心。\"

宾主落座,伙计奉上茶来。师爷呷了口茶,眼睛却在账房的方向瞟来瞟去:\"听说苏掌柜近日得了件宝贝?\"

\"哦?\"苏承宗故作惊讶,\"师爷说笑了,我这绸缎庄除了布匹,哪有什么宝贝。\"

\"是吗?\"师爷放下茶杯,声音陡然转冷,\"可有人看见,昨夜有可疑之人进出隆昌号,手里还拎着个樟木箱子。\"

苏承宗的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温热的茶水透过瓷器传来暖意,却压不住心底的寒意。他想起昨夜蒙面人消失在黑风口的背影,难不成是谭宗浚的眼线?

\"昨夜是内子回了趟娘家,\"他不动声色地回话,\"拎的是些绸缎布料,给岳家的老人们做衣裳。师爷若是不信,尽可去后堂查看。\"

师爷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苏掌柜是明白人,自然不会做糊涂事。\"他站起身,走到柜台前,手指抚过一匹湖蓝色的绸缎,\"这料子不错,倒是适合做件官袍。\"

苏承宗的心沉了沉。官袍?谭宗浚这是在暗示,只要交出账册,就能给他个一官半职?

\"可惜谭大人日理万机,怕是没空穿这么花哨的料子。\"他顺着话头接下去,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师爷没再纠缠,带着差役离开了。苏承宗送到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发现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浸透。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谭宗浚绝不会善罢甘休。

回到账房,他再次取出\"盐引录\"。这次,他在最后一页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个地址:\"太原城西,土地庙后殿\"。字迹苍劲有力,与账册上的瘦硬笔迹截然不同,倒像是......苏承宗猛地想起十八岁那年救下的那个乞丐,他当时在地上写自己的名字,就是这种笔锋。

难道那个蒙面人,真的是当年的户部主事?

正出神时,伙计又跑了进来,手里拿着封信:\"掌柜的,蒙古来的快信,巴图差人送来的。\"

苏承宗拆开信,里面只有一句话:\"常家余党已到太原,目标隆昌号。\"

常家?他想起黑风口被射死的常老三,看来常家并没有因为三掌柜的死而罢休。一边是谭宗浚的威逼,一边是常家的虎视眈眈,苏承宗只觉得自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他走到窗边,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突然有了个主意。

三日后,太原城突然传出消息:隆昌号的苏掌柜要在城西土地庙举办一场\"以旧换新\"的活动,用新绸缎换旧衣物,说是要给穷苦百姓做过冬的棉衣。消息一出,全城轰动,连谭府和常家的眼线都悄悄摸了过去。

土地庙前人山人海。苏承宗站在后殿门口,看着伙计们忙碌地收旧衣物、发新绸缎,眼睛却在人群里搜寻。午时三刻,一个穿青布棉袍的老者慢慢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件打满补丁的旧棉袄。

苏承宗的心跳漏了一拍。那老者的身形,像极了黑风口的蒙面人。

他不动声色地迎上去:\"老人家,来换绸缎?\"

老者抬起头,脸上沟壑纵横,却有一双清亮的眼睛:\"听说苏掌柜心善,特来沾沾福气。\"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账本带来了?\"

苏承宗点头,往殿内指了指:\"里面谈。\"

后殿空荡荡的,只有几尊落满灰尘的神像。老者反手关上门,突然扯掉脸上的伪装——正是黑风口的蒙面人。\"苏掌柜果然守信。\"他说,\"现在可以把账册给我了。\"

\"我有个条件。\"苏承宗说,\"你得告诉我,这账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谭宗浚和常家都盯着它。\"

蒙面人沉默片刻,缓缓开口:\"二十年前,我在户部当主事,负责盐引发放。谭宗浚当时还是个小吏,却勾结常家,倒卖盐引、贪墨盐税,数目之大,足以掉脑袋。我发现后想揭发,却被他们反咬一口,说我贪污,不得已才化名乞丐逃亡。\"

他指着账册:\"这上面记的,就是他们当年的罪证。只要把它交给都察院,就能扳倒他们。\"

苏承宗恍然大悟。难怪岳父要把账册藏得这么深,原来是握着谭、常两家的命脉。

\"好,我给你。\"苏承宗刚要转身去取账册,殿门突然被撞开,谭宗浚带着差役冲了进来,常家的人也从窗户翻了进来,双方瞬间剑拔弩张。

\"苏承宗,你果然和乱党勾结!\"谭宗浚指着蒙面人,\"拿下他们!\"

差役和常家的人一拥而上。蒙面人突然从怀里掏出把短刀,护在苏承宗身前:\"你先走,我断后!\"

苏承宗看着他浴血奋战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账册,突然明白了岳父的用心。这账册不仅是罪证,更是一把双刃剑,能伤人,也能伤己。他不能让蒙面人白白牺牲。

\"住手!\"苏承宗大喊一声,举起账册,\"这账册我谁也不给!\"他掏出火折子,就要点燃账册。

谭宗浚和常家的人都慌了,纷纷大喊:\"别烧!\"

就在这混乱之际,外面突然传来马蹄声。原来是都察院的御史路过太原,听说了土地庙的事,特意赶来查看。

谭宗浚和常家的人脸色大变,想逃跑却已经来不及了。御史看了账册,又听蒙面人诉说了经过,当即下令将谭宗浚和常家的人拿下。

风波平息,苏承宗站在土地庙门口,看着差役押着谭宗浚等人离去,心里百感交集。蒙面人走过来,拱了拱手:\"多谢苏掌柜相助,大恩不言谢。\"

\"举手之劳。\"苏承宗说,\"只是不知老先生今后有何打算?\"

\"回京城,继续当我的主事。\"蒙面人笑了,\"不过这次,要做个干净的官。\"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苏承宗突然觉得浑身轻松。他回到隆昌号,打开樟木箱,将账册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包好。

\"要烧了它吗?\"赵玉贞轻声问。

苏承宗摇头:\"不,留着。\"他将账册放进一个新的樟木箱,\"让后人看看,做生意,不光要赚钱,更要守良心。\"

月光再次照进账房,洒在樟木箱上,泛着温润的光。苏承宗知道,隆昌号的危机过去了,但他的商路,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