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 分类:都市 | 字数:33.5万字

第184集:意识永生的争议

书名: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9

意识代码里的裂痕

苏晓推开实验室的防火门时,制冷系统的嗡鸣突然变得刺耳。十七个全息投影屏在环形空间里悬浮,每块屏幕都流淌着不同频率的脑电波图谱,像一群被囚禁的蓝色萤火虫。她的堂弟苏明宇正举着扫描头盔,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吓人——那是发现新大陆的狂热,苏晓在三年前量子计算实验室里见过同样的眼神。

\"姐,你来得正好。\"苏明宇的声音带着电流感,他侧身让出操作台,\"第47次扫描完成,你的记忆碎片已经能在红木躺椅里稳定驻留72小时了。\"

操作台中央的酸枝木扶手椅正在微微震颤,椅背上的云纹雕花随着脑波图谱明暗交替。苏晓的目光扫过屏幕角落的进度条:91%。她认得这个数字,上周董事会上,AI预测系统的精准度就是91%,直到被《柳叶刀》曝光用癌症患者数据训练算法。

\"驻留?\"她伸手按住冰凉的椅面,木纹在掌心硌出细碎的疼,\"明宇,你给爷爷的摇椅装情绪传感器时,说的是'模拟陪伴'。\"

\"这不一样。\"苏明宇调出一段视频,画面里空无一人的躺椅突然自动调整靠背角度,发出一声清晰的叹息——那是苏晓昨晚在书房看财报时无意识的叹息。\"这不是模拟,是复刻。我们能把人的意识拆成数据链,像榫卯结构那样嵌进木材纤维里。\"他突然压低声音,\"上周三奶奶说想听听爷爷讲年轻时跑码头的事,我把爷爷1987年的采访录音转成意识代码,她抱着那把太师椅哭了整整两小时。\"

苏晓的指尖停在扫描头盔的金属扣上,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十二岁那年。爷爷苏承宗把烧红的烙铁按在假紫檀木上,刺鼻的焦糊味里,老人的拐杖重重砸在地上:\"苏家做的是百年基业,不是三个月就散架的纸糊玩意儿!\"那天烧毁的假货够买半条街的铺面,爷爷站在火堆前,背比门框还直。

\"把数据导出来。\"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

\"姐?\"

\"我说,把所有意识代码导进移动硬盘。\"苏晓转身去摸墙上的消防斧,金属把柄在掌心沁出冷汗。十七岁在车间实习时,她见过老工匠用这把斧头劈开变形的榫卯——当结构从根上错了,再精密的拼接都是徒劳。

\"你疯了?\"苏明宇突然扑过来按住她的手,全息屏的蓝光在他脸上切割出狰狞的棱角,\"我们离成功就差最后一步!上周张教授的渐冻症老伴已经能通过意识沙发'抚摸'孙子的头了,这是跨时代的突破!\"

\"突破?\"苏晓猛地甩开他,消防斧砸在操作台上,火星溅到全息屏上,蓝色图谱瞬间炸开一道裂缝。\"爷爷1998年为了追回被篡改产地的红木,在越南海关蹲了整月,手指被集装箱夹断都没让假货流出港口。你现在告诉我,把他的意识拆成0和1,也是突破?\"

酸枝木椅突然剧烈抖动,椅腿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苏晓看着屏幕上自己的脑波图谱开始崩塌,像被暴雨打烂的蛛网。她想起母亲上周在养老院摔倒时,床头那台号称能监测心率的智能护理床,正忙着给健康管理公司发送睡眠报告。

\"销毁所有数据。\"她提起消防斧,斧刃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包括备份服务器里的。\"

\"你不能这么做!\"苏明宇挡在服务器前,白大褂的袖子扫落桌上的扫描笔,\"我们投入了三个亿!张师傅临终前主动躺进扫描仪,说想陪着他那把雕了四十年的紫檀屏风!\"

斧头劈下去的瞬间,苏晓看见屏幕里闪过爷爷的侧脸——那是十年前他在车间教她辨认酸枝木纹理的模样。老人的手指划过木纹,像抚摸初生的婴儿:\"木头是活的,你对它上心,它就护着你。\"

\"轰——\"

全息屏炸裂的声音里,苏晓闻到熟悉的焦糊味。这次不是假木头,是烧熔的芯片发出的味道。她踩着满地闪烁的玻璃碎片走到操作台,把移动硬盘扔进淬火桶,蒸腾的白雾里,酸枝木椅的震颤渐渐平息,恢复成一件沉默的家具。

三天后的家族会议上,苏晓把《生命伦理宪章》拍在红木长桌上。三叔公的旱烟杆在\"禁止将人类意识转化为数据资产\"那一条停住,铜烟锅的火星烫出个小黑点。

\"晓丫头,\"老人的声音裹着烟味,\"你爷爷当年烧假货,是怕砸了招牌。这意识家具,是积德的事。\"

\"积德?\"苏晓翻开文件夹,里面是三十七个自愿扫描者的名单,第七页贴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去年去世的老工匠周师傅,他的孙女在备注栏写着:\"爷爷总说想看着曾孙长大。\"她想起昨晚在实验室废墟里捡到的芯片残片,上面还粘着几根红木纤维,像被扯断的神经。

长桌尽头的落地钟突然敲响,十二声钟鸣里,苏晓仿佛看见爷爷站在火光里。老人没读过多少书,却总说做生意要守\"三不碰\":死人财、救命钱、亏心货。

\"宪章第三条,\"她按住三叔公的烟杆,指腹划过自己拟定的条款,\"所有技术研发必须守住红线——不触碰意识本质。\"窗外的阳光斜斜切进来,在\"本质\"两个字上投下金箔似的光斑,像当年爷爷烧假货时,火堆里偶尔蹦出的真金碎屑。

三个月后,苏晓在车间角落发现一间新的实验室。苏明宇正带着工程师给老榆木桌装传感器,屏幕上跳动的不再是脑波图谱,而是木材的湿度变化曲线。\"姐,\"他挠挠头,递过一把刻刀,\"我们改做记忆载体了。你看这抽屉,能自动记录存放物品的时间,等孙子辈拉开时,会显示'这是你奶奶2023年腌梅干的罐子'。\"

老榆木在刨子下露出温润的肌理,苏晓想起爷爷常说的那句话:好家具要像老伙计,不抢风头,却能替你记着那些容易忘的日子。她低头吹掉木头上的刨花,细小的木屑在光柱里打着旋,像无数个没被惊扰的晨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