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 分类:都市 | 字数:33.5万字

第178集:维度跨越的设计

书名: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9

四维之柜

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发出轻微嗡鸣,苏晓指尖划过全息投影里的弦理论方程式,那些闪烁的蓝色线条像极了祖父苏承宗留下的榫卯图谱——同样充满对称的美感,却藏着跨越时空的密码。

“第17次参数校准完成,”物理学家陈砚之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环形对撞机的幽蓝光芒,“弦振动频率稳定在11维空间阈值,现在可以尝试物质投射了。”

苏晓点头示意。她身后的团队成员都屏住了呼吸,这些来自苏氏家具的顶尖工匠,三个月前还在争论榫头角度该误差0.1毫米还是0.05毫米,现在却要面对能折叠时间的造物。

实验室中央的机械臂开始运作,钛合金骨架逐渐拼接成一个三米高的立柜。不同于传统家具的木质肌理,它的表面覆盖着纳米级弦振动感应膜,在灯光下流转着彩虹般的干涉纹路。当最后一块面板扣合时,整面墙的监测屏突然集体跳红。

“空间曲率异常!”助理研究员惊呼,“柜体内时间流速出现非线性波动!”

陈砚之却笑了:“不是异常,是成功了。”

他拿起一支1921年的钢笔——那是苏承宗创业时用过的物件,轻轻放在柜体下方的投射区。当钢笔穿过感应膜的瞬间,实验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柜子正面的透明面板里,钢笔静静躺在绒布托盘中,黄铜笔帽泛着温润的光泽。但当苏晓绕到侧面时,她看见的却是一支锈蚀严重的钢笔,笔杆上“苏氏木行”的刻字已模糊不清。

“1943年的状态,”陈砚之调出时间轴坐标,“那年苏州沦陷,苏老先生带着这批钢笔躲进地窖,受潮导致笔身氧化。”

最令人震惊的是站在对角线位置的年轻工匠小林,他突然指着柜子失声喊道:“那是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在那个角度,钢笔竟变成了闪烁的数据流形态,无数微小的光点组成笔的轮廓,仿佛来自遥远的未来。陈砚之调出光谱分析:“2147年,这支钢笔的分子结构已经开始量子隧穿效应。”

苏晓缓缓走向柜体,指尖悬停在透明面板前。她想起十岁那年,祖父颤巍巍地握着她的手,在樟木箱底找出这支钢笔。当时老人布满老茧的拇指反复摩挲着笔帽:“好家具要经得住时间考验,就像这钢笔,战乱时能写求救信,太平日子能记账,将来传给子孙,还是个念想。”

“陈教授,”她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能放件有温度的东西吗?”

陈砚之挑眉:“您想试试生命体相关的?目前稳定性还……”

“不是生命体,”苏晓转身从随身的紫檀木盒里取出个物件,“是这个。”

那是块巴掌大的榉木,表面刻着歪歪扭扭的“承”字,边缘还留着孩童牙齿的咬痕。这是1927年苏承宗的长子,也就是苏晓的父亲三岁时的“杰作”,祖父特意请人将这块木料做成了镇纸。

当镇纸被送入柜体的瞬间,监测屏上的时间轴突然剧烈震颤。正面视角里,榉木镇纸保持着现在的模样,深褐色的木纹里嵌着时光沉淀的包浆;左侧四十五度角,能清晰看见新鲜的锯痕和未干的树液,仿佛刚从苏承宗的木工台上取下来;而站在右侧观察的老工匠张师傅突然红了眼眶——他看见的是块布满裂纹的朽木,“承”字的刻痕里长着细小的蘑菇,那是百年后木材自然腐朽的状态。

“这不可能,”张师傅颤抖着抚摸自己的老花镜,“木头的氧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就像人老了头发会白,哪能又青又白又枯?”

陈砚之调出三维建模图:“在四维空间里,时间作为物理维度存在。就像我们能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现在我们能‘看见’物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指向柜体顶端的弦振动发生器,“这些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让弦处于持续共振状态,相当于在柜体内打开了时间的多棱镜。”

苏晓走到柜体正前方,此刻镇纸的投影正呈现出1985年的状态——父亲用它压住高考志愿表,边缘沾着几滴墨水。她想起父亲总说,那天祖父站在书桌前看了整夜,晨光爬上镇纸时,老人突然说:“选什么都行,只要像这木头一样,扎得深,站得稳。”

“再试试动态物体。”苏晓示意助理拿来一个音乐盒,那是她女儿十岁生日时亲手做的,齿轮咬合处还不太精准,每次转动都会发出轻微的卡顿声。

当音乐盒进入柜体,奇妙的景象出现了。从正面看,它正播放着《生日快乐》,旋律带着孩童手工的生涩;绕到背面,音乐变成了完整的交响乐版本——那是二十年后,女儿成为机械工程师后重新调校的样子;而在柜体棱角处,音乐盒已经锈蚀成一堆零件,却仍有几个齿轮在微弱转动,像垂暮老人的心跳。

“这简直是……时间的标本。”张师傅喃喃自语,他从事木工六十三年,见过木材在不同年代的变化,却从未想过能同时看见一块木头的一生。

苏晓忽然笑了,她想起上周在老宅整理祖父遗物时,发现的那本泛黄的账本。1937年的那一页,祖父用那支钢笔写着:“今日烧毁三批不合格木料,虽亏银五十两,但心安。”当时她不懂,为何宁肯亏本也要毁掉辛苦做成的家具。

“陈教授,”她看向物理学家,“能不能让柜体呈现同一时间点的不同可能性?”

陈砚之愣了愣:“您是说……平行时空?”

“祖父常说,做家具和做人一样,每个选择都会长出不同的枝桠。”苏晓走到控制台前,调出苏承宗的影像资料,那是1949年拍摄的黑白视频,老人站在刚复工的工厂前,身后堆着准备运往北方的家具,“当年他拒绝和外商合作,坚持用国产木料,很多人说他傻。但如果他做了另一个选择呢?”

陈砚之调整了弦振动频率,屏幕上的参数开始疯狂跳动。三分钟后,柜体左侧出现了另一个版本的音乐盒——金属外壳,精密齿轮,却没有手工雕刻的花纹。

“这是在另一个时空里,您女儿成为商人后生产的量产款。”陈砚之解释道,“弦理论认为,每个选择都会分裂出平行宇宙,我们现在能捕捉到这些宇宙的信息碎片。”

苏晓久久凝视着两个音乐盒,忽然明白祖父为何要烧毁不合格的家具。那些木头里藏着的不仅是工艺,更是无数个可能的未来——选择偷工减料,未来就会出现开裂的桌椅;选择坚守品质,未来就会有代代相传的信任。

夜幕降临时,实验室的灯光调至柔和模式。苏晓让团队成员都先回去,只留下陈砚之和张师傅。她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小的木匣子,打开时,里面躺着半块雕花木板。

“这是1921年,祖父做的第一把椅子的残片。”她轻轻将木片放在投射区,“那年他刚满二十,从乡下到苏州城谋生,这椅子没卖出去,后来在战乱中烧坏了。”

木片进入柜体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突然安静下来。

正面视角里,木板呈现着刚做好的样子,雕花上还留着新鲜的凿痕,能看见年轻工匠的手汗在木头上留下的淡淡印记;侧面视角里,木板在1966年的仓库里,被白蚁蛀出细密的孔洞,却仍能辨认出“苏氏”的暗记;而在柜体最深处,木板竟完好无损地安在一把现代风格的椅子上,椅腿采用了最新的碳纤维材料,唯有那半块雕花木板,像时光的补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这是……”张师傅突然哽咽。

“是我们正在研发的‘传承系列’。”苏晓轻声说,“用现代材料复刻祖父当年的设计,保留关键的木质部件。上周测试时,发现这半块残片的共振频率和新椅子完全吻合。”

陈砚之的眼镜反射着柜体的光芒:“这就是弦理论最神奇的地方——物质会记住自己的本源。就像这些木头,无论经过多少岁月,总会朝着最初的频率振动。”

苏晓走到柜体前,此刻从某个角度看,木片正处于她女儿的工作室里,孙女正用3d打印机复刻上面的花纹。小姑娘的马尾辫晃来晃去,像极了当年祖父学徒时的模样。

“张师傅,还记得您刚进师门时,祖父怎么教您看木材吗?”苏晓忽然问。

老工匠点头:“记得,他说要看年轮的走向,看树结的位置,就像看一个人的经历。”

“现在我们能看得更清楚了。”苏晓伸出手,指尖穿过柜体的感应膜,仿佛触摸到了不同时空的木纹,“祖父说‘好家具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现在我们让时间住进了家具里。”

实验室的钟声响了八下,老式挂钟的齿轮声与柜体的弦振动频率奇妙地重合。陈砚之看着监测屏上的波形图,突然低声道:“你们听,时间在唱歌。”

众人静默聆听,仿佛真的听见无数细微的声响在空气中交织——那是1921年的刨木声,1943年的钢笔写字声,1985年的高考铃声,2023年的3d打印声,还有2147年的齿轮转动声。

苏晓想起祖父账本最后一页的话:“木会腐朽,人会老去,但手艺里的光阴,永远活着。”她看着眼前的四维空间柜,那些从不同角度看见的时光碎片,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守住过去,而是让每个年代的光芒,都能透过时间的棱镜,照亮未来的路。

柜体里,那半块木片的所有状态渐渐融合成一道柔和的光。张师傅擦了擦眼睛,发现自己的手正和苏晓、陈砚之的手重叠在感应膜上,三个不同年代的人,此刻触摸着同一段光阴。

“明天开始量产测试吧。”苏晓收回手,指尖还残留着弦振动的微麻感,“先做一百个样品,送给那些守护传统工艺的老匠人。”

陈砚之点头:“我会调整参数,让柜体稳定在安全阈值。”

“不用完全稳定。”苏晓笑了,“留一点可能性,就像祖父说的,太完美的木头,反而长不出独特的纹理。”

当众人离开实验室时,月光透过高窗洒在四维空间柜上。从某个角度看,柜子里多出了一把摇椅,苏承宗正坐在上面,手里拿着那支钢笔,对着虚空说:“丫头,这家具做得不错,有我们苏家的样子。”

而在另一个角度,摇椅上坐着白发苍苍的苏晓,她正给重孙女讲着木头里的时光故事,阳光穿过柜体的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无数跳动的光斑,像极了散落的星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