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 分类:都市 | 字数:151.5万字

第149集:家族荣耀传承

书名:大民富商苏半城 作者:竹晴园 字数:6.0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9

第一章:纽约的晨光与祖辈的影子

纽约曼哈顿的清晨,阳光透过“苏氏国际大厦”顶层的落地窗,将巨大的logo映照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苏晚晴站在窗前,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和远处曼哈顿岛的轮廓。今天是她正式接管苏氏北美区总部的第一天,距离祖父苏明远将家族企业的接力棒交给父亲苏晓,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而苏承宗的名字,那个在家族历史中如同灯塔般的存在,即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清晰地烙印在每一个苏氏成员的心中。

“大小姐,董事会成员已经到齐。”助理林薇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晚晴转过身,整理了一下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外套。镜子里映出一张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眼神里有着苏家人特有的锐利,也带着一丝属于这个时代的从容。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各位早上好。”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然的穿透力,“今天,是苏氏北美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起点。在开始讨论具体战略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我们家族,关于‘传承’的故事。”

她走到屏幕前,指尖轻点,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出现在众人眼前。那是苏承宗,穿着朴素的长衫,站在一家小小的绸缎铺前,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屈的斗志。

“这是我的曾祖父,苏承宗。”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情,“1920年代,他在南方小城创办了‘承记绸缎庄’,那是我们苏氏商业帝国的雏形。当时时局动荡,生意艰难,但他始终坚信,诚信为本,创新为翼,方能立足。他曾经说过:‘做生意,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是为了留下点什么,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跟着你的人。’”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无论是头发花白的老董事,还是年轻的高管,都专注地听着。这些故事,他们或许听过无数遍,但从新任掌舵人口中说出,又有了不同的分量。

“曾祖父经历过战火,经历过经济萧条,甚至一度濒临破产。但他从未放弃,他带着员工一起熬,一起想办法,把传统的绸缎生意做出了新意,甚至在战后率先引入了机器生产,成为了当时行业的翘楚。”苏晚晴的目光扫过众人,“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种精神——创新、拼搏、奉献,还有最重要的,对‘传承’的责任感。”

屏幕上的照片切换,是苏明远和苏明辉在会议室给年轻一辈讲课的场景,是苏晓带领团队在海外拓展市场时的留影,是苏氏企业在全球各地的标志性项目……

“我的祖父们,我的父亲,他们将曾祖父的精神火种传递了下来,让苏氏从一个区域商号,发展成为今天横跨多个领域的跨国集团。我们在纽约、在伦敦、在东京……我们的业务涉及科技、金融、能源、环保……但无论走多远,我们都没有忘记起点,没有忘记曾祖父留下的‘根’。”

苏晚晴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今天,我站在这里,接过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耀与责任。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哪个国家,都能记住我们的家族精神,记住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苏氏的荣耀,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代代相传的荣光之脉。”

掌声响起,带着尊重,也带着对未来的期许。苏晚晴知道,这只是开始。在全球化的今天,家族企业面临的挑战早已不同以往,科技的飞速发展,市场的瞬息万变,地缘政治的复杂局势……都需要他们以更开放、更创新的姿态去应对。但她心中有底气,这份底气,就来自于那条看不见,却无比坚韧的“荣光之脉”。

第二章:日内瓦的午后与传承的温度

与此同时,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苏氏欧洲总部,一场截然不同的“传承”正在进行。

苏云哲,苏晚晴的堂弟,正有些局促地坐在沙发上,对面是他的父亲,苏氏欧洲区总裁苏明轩,以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的祖父,苏明辉。

“云哲,知道我为什么叫你从巴黎赶回来吗?”苏明轩的语气温和,但带着一丝严肃。

苏云哲摇摇头,他刚刚结束在巴黎高等商学院的课程,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餐。

苏明辉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目光落在孙子身上:“你快毕业了,也该真正接触家族企业了。但在让你进入核心业务之前,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车子沿着日内瓦湖行驶,最终停在一座略显古朴的庄园前。庄园门口没有醒目的标志,只有一块小小的铜牌,刻着“苏氏欧洲基金会”。

“这里是……”苏云哲有些好奇。

“这里是我们苏氏在欧洲最早的‘据点’,”苏明辉走下车,指了指庄园深处,“几十年前,你爷爷苏明远和我决定开拓欧洲市场时,就是从这里起步的。那时候,我们租下了这个小庄园,既是办公室,也是宿舍。”

他们走进庄园,里面别有洞天。一侧是现代化的办公区,另一侧则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家族历史陈列馆。

苏明辉带着苏云哲走进陈列馆。泛黄的文件、老旧的计算器、手写的市场调研报告……一件件物品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艰辛。

“看这个。”苏明辉拿起一份用英文和中文书写的合同,“这是我们和欧洲一家老牌企业的第一份合作协议。当时对方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是来自东方的‘小公司’,处处刁难。你父亲当时还是个年轻小伙子,为了这份合同,在对方公司楼下等了三天,才等到一个面谈的机会。”

苏明轩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那时候年轻,就觉得不能给家族丢脸,不能让爷爷和父亲的心血白费。”

苏明辉继续说道:“云哲,你在学校学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论,这很好。但管理企业,尤其是传承家族企业,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它需要情怀,需要对家族历史的认同,需要一种‘根’的意识。”

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苏承宗的画像:“你曾祖父苏承宗,他创业的时候,想的不仅仅是赚钱,更是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跟着他的伙计有饭吃。这种‘责任’,后来就变成了我们的家族精神。当我们在海外拓展时,支撑我们克服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商业壁垒的,不仅仅是商业策略,更是这种‘我们代表着家族,不能辜负前人’的信念。”

苏云哲静静地听着,看着那些充满年代感的物件,仿佛能感受到祖辈们当年在异国他乡拼搏的温度。他一直以为家族企业的传承就是权力和财富的交接,直到此刻才明白,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爷爷,爸爸,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苏云哲低声说,“传承,不是继承一个空壳,而是要把曾祖父、祖父们的精神接过来,走下去。”

“对,”苏明辉欣慰地点点头,“财富会有盈亏,权力会有更迭,但精神和文化,才是一个家族企业真正的灵魂,是能跨越时空,代代相传的‘荣光’。你父亲当年在欧洲,遇到困难时,就会来这里坐坐,看看这些老物件,想想爷爷们是怎么过来的,就又有了力量。”

苏明轩接口道:“云哲,接下来你会在欧洲区总部实习,从基层做起。我希望你不仅要学习业务,更要用心去感受这份传承的重量。记住,你是苏氏的子孙,你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家族的声誉,关系到这条‘荣光之脉’是否能继续流淌。”

阳光透过陈列馆的窗户,洒在苏承宗的画像上,也洒在苏云哲年轻的脸上。他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某种东西填满了,那是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的使命感,一种与家族、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归属感。

第三章:新加坡的夜晚与危机中的坚守

纽约的会议刚刚结束,苏晚晴就接到了来自新加坡的紧急电话。苏氏在东南亚投资的一个大型环保能源项目遭遇了突发危机——当地合作伙伴被爆出财务丑闻,项目面临停滞,甚至可能影响苏氏的声誉。

“晚晴,情况很棘手。”电话那头,苏氏东南亚区负责人的声音带着焦虑,“当地媒体已经开始报道,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也在项目现场聚集,质疑我们的合作资质。”

苏晚晴的心一沉。环保能源项目是苏氏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关乎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是家族“奉献”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如果处理不好,不仅项目受损,更会动摇家族企业多年来积累的声誉。

“我马上飞新加坡。”苏晚晴当机立断,“通知公关团队,立刻启动危机预案,先正面回应,强调我们对合作伙伴的审核流程和对项目的重视,同时法务团队介入,查清事实。”

十几个小时后,苏晚晴出现在新加坡苏氏办公室。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团队成员汇报着最新情况:合作伙伴的财务问题确实存在,虽然苏氏在前期尽了审核义务,但仍被卷入舆论漩涡,股价也出现了小幅波动。

“我们不能被动挨打。”苏晚晴揉了揉有些疲惫的太阳穴,“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立场:苏氏对任何不诚信行为零容忍。其次,要向公众说明,我们投资环保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不会因为合作伙伴的问题而改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拿出行动,不是撇清关系,而是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合作伙伴出了问题,项目可能要搁浅了。”一位高管忧心忡忡地说。

苏晚晴看向窗外新加坡璀璨的夜景,脑海中闪过曾祖父苏承宗在困境中坚持的身影,闪过祖父们在开拓市场时面对挑战的坚定。家族精神里,从来没有“逃避”二字,只有“担当”。

“项目不能停。”她斩钉截铁地说,“这个项目对当地的能源转型很重要,关系到成千上万民众的生活。如果因为合作伙伴的问题就放弃,那我们和那些唯利是图的企业有什么区别?我们苏氏的‘奉献’精神体现在哪里?”

她顿了顿,理清思路:“第一,立刻成立专项小组,由我亲自带队,全面接管项目的运营,寻找新的可靠合作伙伴,或者我们自己增加投资,确保项目继续推进。第二,邀请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财务和运营进行全面审计,公开透明地向公众和投资者展示我们的处理态度。第三,加大与当地政府、社区的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诚意。”

“但是,这样我们的投入会大大增加,风险也很高……”有人提出顾虑。

“我知道。”苏晚晴的眼神坚定,“但有些时候,商业决策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候,考验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并践行家族精神。曾祖父当年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客户的承诺,没有放弃对员工的责任。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声誉和信任的危机,我们更应该拿出担当。这不仅是为了项目,为了企业,更是为了守护我们家族的荣光。”

她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在场每个人的心中。大家看到了这位年轻掌舵人身上的魄力和担当,那是一种源自家族精神深处的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晴带领团队日夜奋战。他们重新梳理项目流程,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走访社区倾听意见,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过程异常艰难,不仅要面对技术和资金的挑战,还要应对持续的舆论压力。

有一次,苏晚晴在项目现场视察,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渔民。老渔民不太会说英语,通过翻译告诉她,这个环保能源项目建成后,能减少附近海域的污染,他的孙子以后就能在更干净的海里捕鱼了。

“苏小姐,我们相信你,相信苏氏。”老渔民粗糙的手紧紧握着苏晚晴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那一刻,苏晚晴心中百感交集。她突然明白,家族企业的荣耀,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光环,而是扎根于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信任他们的人心中的责任与担当。曾祖父当年的“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跟着你的人”,在今天,有了更广阔的内涵。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苏氏不仅找到了可靠的新合作伙伴,让项目重回正轨,更通过透明的处理方式和积极的社区参与,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当项目一期工程顺利竣工时,当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老渔民带着孙子,给苏晚晴送上了一篮新鲜的水果。

站在竣工仪式的现场,看着灯火通明的环保能源站,听着当地民众真诚的欢呼,苏晚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这次危机,不仅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苏氏在东南亚的声誉更加稳固,让家族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了升华。

第四章:家族聚会与荣光之脉的延续

一年后,苏氏家族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全球家族聚会,地点选在了中国南方的老家——当年苏承宗创办“承记绸缎庄”的城市。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但苏氏老宅被精心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家族精神的象征。

来自世界各地的苏氏成员汇聚一堂,有白发苍苍的长辈,有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也有像苏云哲这样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一代。老宅的庭院里张灯结彩,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又带着一种庄重的氛围。

晚宴前,家族成员们聚集在老宅的正厅,那里悬挂着苏承宗的大幅画像。苏晓,作为目前家族中最年长的核心成员,站在画像前,目光柔和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孩子们,”她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却依然清晰,“今天,我们回到这里,回到我们的根。看着你们,我就想起我的父亲,你们的祖父苏明远,想起我的叔叔苏明辉,想起他们当年如何教导我们,如何将曾祖父的精神传递给我们。”

她指了指画像:“曾祖父苏承宗,他或许没有想到,当年那个小小的绸缎庄,会变成今天的苏氏集团。但他一定想到了,有些东西是需要传承下去的——那是诚信,是创新,是拼搏,是奉献,更是对家族、对社会的责任感。”

苏晚晴和苏云哲站在前排,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同与感悟。过去的一年,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经历了挑战,也真正理解了“传承”二字的重量。

“我看到了晚晴在新加坡的担当,”苏晓微笑着看向孙女,“在危机面前,她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直面,用行动守护了企业的声誉和家族的荣光。我也看到了云哲在欧洲的成长,他不再是那个只懂理论的学生,而是开始理解,传承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从基层做起,需要将家族精神融入每一个决策和行动中。”

苏云哲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苏晚晴则坦然地接受着长辈的赞许,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家族企业的传承,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苏晓继续说道,“它是一条长长的‘荣光之脉’,从曾祖父那里流淌到祖父辈,到我们这一辈,现在又流向了晚晴、云哲,以及更多的年轻一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条脉络上的一个节点,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它清澈、有力地继续流淌下去。”

“奶奶,”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是苏晚晴的表妹,正在大学攻读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我们以后不一定要进入家族企业,那我们怎么传承家族精神呢?”

苏晓慈爱地看着她:“传承家族精神,不一定非要在企业里。曾祖父留下的,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身处哪个国家,只要你记住‘诚信、创新、拼搏、奉献’,只要你以身为苏家人为荣,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那就是对家族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为这条‘荣光之脉’增添了新的活力。”

这番话让在场的年轻人们纷纷点头。传承的意义,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宽广和清晰。

晚宴开始了,觥筹交错间,大家分享着各自在世界各地的经历和感悟。有人谈论着在非洲的公益项目,有人兴奋地说起最新的技术创新,有人则回忆着祖辈们的趣事……

苏晚晴走到庭院里,抬头看着夜空中的星辰。老宅的屋檐在月光下勾勒出古朴的轮廓,与远处现代化都市的霓虹交相辉映。她想起了在纽约的清晨,在日内瓦的午后,在新加坡的夜晚……那些经历,那些挑战,那些传承的瞬间,仿佛都汇聚成了一股暖流,在她的心中流淌。

曾祖父苏承宗的商业传奇,早已超越了具体的经营细节,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苏家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时,苏云哲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杯酒。

“姐,”他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家族荣耀’是个很空泛的词,现在才明白,它是实实在在的,是我们每个人肩膀上的责任,是我们心里的信念。”

苏晚晴点点头,举起酒杯:“是啊,云哲。我们是幸运的,能成为这条‘荣光之脉’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肩负着使命,要让它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