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244章 怀疑上身和江川晨曲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东方,“我们跟蜀国一起排查了全部嫌疑人,可以确认没有网到此人。但可以确定的是,此人可能因为时空湍流误入本时空,因为查阅历史上其他类似案例,没有如此密集地闯入本时空,尤其是肉身穿越到同一国度的。上次肉身穿越我国的02年,身上携带的后世病毒引发了非典。但她也大幅度地提升了我们整个工业4.0的水平,直接催生了那份2025计划。而这次不知名的时空闯入者,携带的后世病毒引发了远超02年的疫情,却只留下两份6代机和量产芯片的技术,然后就消失了。这完全不符合穿越者的行为规范,而且看得出对方也是完全没有针对本时空做过任何准备的。留下的材料中有大量的前置科技缺失”。

魏国和北方代表对望了一眼,北方说“这么说,我们和蜀国接到的关于历史上几次穿越者造成的疫情蔓延和随后某国的技术提升,就是为了你们两家进行对比分析的?”

其他几家代表心有灵犀地互相看看,问6号“我们只是得到了项目标题通报,连简报都么得一份,如果我们密级够的话,可否通报一下?”

魏国说“会前xxx领导指示了,可以进行简单口头通报。

目前除了我们02年联系上的肉身时空穿越者,其他类似情况,已经得到该国同行确认的有1918年,美国代号为麦克的穿越者,引发了西班牙大流感。但美国人应对得当,及时封闭了麦克降临的堪萨斯州芬斯顿军营,并趁势将感染部队派往欧洲战场,最后造成全球约 5亿人感染,死亡人数约 5000万至1亿。而美国迎来了后面的咆哮的20年,不为人知地全面提升了国力,迄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仍以为是因为美国发了一战战争财的缘故。

再往前的一次,是英国同行通报的,1665年伦敦大瘟疫,导致伦敦约10万人死亡,占当时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后续的标志性进步是以牛顿万有引力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的大爆发和持续近二十年的实用技术发明井喷。

再之前的一次,就是1347年至1353年欧洲的黑死病,造成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总人口的1\/3。但这次的爆发地意大利当时的记录疑被后来不明力量篡改和删除,已无法准确判断始作俑者,只是怀疑后面的达芬奇是类似现在177专案的零号目标的魂穿者,负责解决引发黑死病的肉穿者的遗留问题”

吴国,“所以,你们认为177的零号是给这次引发新冠的肉穿者来擦屁股的魂穿者?”

后世,国家强力机构的代表正在讨论王月生与四年前突然出现又消失的时空穿越者之间的关系,前世的王月生已在者黑嫫的臂弯中悠悠醒来。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抚仙湖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钻石在闪烁。湖面上,晨雾如轻纱般飘荡,远处的孤山岛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湖边的芦苇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王月生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呼吸着风带来的湖面的气息,和者黑嫫肩并肩地,一起刷牙。别说,自从尝试过后世牙膏牙刷带来的清新口气,者黑嫫就迷恋上了这种感觉。之前还特意让手下去老营找小队长向王月生要了一大箱带给寨子里的闺蜜们。

清晨的江川古镇宁静而祥和。街道上还弥漫着夜的静谧,只有几家早起的店铺开始准备一天的生意。古镇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显得古朴而典雅。街道两旁种满了桂花树,微风拂过,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

随着第一缕阳光的升起,古镇逐渐苏醒。街道上开始热闹起来,早起的居民们开始忙碌。几家早点铺子已经开门营业,热气腾腾的蒸笼冒着白气,飘出阵阵米香和肉香。一家早点铺前,老板娘正在忙碌地准备着饵块和米线。饵块是用糯米制成的,切成薄片,煎得两面金黄,外酥里嫩。米线则滑嫩爽口,搭配上鲜嫩的鸡肉片、火腿片、豆芽等配料,再浇上一勺热腾腾的汤底,让人垂涎欲滴。

街角的茶馆里,几位老人已经围坐在一起,泡上一壶香茗,悠闲地聊着天。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偶尔传来几声棋子落盘的声音,显得格外清幽。

杂货铺的老板已经开始整理货架,摆放着各种日用品和食品。店铺门口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色彩鲜艳,显得格外喜庆。

湖岸边,渔民们遵循“来三去七”的捕鱼规律,推着水车驶向湖边,用竹篓捕捞抗浪鱼。湖畔的“车水捕鱼”装置发出吱呀声,渔获被装入木桶,准备运往市集。镇内炊烟袅袅,铜锅煮鱼的香气弥漫,摊贩开始叫卖“数双卖”的鲜鱼。

“来三去七”是云南抚仙湖抗浪鱼独特的产卵与洄游规律,也是当地渔民世代遵循的捕鱼智慧。抗浪鱼偏好清洁的浅水环境产卵,但产卵后需回到深水区躲避天敌并补充能量。在每年立夏至立秋鱼汛期的产卵活动中,每10天为一个完整周期:前3天鱼群会从深水区游向岸边浅滩产卵,此时渔民集中捕捞;后7天鱼群返回深水区栖息,渔民停止捕捞,让鱼群恢复。

渔民根据这个规律设计了车水捕鱼法,在“来三”阶段,通过水车制造人工水流,模拟抗浪鱼偏好的泉水环境,吸引鱼群进入引水渠和鱼篓;在“去七”阶段停止车水,避免干扰鱼群的自然恢复。

湖面上,几艘小渔船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渔民们熟练地撒网捕鱼。湖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溅起一片水花。渔民们驾驶着木制的小渔船,船上堆满了渔网和捕鱼工具。他们一边撒网,一边唱着古老的渔歌,歌声在湖面上回荡,显得格外悠扬。

靠近湖岸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鱼市。渔民们将捕获的鱼虾摆在地上,吸引了不少早起的居民前来购买。新鲜的抗浪鱼、青鱼、鲶鱼等摆满了摊位,鱼贩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随着太阳的升起,街道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居民们穿着传统的服饰,有的去集市采购,有的去茶馆喝茶,有的则匆匆赶路去上工。几位彝族妇女背着竹筐,里面装满了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准备拿到集市上去卖。她们穿着色彩鲜艳的彝族服饰,头戴银饰头冠,显得格外美丽。一群孩子在街道上追逐嬉戏,他们穿着简单的布衣,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古镇的上空回荡,为清晨的古镇增添了一份生机。

一些商人背着行囊,准备前往外地做生意。他们穿着整洁的长衫,腰间别着短刀,显得精明能干。商人们互相打着招呼,交流着生意经。

古镇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桥身已经有些斑驳,但依然坚固。桥下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潺潺流过,河岸两旁种满了柳树,柳枝随风轻轻摇曳。古镇的另一端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的屋顶覆盖着青瓦,飞檐翘角,显得庄严肃穆。寺庙里传来阵阵钟声,回荡在古镇的上空,让人感到宁静而祥和。古镇的入口处有一座木制的牌坊,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记录着古镇的历史和文化。牌坊两侧挂着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王月生掏钱让其余人等早餐自便,跟着者黑嫫兴冲冲地去品尝当地的特色早点。这是当地最大的餐馆。建筑是云南白族、纳西族传统民居的“三坊一照壁”布局,主体建筑由三座房屋(东、西、北三坊)围合形成院落,南侧正对入口设影壁墙(照壁)。临街的北坊作为饭馆,东、西两坊用于厨房和仓储。墙体为砖木混合结构,外立面保留夯土,屋顶覆盖瓦片,屋檐有木质雕花装饰。照壁墙高约2米,墙面用白灰粉刷,绘有简单花卉吉祥图案。

临街柜台采用整块老松木打造的长条形柜台,表面保留天然木纹,边缘包铁皮防磨损。柜台后方悬挂“鲜汤现煮”木牌,字体为朱砂红漆手书,下方钉有铜钉加固。临街墙面安装多块可拼接的杉木板门,厚度约3厘米,表面涂桐油防潮。营业时拆下靠墙存放,扩大营业面积;非营业时段拼合为封闭墙体。

厨房靠墙设土灶台,内置铁锅和陶瓮,用于熬制米粥、煮汤。横梁悬挂竹编吊篮,存放腌菜、干果等食材,墙面钉有铁钩挂炊具。用餐区地面铺青石板,摆放长条木桌和条凳,桌面有明显使用痕迹。墙角设陶缸蓄水,供顾客洗手或涮餐具。照壁墙前立有带玻璃门的多宝格,陈列粗陶碗碟、铜制香炉等。天花板垂挂腊肉、香肠。

此间特色是铜锅抗浪鱼米线,汤底用抚仙湖深层泉水熬煮抗浪鱼骨,撒紫苏叶、野薄荷,米线细如发丝,铺上现煎鱼片,鱼鳞炸成金脆点缀。啜汤时,必配一碟酸木瓜辣酱,酸甜呛辣冲散晨寒。

同时上桌的还有火山石烤乳扇卷。乳扇(羊奶凝片)裹玫瑰糖与核桃碎,贴于烧红的火山石板,焦香混着奶腥。摊主用铁钳翻面,糖汁滴落石板“滋啦”作响,引得路人驻足。

还有马帮客的保留节目鬼火粑粑。苦荞面混入夜光蕨粉,蒸熟后通体泛幽蓝,蘸野蜂蜜或腐乳。粑粑在炭炉上贴成环形,边缘焦脆如琥珀,中间软糯粘牙。附近渔民吃这个时最爱抹一层“盐霜酱”——用晒盐场的粗盐混着辣椒面碾碎,撒在粑粑上滋滋作响。者黑嫫说马帮夜行时揣此充饥,远远看去如同鬼火,可以吓跑一些拦路山贼。

当然,为了看王月生出糗的样子,者黑嫫还特意点了一份酸蚂蚁酒酿圆子,糯米圆子浸在酸蚂蚁发酵的酒酿中,蚁酸蚀软糯米,酒香裹挟微麻刺痛。“其实这是为了你的身体好,怕你昨夜风邪入体。我们彝人可是把酸蚂蚁当做祛湿圣品的”。者黑嫫悄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