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136章 库车印象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其实,王月生博客中的库车王府云云都是他听李掌柜之前给他讲闲话后脑补的,因为现实中,他和商队是第二天才到的库车城。

说起库车很多后世新疆以外的人并不是很熟悉,但说到龟兹,则很多人都在历史书或古代诗歌中有所了解。后世新疆的库车地区正是古代西域文明重镇龟兹(梵语Kuci)的所在地。龟兹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力贯穿汉唐,甚至延续至元明时期。

龟兹是汉朝西域经略的支点。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龟兹成为汉朝控制西域的核心城邦之一。东汉班超曾以龟兹为据点平定莎车、疏勒叛乱,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南道,奠定了中原与西域的政治纽带。

龟兹还是佛教东传的中转站。4世纪高僧鸠摩罗什即出生于龟兹。他将大乘佛经译介至长安,其译经,如《金刚经》、《法华经》,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哲学与文学。龟兹石窟如克孜尔千佛洞的壁画艺术,亦为敦煌莫高窟的源头之一。

龟兹在唐朝时是安西都护府的军事中枢。唐太宗时期设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龟兹为都护府治所。唐朝在此驻军屯田,抵御吐蕃与突厥,保障丝路畅通。安史之乱后,龟兹唐军孤守西域近半个世纪,延缓了中亚伊斯兰化东扩的步伐。

龟兹还是多元文明的熔炉。龟兹乐舞融合印度、波斯与中原元素,隋唐宫廷“燕乐二十八调”中,龟兹乐占据核心地位,如《霓裳羽衣曲》,重塑了中国古代音乐体系。其乐器如琵琶、筚篥至今仍见于传统民乐。后世维吾尔木卡姆音乐中仍可觅龟兹乐的遗韵。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任安西节度使判官,其诗作多次提及龟兹:

《首秋轮台》:“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轮台属龟兹辖地)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曾逐李轻车,西征出龟兹。”(以汉将李广利西征暗喻唐军)

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龟兹“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称其“管弦伎乐特善诸国”。

当商队从喀什方向沿着天山南麓的戈壁绿洲跋涉而来时,库车城的轮廓逐渐浮现于地平线上。初春的寒风裹挟着细沙掠过枯黄的芦苇荡,远处雪峰连绵的天山山脉如银龙盘踞,映衬着城郭的土黄色城墙。库车城坐落于木扎提河畔的绿洲中,夯土筑就的城墙高约两丈,雉堞间隐约可见清军士兵巡逻的身影。城北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孤耸如剑,昭示着这座丝路古城的军事地位。

城中最醒目的是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穹顶,青砖镶嵌的拱顶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光,宣礼塔上的新月标志与清军衙署的黄龙旗遥相对峙。西南方向散落着几处倾颓的佛塔和石窟——那是古龟兹国留下的遗迹,风化的壁画残片中仍能窥见千年前的佛陀微笑。城墙外零星分布着低矮的土坯房,屋顶积雪未消,炊烟从维吾尔农家的馕坑中袅袅升起。

走近城池,开始遇见多个商队先后抵达。各商队须在库车东门(“延禧门”)百步外的木栅栏前停驻。清兵头戴破旧暖帽,持火绳枪检查货物,重点搜查茶叶、鸦片和武器。各商队随行的维吾尔通事(翻译)纷纷掏出盖有喀什噶尔道台印信的“商票”,注明商队人数、货物种类及目的地。士兵核验文书时,其余人需解下佩刀集中存放。

城门内侧的税卡处,两名税吏在红漆木案后登记货品。骆驼背负的喀什噶尔靛蓝棉布、和田玉石料、俄国产搪瓷器皿等需开箱抽验。按光绪朝《回疆则例》,商人须缴纳“三十抽一”的商税,税吏用朱笔在货物捆扎的草绳上画押作记。另外还要按货物价值的1\/10须缴“厘金税”,但实际金额由税吏随口定价。携带俄国产物的商队可出示俄国领事馆签发的“通商票”,免于部分检查,引发税吏不满的嘀咕。维吾尔商贩则多以“马蹄扬尘污染官道”为名被额外勒索“靴底钱”。

清军驻守的城南大营土围墙多处坍塌,营门歪斜贴褪色“忠义神武”对联。校场杂草丛生,晾衣绳挂满开线棉袄,箭靶被士兵拆去当柴烧。库存多为劈裂的弓箭与生锈鸟铳,两门康熙年间红衣大炮被孩童当滑梯。唯一新式武器是俄国赠送的10支别丹式步枪,锁在千总卧房地窖。士兵月饷仅3两白银,实际到手不足1两,靠勒索商队、倒卖军粮维生。把总白日抽鸦片,夜间率亲兵假扮土匪劫掠村庄。营妓帐内传出陕甘口音小调:“吃粮不如当马匪,保国保得肚皮空”。

因去岁甘肃河州疫病传言,驻防协领多增派医官抽查。商队成员被令解开头巾,医官以浸醋布巾掩鼻,草草查看有无天花痘疮。有个商队随队的两名阿富汗马贩因目深鼻高,遭额外盘问是否来自“霍罕”(浩罕汗国),直至向导掏出库车阿奇木伯克签发的保书方得放行。普通汉商需出具“路引”(通行证),但实际多贿赂守门士兵了事。俄国商人持护照可直接入城,哥萨克护卫甚至佩刀骑马招摇过市。英国探险家需向库车王府递交名帖,由伯克(地方官)陪同进城。

因为整个驼队几乎没有携带货物,加之有王月生的令牌通融,李掌柜的商队在门口兵丁好奇的目光中很快通关。随后沿夯土主街西行,马蹄在结冰的渠沟上打滑。城里的主街以夯土铺就,两侧土坯房低矮拥挤,屋顶晾晒辣椒与羊毛。街道两侧密布维吾尔商贩的露天巴扎,烤包子与马粪味混杂在寒气中。冬季泥泞冻结成冰渣,驴车碾过时溅起黑黄色雪水。库车大寺(清真寺)蓝色穹顶斑驳,宣礼塔上悬挂冰凌。废弃的苏巴什佛寺残墙被牧民当作羊圈,佛像头颅滚落河滩。俄国东正教传教士设立的诊所兼教堂(木结构,挂双头鹰徽章)飘出稀粥香味,吸引贫民排队。

巴扎设在中心广场,搭了几片毛毡帐篷,分“俄国区”卖煤油、火柴、伏特加,和“本土区”卖干果、铜器、生羊皮。英国货因关税高昂,仅在暗巷交易。这里1块俄国茶砖换3张和田羊羔皮,10盒火柴换1斗小麦,鸦片膏藏在掏空的哈密瓜里流通,价比黄金。“文物贩子”蹲在陶罐堆旁,向外国人兜售克孜尔千佛洞剥落的壁画残片。俄国哥萨克雇佣兵市场公开招募“丝路护卫”,日薪5卢布,应征者多为破产农民。乞丐帮派控制“消息黑市”,贩卖英国领事馆动向、清军换防情报。

乞丐蜷缩在茶馆灶台旁取暖,店主用馕渣掺锯末熬“赈灾粥”。清军马队驰过时,路人仓皇避让,马蹄铁掀翻卖炭老汉的箩筐。全城唯一的俄国电报局的铁丝网围栏内,发电机轰鸣声惊飞乌鸦。

俄国人在城北设“俄商驿站”,实为军事前哨,哥萨克骑兵定期巡逻至库车河上游,测绘地图覆盖清军禁区,同时还秘密培训维吾尔青年使用莫辛-纳甘步枪,组建亲俄武装。东正教传教士则以医疗为名,收集人口、矿产数据。俄国学校教授突厥语字母拼写俄文,教材夹带着“沙皇庇护穆斯林”的宣传页。

英国印度事务部派遣的“地理学会会员”频繁出入巴扎,重金收购古文字写本,并暗助浩罕商人建立鸦片运输网,用骡队经喀喇昆仑山运往印度。领事馆卫队训练库车王府侍卫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换取通行特权。英国探险家资助修复库车大寺,条件是在礼拜殿外墙刻“大英女王维多利亚敬赠”的字样。

法国天主教士试图用彩色玻璃替换苏巴什佛寺的石膏花窗,遭牧民抵制未遂。

王月生一边跟着商队前行,一边观察着市面上的这些形形色色。然后,商队被汉商经营的“晋泰恒”货栈派伙计举灯笼接引,商队将骆驼赶至城南骡马市,缴纳二十文铜钱获准在指定草场歇宿。掌灯时分,其他商队首领还须携礼赴办事大臣衙门递帖,以备次日拜谒官厅。这边李掌柜因为之前已为王月生的事情来过几次,所以免去了这些麻烦,当然第二天的拜访和领取通行文书还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天,李掌柜去官厅办理手续的时候,王月生自然而然地逛起了街。第一个打卡的地方就是郡王府。此时库车的所谓“郡王府”并非单一府邸,而是指两类贵族居所的并存:一类是维吾尔伯克旧邸,1884年新疆建省后,清廷虽废除了伯克世袭制,但原阿奇木伯克家族仍保有财富与声望,其府邸作为地方势力的象征延续存在;还有一类是土尔扈特部蒙古王府,库车办事大臣兼管南路旧土尔扈特旗务,其部落在城郊牧区设有季节性行帐,但冬季常驻城内官邸。

维吾尔伯克府邸位于老城西南隅,为占地三亩的封闭式庭院。主体建筑为两层“阿克萨莱”(白色豪宅),底层夯土墙厚达两尺以御寒,上层木构回廊饰以葡萄藤纹木雕。院中央有结冰的蓄水池,四周栽种枯枝虬结的胡杨与桑树。门楣镶嵌琉璃拼花几何图案,窗棂为石膏透雕石榴纹。麦吉里斯(主厅)地面铺和田地毯,壁龛陈列俄国座钟与景德镇青花瓷盘,体现清末中亚商路带来的混搭风潮。屋顶积雪压弯杨木椽子,仆从正用红柳筐搬运煤炭至“翁库尔”(维吾尔语地下室火墙)通风口。厨房飘出孜然与羊油气息,院内传来冬宰后的牲畜哀鸣。

土尔扈特蒙古王府是一座城北的汉式青砖四合院,檐角却悬挂藏传佛教经幡。正厅供有成吉思汗画像与章嘉活佛所赠唐卡,西厢设俄式铸铁火炉,反映了游牧贵族的多文化适应的特性。门前列双叉铁矛架——象征土尔扈特汗“车臣汗”的军事特权,但清廷赐予的孔雀翎顶戴已锁入檀木匣,仅在觐见办事大臣时佩戴。廊下拴着换毛的伊犁马,蒙古包形制的暖阁内,王公正与藏医商讨用雪豹骨治疗风湿。仆役用桦树皮桶运送冻结的驼奶,准备熬制新年祭祀用的奶茶。

但这些旧时王宫目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对于伯克来说,原审判民事纠纷的“喀孜法庭”房间已改作货仓,阿奇木后裔主要靠出租城外果园获利。虽然府内仍秘密举行苏菲派齐克尔仪式,但需向巡防营支付“香火钱”以避清查。至于蒙古王府,土尔扈特王公每年需向乌鲁木齐都统呈报牧群数量,其卫队被限制为二十骑。俄国领事赠予的留声机陈列厅中,却从未敢当众播放俄皇颂歌。清军哨官每月“巡查”王府,实为收取例银,账簿以维吾尔文、托忒蒙古文双语记录,这些王月生在后世还无意中在网络上翻到过影印的档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